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卢氏出身名门,自幼读书,不是没见识的愚妇,听了房玄龄的解释马上就明白过来。
当下的二郎不仅仅是“功高震主”,更严重威胁帝国的权力构架,包括皇帝在内,不知多少文官大臣因嫉妒,甚至军方内部,为了各自之利益也要对安西军予以限制......
“唉......由古至今总是如此,有能力的人干点事儿便要遭受各种各样的掣肘,而有些人只知权谋、自私自利,掌权只为了巩固自己以及派系的利益,误国之辈屡见不鲜。”
房玄龄摇摇头:“权与谋本就一体,何分彼此?利益总是相对的,我多一点,你就少一点,纷争从无休止。”
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有阶级的地方就有利益,阶级不同、利益不同,自然就要争斗一番来确定利益归属。
“天下大同”“各司其职”只能出现在古书的传说之中......
卢氏道:“那你就不能帮衬着二郎一些?看着二郎在朝中一个人奋斗拼争,你就忍心袖手旁观?”
房玄龄笑道:“他既然走上这条路,当下这一切都需要他去一一面对,若有了难处便需我这个老父亲出手相助,谈何独当一面,权倾一方?再者说来,二郎怎会是孤身拼争呢?不仅仅是他这些年培养简拔的人才会与他同进同
退,朝中与其志同道合者亦不在少数,无需担心。”
时至今日,围绕在房俊身边早已成立一个庞大团体,军政双方的影响力极强,否则陛下又岂会生出忌惮之心?
有人为了利益选择争斗,自是无可厚非,但若是做得太过分,影响到了另外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反击自然而然会发起。
事实上在他看来,房俊之所以选择前往西域坐镇,直面大食兵锋,未必没有故意远离中枢、引诱某些人动手的意图……………
冰冰冰冰冰
当狼狈不满的奥夫与马斯拉玛沿着药杀水一路向南,终于抵达可散城的时候,回头看看仅剩下的两万余兵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只觉得胸中愤懑、欲哭无泪。
一路上唐军严格执行“帕提亚战术”,远程射击、侧翼突袭,一击即退,根本不与兵力占据优势的大食军队硬碰硬,一点一点蚕食大食军队的后阵,侧翼,自诩谋略出众的奥夫连停都不敢停,每多耽搁一日,便要多承受一日之
损失。
这种一味挨打、无法还手的感觉,当真不是滋味.......
萨宝水是乌浒水支流,而康国国都阿禄迪城在萨宝水之南,奥夫率军抵达之时,叶齐德亲自带着康国国王同娥,率领军队筹集舟船,接应奥夫渡过萨宝水,进入阿禄迪城休整。
城主府内,叶齐德看着胡子拉碴,形容憔悴的奥夫与马斯拉玛,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如今两支军队合兵一处,数量大概在七八万左右,看上去似乎可以凭借坚城可堪一战,但军心动荡、士气全无,哪有一战之力?
可若不战,又能否守得住这阿迪城?
叶齐德看向一旁的康国国王同娥,沉声道:“还请国王多多准备粮秣、药物,妥善安置南来之军队。”
同娥五十余岁,面相和蔼,闻言连连点头:“大帅放心,粮秣药物以及营帐都已经备好。”
叶齐德颔首,道:“此番康国接纳之恩,大食永不或忘,他日定有厚报!”
同娥忙道:“不敢不敢,大食为宗主,康国上下自当竭尽全力予以支持。”
叶齐德赞道:“好!那咱们就据守坚城,与唐军决一死战!”
同娥苦着脸,很是勉强:“大帅乃哈里发之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康国上下必定效忠!”
叶齐德便看向奥夫,满含希冀:“军师可有克敌之法?”
奥夫放下水杯,很是镇定:“办法总是有的,但吾等一路南来人困马乏,需要好好休整之后,再谈退敌之策。”
同娥起身:“既然如此,本王便去安排晚宴,也敦促城中官员赶紧安置贵军休整。
待他去后,奥夫才一脸苦涩,闷声道:“唐军狡猾,不肯与咱们死战,只一味的外围攻击,游走偷袭,野战肯定不是其对手,只能希望以萨宝水阻断唐军骑兵。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一路以来被唐军衔尾追击,鲸吞蚕食之状况,仿佛梦魇一般令他犹有余悸。
叶齐德又是满肠愁绪,叹气道:“且先这样吧,辛苦军师了。”
另一边,同娥一边安排官员去往城外安置奥夫带来的军队,供给其粮秣药物营帐,一边让人准备晚宴。
一切处置妥当之后,回到自己位于城主府的书房。
未几,一个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青年大步而入,正是同娥的儿子,康国的太子拂乎漫。
见礼之后,拂乎漫反身将门关上,上前坐在同娥对面,小声问道:“父亲可否得知大食人的战略?”
同娥一脸愁闷:“他们防着我呢,不过依照我的观察,怕是想要据城坚守了。”
拂乎漫大惊:“恒罗斯城夷为平地,可散城一片焦土,可见唐军攻城之犀利,若大食人打算据守阿迪城,无论胜负如何,阿迪城岂非成为沦为废墟?”
原本大食军队自可散城溃退而来,父子二人打算奉上粮秣辎重钱帛,恭恭敬敬将其礼送出境。
何曾想到叶齐德居然赖着不走,甚至将阿禄迪城沦为战场?
当初迫于大食兵锋之盛不得不附庸其后,背叛了当初与大唐的盟约,却并不意味康国上下不知大唐之强,连气焰嚣张的大食人都被打得节节败退,康国如何能够抗衡大唐?
屈从于大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让他们与大唐刀对刀枪对枪的死战,他们可不愿意.......
同娥喝口茶水润润喉咙,揉了把脸,无奈道:“谁能知晓叶齐德兵败可散城之后,非但不向大马士革逃窜,反而绕道来了咱们康国?简直就是一尊瘟神,非得将唐军引来!”
大唐太宗皇帝在时,他曾遣使前往长安,与大唐签署盟约、互为睦邻,太宗皇帝英明神武、胸襟如海,不仅答允盟约,且减免康国商贾前往大唐经商之赋税,使得康国成为丝绸之路上举足轻重的节点之一,愈发繁荣富庶。
然而在穆阿维叶成为大食国的哈里发之后,开始疯狂的向外扩张,尤其是覆灭波斯之后,大食骑兵自高原俯冲而下,迅速将整个河中地区纳入统治之下,安、何、曹、康、米、史等昭武九国,不得不先后臣服于大食人。
如今与大唐是敌非友,唐军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等到阿禄迪城的只能是墙倾城毁,一片焦土......
拂乎漫怒道:“大食人岂能不知非是唐人敌手?他们想的并非反败为胜,而是以吾等之城池,性命来延阻唐军之脚步,等到阿禄迪城彻底覆灭,他们便会继续撤退,安国、何国、曹国......一个一个都将步上康国之后尘!”
同娥无奈摊手:“即便知晓大食人的险恶用心,吾等又为之奈何呢?叶齐德不请自来,想要送走,却是不能。
拂乎漫咬牙道:“既然无路可走,那就玉石俱焚!”
同娥奇道:“你意欲何为?”
“大食人据守不退,所依仗无非萨宝水之天堑、以及阿禄迪城之坚固,咱们不妨暗中与唐军联络,筹集舟船协助其渡过萨宝水,然后趁夜打开城门迎其入城,将大食人全部歼灭!”
“岂可如此!”
同娥大吃一惊:“此举固然交好唐人,却也彻底与大食结仇,万一大食人事后报复,如何抵挡?”
大唐号称礼仪之邦,做事尚有底线,对外示以宽宏。
而大食则是野蛮之国,一味烧杀掠夺,一旦对康国施以报复,必然是人头滚滚、屠戮不休......
拂乎对父亲的优柔寡断极为不满,气道:“事已至此,父亲为何还要心存侥幸?阿迪城无论如何都将毁灭,那就干脆内附于大唐,成为大唐一处州府,请唐军庇佑!”
他给父亲倒了一杯水,苦口婆心:“大唐之强盛可谓天下第一,此番西域之战便可见其早已凌驾于大食之上,此战过后,大食在百十年内都不可能对大唐展开反攻,唐军击溃叶齐德顺势掌控整个河中地区已经势不可免,咱们
何不趁此机会向大唐宣誓效忠?一则保住康国,再则也能消弭此前背叛大唐之罪行。
同娥面色挣扎、犹豫不决。
他岂能看不出当下大唐势大、大食倾颓之局面?
可大食再是倾颓,也不是区区康国可以抵抗!
甚至无需大食派遣军队讨伐康国,只需哈里发一声谕令,便会有无数胡族兴高采烈前来攻伐.......
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往往很是克制,不会全力以赴、举国征战,在某一方达成目的之后便会偃旗息鼓、握手言和。而在这期间,倒霉的必然是周边小国,大国浑不在意的一次出击,便会使得某个小国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