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给野兔下套(二合一)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谓瘴气。
    一指疟疾、脚气、出血热、黄疸等疾病。
    二指山林或沼泽中对人有害的雾状物,分为毒瘴、虫瘴、烟瘴。
    毒瘴,是动植物腐烂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
    虫瘴,是由成群的飞虫或爬虫,构成一道道屏障,令人寸步难行。
    烟瘴,是丛林间蒸发出来的湿热雾气,干扰人的视线,吸入过多,有得病疟的风险。
    连绵的青山,偶尔会弥漫起烟瘴,不过大都发生在10月至次年2月之间,但光凭‘路滑土黏’这两项,足以令沈青遵守‘雨二雪三’了。
    等待地被晒干的间隙里,沈青也没有闲着。
    他去镇上买了大料、铁丝、麻袋,做了老多辣片的调料。
    还寻了一些汽水瓶般粗的树枝,锯成55厘米长的小节,一端刻出一圈小凹槽,一端削成尖头。
    如此,制做野兔陷阱的材料,可算是备齐了,他坚信只要陷阱数量够多,就不怕没有幸运儿上套。
    ……
    9月10日,是雨后的第三天。
    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絮,微风徐徐,远处的青山苍翠朦胧,近处的豆叶却摇曳出阵阵黄浪(要熟了)。
    嘎吱---
    此刻,沈青骑行在通往鸡头峰的乡间小路上。
    小路上长满了杂草,却又布有三条绵长的、无草的印痕,是由过往行人和车辆,常年走或碾压出来的。
    二八大杠的车后座,绑着两个背篓。
    一个俄罗斯套娃,里面套了个背篓,装些铁丝、木棍、麻袋、镰刀啥的,一个...装着头土猎犬。
    大黄扒着篓壁探出脑袋,观察沿路的景象。
    泛黄开始落叶的大豆,穗子鼓囊囊的玉米,响有哇鸣的沟渠,和长满茅草的沟坡。
    路过柿林时,沈青停下车,钻进了林子。
    柿树郁葱,硕果累累,个个都有半斤重,还压弯了枝头。
    柿树枝,高的约有十来米,低的堪堪到胸口。
    沈青走至一低枝旁,仔细观察枝上的磨盘柿。
    柿子的果皮,唯有底部泛着一丢丢黄,其余皆是青绿色的,表面附着一层白霜,触感硬如板砖,估计要再过一个月才能熟。
    沈青念及要上山打兔子,并未钻进柿林深处,在林边转悠片刻,就往林外走。
    没走多远,就瞧见树旁的大黄,抬起一只后腿,呲出一大滩水渍后,溜到他身边摇尾蹭腿。
    须臾,沈青出了柿林,把大黄抱进篓内。
    大黄前爪扒着车后座,狗身一弹一弹的,似乎想要跳上去。
    “想坐车后座?”
    汪---
    大黄亢奋吠叫,沈青便把它抱上车后座。
    “你先趴着,等我骑稳了,你再坐起来,甭乱动,坐累了就跳藤篓里。”
    大黄很有灵性,沈青话音刚落,它就低头趴了下来。
    沈青握紧车把,左脚独自踩车蹬子,向南滑行七八米后,右脚高抬划出一个大弧,便稳当当跨上了二八大杠。
    大黄坐起身,尾巴上的长毛,被风吹得乱颤,它仰脖眯着眼睛,感受兜风的快感。
    良久,车轮下的路,由平缓变成了斜向上,两侧,也多了个越往前纵高越长的土坡。
    土坡上,一会儿堆满枯红薯藤,一会儿爬满蛇莓。
    越往上走,车子行驶阻力越大,坐累的大黄,早就钻进篓内了。
    沈青干脆跳下车,抱出大黄,卸下套皮背篓,将车藏在红薯藤下面。
    随后,轻装上阵,开始爬山坡。
    爬了一里多地,脚下的路变平缓了,两侧土坡上的植被,也由藤类变成灌木,甚至是树。
    沈青驻足在一株拐枣树旁,凝眸望着一串串弯弯扭扭的果实。
    他发现有几串的果柄,已经变成了红褐色,那是其成熟的标志。
    果子长太高了,怎么摘下来是个问题,不过,这可难不倒沈青。
    他从篓内掏出镰刀和铁丝,又寻了一些结实的木棍,制成一个简易的长杆摘果工具。
    沈青对准一串拐枣,缓缓举起了长杆,镰刀摇摇晃晃间,伸到了拐枣果柄之上。
    轻轻一滑,斜密的锯齿,就勾住了果柄,再猛的向斜下方一拽,咔嚓一声,果柄折断落到了地上。
    沈青没急着够第二串,因为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前世,爷爷曾经说过,拐枣要经过霜打之后,涩味才会褪去。
    换言之,霜降之前,哪怕果柄变成了红褐色,仍然会很涩。
    沈青放下长杆,捡起那串拐枣,掰下一小节果肉,横截面是浅白色的。
    他剥掉果皮咬了一口,微微甜,像高粱杆一样,富含青草香,内有粗纤维丝,余味...跟舔了柿子皮似的,涩到舌头发麻。
    看来,想吃到甘甜不涩的拐枣,要等到霜降之后了,不过...吃甜高粱杆,到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沈青拧开铁丝,卸下镰刀,将长杆丢进草丛,便收拾东西,继续向前。
    ……
    须臾,一人一狗再次踏入鸡头峰地界,身处在板栗林中。
    与之前相比,板栗树更加繁茂了。
    它们似乎有着某种默契,树冠与树冠之间,始终保持0.5-1米的间距,使得阳光能轻松倾洒下来。
    倘若从高空向下俯瞰山林,定会瞧见酷似干涸皲裂河床的树冠美景。
    成簇的野草们,纷纷敛花结籽,地上还散落一些黄绿色的板栗刺球。
    不多,平均一株树下落5~6个吧。
    沈青抬脚踩裂数个刺球,裂口处露出的野板栗,大的如蚕豆,小的如花生米,大部分板栗的个头,介于两者之间。
    他‘踩裂-抠出’一把板栗就收手了。
    现在,板栗还不太熟,率先落下来的,也都没有裂口。
    等到了板栗成熟旺季,地上会落满裂口的刺球,那时候,戴上一双浸胶劳保手套,蹲地抠籽丢篓,可带劲了。
    念及季雪的嘱托,将野板栗收好后,沈青领着大黄先上坡再下坡,翻过半山腰,来到溪流地带。
    ……
    小溪内的涓涓流水,被明媚的阳光一照,顿时波光粼粼,闪闪烁烁,好像滚动着无数金银珠粒。
    水,乃生命之源。
    溪流两岸的缓坡上,长满了茅草和艾蒿,野兔就钟爱在它俩丛中做窝。
    因此,沈青打算沿岸设置捕兔陷阱。
    此刻,他躲在离溪六米远的草丛内,还双手握成筒状,一只叠一只放到左眼前,透过小孔,搜寻溪边有没有喝水的动物。
    有的话,就掏出兜里的弹弓,试试能否猎中一只野货。
    可惜,溪边空荡荡的,除了石头就是草,于是,他起身走出了草丛。
    野兔有四大习性:
    一,野兔是不打地洞的,它们建窝方式为刨坑、占窟、钻草垛/丛,且遵循‘高卧低、低卧高、蒿卧草、草卧蒿’的原则;
    二,野兔认死理,出窝觅食和回窝休息,都走同一条路,它们认为这条路,出去/昨天没遇到危险,回来/今天必定也是安全的,是以,兔窝旁总会伴随一道或明显或隐蔽的趟行痕迹。
    三,野兔眼部结构特殊,眼部向着前方的位置有一个盲点,使它们难以看清正前方、近距离的东西。
    四,雄野兔有领地意识,领地范围直径约为几百米;
    掌握这几个习性,怎样选中绝佳下套点位,就容易多了。
    沈青向西走了几步,来到数月前第一次上青山时,给野兔下活套的缓坡旁。
    缓坡上的茅草丛中,长有一簇艾蒿,坡底和艾蒿之间,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趟行痕迹。
    沈青清楚的记得,当初瞧见的痕迹走向是‘东南-西北’。
    莫非有野兔不劳而获,抢占了现成的兔窝,并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
    至于原本的痕迹...下一场雨,没被踩踏、又得滋润的野草,慢慢支棱起来,它自然就没了。
    沈青走上前,在新趟行痕迹的周遭,发现了小花印和袖珍人脚掌印,二者,分别是兔子的前爪印和后掌印。
    嚯,猜对了,果然有野兔不劳而获了。
    沈青卸掉背篓,着手给野兔下活套。
    他一手攥木棍,尖端垂直于‘趟行’边边的地面,一手握锤梆梆捶击木棍顶端,直到尖端完全没入地下。
    晃了晃木棍,发现其特牢稳后,剪下一长段铁丝,一端在木棍凹槽上缠个几圈,并打个死结,一端掰成个圆圈,并打个活结。
    寻两根‘Y’形的小细枝,浅浅斜插进‘趟行’的两侧,以用来固定铁圈。
    如此!
    野兔穿行这条路时,脑袋先钻过铁圈,四肢触碰铁丝晃倒了‘Y’细枝,再被铁圈捆住兔身,它越挣扎捆得越紧。
    下完活套,剩下的事,就交给时间了。
    ……
    沈青背上藤篓,朝东边走去,他未向西走,是因为异能突破二级那天,发现的猕猴桃藤,位于东边的猫爪峰上。
    越往东走,缓坡上的野草越高挑繁茂,野兔趟行痕迹也变得越加难寻。
    青山、流水、草茂的自然环境,令身为土猎犬的大黄很是兴奋。
    时而绕着沈青转圈圈,用身子撞蹭主人的小腿。
    时而溜到溪边,把鼻子没进水中,吹出一串串气泡。
    时而冲进草丛,一蹦一跳,不是扑蝴蝶,就是逮蚂蚱。
    倏地!
    大黄不再闹腾,还鼻子贴着坡底嗅来嗅去,末了,停在一簇飞篷草旁,朝坡上吠了一声。
    有情况?!!
    沈青走上前蹲下,透过飞篷草茎杆间的缝隙,往里头瞅去,发现后面的艾蒿根,向东西两侧道,倒出一条小路来。
    当即取出木棍、铁丝、锤子、Y形细枝,在艾蒿旁下了一个活套。
    整完,摸了摸狗头,“大黄,好样的,等逮到野兔,分你大后腿吃。”
    汪---
    大黄听懂了,亢奋的回应着。
    “走~”
    一人一狗没走多远,便拐上了猫爪峰。
    沈青寻着记忆,踩着繁茂的野草,向北面的半山腰走去。
    时值秋季,大部分野草都凋花结籽了,或青或褐的草籽,粘得满裤子都是,拍又拍不净,只能等回去再收拾了。
    他的裤腿用皮筋束紧了,省得虫子顺着裤腿缝,爬到腿上啃咬肌肤。
    走到一半,遇到一个捕野猪的陷阱。
    平坡上的野草和枯叶,被人清空至两旁,正中央有一长方形的枯草毯,毯上摆着烂臭的老鼠死尸和红薯干。
    沈青领着大黄,绕开了空地。
    这一绕,令他于一株松树旁,发现一簇紫铜色的蘑菇,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静静等待着被人发现。
    是雷打菇,别名松乳菌,夏秋时节的雨后,爱在松树旁出现。
    肉厚且滑嫩,市面上,鲜雷打菇3毛钱一斤,算贵得了,沈青不打算卖,计划摘回家自己吃。
    沈青取一个布袋,轻轻拨开松针,采下一朵朵雷打菇,放进袋子里。
    末了,抓起松针,撒在拇指盖大的小蘑菇上,让它们继续发育。
    随后,收起麻袋,继续向北。
    沙沙---
    在阵阵草叶的晃动声中,一人一狗来到了猕猴桃藤前。
    它缠绕着一株枯死的杏树,藤上结满长椭圆形、毛茸茸的果子。
    沈青卸掉背篓,掏出麻袋和铁剪,仰头搜罗已成熟的果子。
    猕猴桃熟没熟,看一眼尾部就知道了。
    甭管大小、形状、软硬,只要尾部是平的或者向内凹,那就是成熟了,软的,直接吃,硬的,放几天再吃。
    如果尾部向外凸出来,那就是生的,摘下来哪怕放软放烂了,果肉也不会变甜。
    沈青绕树转了一周,瞄到40多颗成熟的,他一手托住果子尾部,一手握剪剪断果柄。
    大黄卧在地上,听着咔嚓的剪子声补觉。
    良久,布袋变得鼓囊囊时,沈青席地坐下,其身旁的千根草上,放有三颗软猕猴桃。
    刚才剪果子时,遇到特别软的,一戳一个大深坑那种,就没丢进布袋里,怕被压得稀巴烂,放到草上等歇息了再吃。
    沈青拿起一个软猕猴桃,像剥香蕉般轻松撕掉果皮,得到一枚溢着香甜汁水的绿球。
    狠咬一大口,汁水丰盈到从嘴角往下流,绵软甘甜,偶尔掺杂一丝颗粒感(嚼到籽了),还没有酸涩的余味。
    吃完一整颗,顿感神情气爽许多,他又剥了一颗,还唤醒了补觉的大黄。
    “大黄,醒一醒,吃不吃桃?”
    大黄迷迷瞪瞪站起身,脑袋向下点了点,沈青领会它的意思,把‘绿球’丢到了草叶上。
    大黄几口旋完,再抬头,眼睛明亮有神,宝塔尾摇得飞快。
    显然,它很喜欢猕猴桃的味道。
    剩下的那一颗,沈青和大黄各一半。
    吃完,他俩下坡来到溪边,洗了洗手,便继续向东出发。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人在书中,重生幼年魔尊,黑化了 双腿瘫痪?我掌控时间无敌于世!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我死后的第十一年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让你攻略女神,你怎么成魅魔了!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寒门难出贵子,看我扶摇直上 藏剑十年:废柴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火影:灭族前夕,系统救我于水火 特种兵:从火凤凰开始 我在怪谈论坛学斩鬼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听懂动物语言:我成了警局常客 公路求生:神提示带飞娇俏姐妹花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诸天万界的武者 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