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柳手中的这枚钻戒,说来有一段来历,也可以说是苏景晨送的。
几个月前,李乐萱和杨柳以及几个同事,随同苏景晨到国外洽谈一笔大生意。
当时苏景晨开玩笑说,要是这笔生意谈成了,他用自己的钱,给他们每个人发两万块钱奖金。
生意谈得很顺利,苏景晨玩笑话当真,并不食言,给杨柳和李乐萱等人,每人发了两万元。
这两万元,是苏景晨私人掏腰包,杨柳舍不得花,买了一枚钻戒给自己做纪念。
不管以后是不是苏景晨的女朋友,反正苏景晨送了她一枚钻戒。
苏景晨并不知道,杨柳手中的这枚钻戒的含义,他接了过去。
“老板,这个东西能不能当银子用?”
掌柜的接过钻戒,左看右看,还放在嘴里咬了咬。
“这是个好东西,不过本店不会估价啊!估少了你们亏,估多了我亏,我看这样吧,你们到当铺里估个价,然后兑换成银子来如何?”
杨柳一听不干了。
“当铺啊?顶多能当个半价出来,我们不是亏大了?”
店老板说道:“在小店斜对面有一家典当行,规模很大,价格也公道。你们就说卖给他们,他们会给你一个适当的价格,要是当几天就赎回去,当然要押你半价了。”
看来,只能这样了。
苏景晨他们七个人找到了当铺,将钻戒递了上去……
“是当,是押,还是卖?”
苏景晨问:“当、押、卖怎么说?”
“当只能半价,到期加收百分之十费用,押可以6成,每天收利息,卖就可以估价的9成,这个钻戒就归我们了。”
苏景晨看了看杨柳,这个东西是她的,得争取她的意见。
不过也只能作卖来处理,当或者押,到期哪有银子赎回来。
杨柳说道:“卖,老板看仔细点,别走眼咯。”
当铺里的人对杨柳笑了笑:“小店诚信为本,童叟不欺,贫富不嫌,一视同仁,这位小姐请放心吧!”
杨凯在一边嘀咕:“草,叫我姐做小姐,好难听啊!”
苏景晨低声道:“在明代,这是对女孩最尊敬的一种称呼。”
“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听多了就习惯了。”
……
当铺的人端详杨柳手中的钻戒良久,始终估不出一个正确的价格来,他又喊来了几个人来。
他们还拿来一个当时明代为数不多的放大镜,来对杨柳的钻戒进行研究。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店老板终于发话了。
“公子,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做工精美属于罕见,上面的这颗钻石也是值点钱的,可是这种白色金属,金非金,银非银,不知何物……”
“喂,喂!”
杨柳打断当铺老板的话:“这种金属叫铂金,比黄金还贵的。”
当铺老板苦笑了一下,又摇摇头。
“小姐,你说的不算,最终得由我来认定,小姐如有异议,可以拿回去。”
苏景晨等得有点不耐烦了,都快一个小时了,这当铺的办事效率也太差了。
“老板你直说吧,值多少?”
当铺老板看见苏景晨这么痛快,也一口价拍板:“本店出七两银子,几位觉得合适那就成交,不合适就请拿回去。”
杨柳:“七两?七两是多少?”
苏景晨换算了一下,答道:“一万块钱不到。”
杨柳:“一万元?我这个买了两万块钱呢,半价都不到!”
“算了,七两就七两吧,他们只算钻石和做工的价格,铂金的价格在明代就是废铁。”
杨东云也补充说明:“明朝还没有铂金呢,传入我国正式开采是1907年才有铂金矿厂。”
杨柳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卖了,从当铺那里拿到了七两银子。
“我们七个人,这七两银子买七套衣服和鞋子,恐怕不够吧?”
“肯定不够啊,要不一个人先买一件马褂穿穿?”
“我就买一顶帽子吧,我觉得他们的帽子挺好玩。”
“……”
在走回裁缝铺的路上,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苏景晨不说话,他还在换算明代的物价,可是明代各个年代的物价差距太大,他也不知道现在是明代的哪个时期。
根本就无法换算。
只好到了裁缝铺再说吧。
……
大家把刚才选中的布料拿到店老板面前,要他算算多少银子。
店老板看了一眼料子,问:“几位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和小姐吗?没有下人和丫鬟?”
苏景晨心想,这个店老板管的闲事真多,管我们是不是公子还是小姐。
“老板为何这样问呢?”
店老板答:“我们这里卖的布料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公子和小姐穿的料子,下人和丫鬟是不能穿的。”
原来是这样。
苏景晨开玩笑问道:“你们谁是下人和丫鬟?”
杨凯立马回答:“我是,我是这位公子的马夫……”
杨凯这次来确实是个跟班的,他的自贬精神值得赞扬。
“我也是,我是个丫鬟。”
一直没有说话的仙雅也站了出来,接着,杨柳和杨东云也站出来说自己是佣人和丫鬟。
苏景晨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他们一个个都当真了。
其实杨柳和仙雅他们,是为了节约钱,怕七两银子不够。
再说,当一回佣人和丫鬟有什么不可。
挺好玩的。
几个人重新选了布料,杨凯带头选了粗布,只有苏景晨和沈曼歌选了丝绸。
仙雅偷偷地瞪了沈曼歌一眼,心想:这个沈曼歌果然不是什么好人,不光邪恶还爱慕虚荣。
苏景晨选上等的料子,大家肯定没有意见。
毕竟苏景晨是名副其实的大公子,穿越到这里,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有钱。
可大家对沈曼歌,多多少少都产生了看法。
……
“老板,一共多少钱?”
裁缝铺的店老板,噼里啪啦打了一会算盘,说了一句又让众人吃惊不已的话来。
“加上手工费,一共是一两三百四十二文钱。”
杨柳瞪大了眼睛:“这么少?”
裁缝铺老板听了杨柳的话,也瞪大了眼睛,心想,这还少吗?这些人买布也不问价格,直接算总账,我还多喊了一些呢。
这几个人原来这么好说话,我刚才何不多喊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