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兵变 1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闷热的夏夜一丝风也没有,整座寿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天空中,一轮冷月在云层的间隙中,投出稀疏的亮光。大街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的大门都紧闭着。四处没有一点人声,没有一丝灯火,连狗叫都没有。安静到了极至,便让人觉得阴森森的。
    一个黑影从屏东将军府的墙角边闪进了后门。那黑影一路匆匆,最后溜进了禁军统领陈华的书房。
    书房里的陈华紧皱着眉头,正在昏黄的灯光下焦虑不安地踱着步子。看到来人,他并没有惊慌,脸上反而涌起了一丝急切的神情。
    那黑影一抬手,摘掉了头上裹着的严严实实的帽子,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陈华。
    陈华看了一眼信封上清秀熟悉的笔迹,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他的眼神一边迅速地从字里行间中扫过,一边向面前的送信人问道:“云儿,辛苦你跑这一趟了。茗公主她还好吗?”
    云儿看着陈华,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焦灼:“如今萧宪将军已经战死,萧复将军生死不明,云阳军全军覆没,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地位岌岌可危。公主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公主不想将大人拖入争斗的漩涡,可她已经无路可走,若不能孤注一掷,往后便只能任人宰割。公主知道此求实在为难了大人,但除了大人,她已别无生路。求大人念在往日的情义,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陈华抬头看了看书桌上方刻着“忠义”二字的匾额,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心里有数,你让公主放心,今晚丑时,我会依信上所说,让禁军封锁皇城,听候太子殿下的调遣。”
    云儿俯身向陈华拜了一拜,说:“奴婢代公主谢过大人。”
    与寿安城此时寂静紧张的气氛相反,齐王府里乌压压地聚集着不少朝廷重臣。齐王赵桓怒不可遏地把手里的茶盏砸在了地上,一张脸涨得通红,整个人都在发抖:“吴远这个蠢货,我让他带着云阳军精锐的左翼坐山观虎斗,他居然还能中了周军的埋伏!这样的蠢货,当初是怎么爬到左军大将的位置的!萧宪怎么能看上他?如今萧宪是死了,可是云阳军呢?全军覆没!周军兵临城下,云阳要怎么守得住!”
    裕王赵成劝说道:“前方的战局已经这样了,王兄生气也是无用。父皇如今心里想的,定是派谁去镇守云阳。太子的根基虽然已经动摇了,但父皇未必有心情立时三刻便废了太子。我们还是赶紧想想云阳守将的人选吧。毕竟,云阳是寿安的门户,丢不得。”
    他想了想,又说:“此事火烧眉毛,明日早朝,父皇一定会问派谁去出征云阳。我觉得,屏东将军陈循是最合适的人选,他能征善战,又与我们有亲。王兄觉得如何?”
    赵桓摇了摇头,心情颇为沉重:“刘正的农民军虽是一帮乌合之众,势力却不容小觑。与云阳相比,他们离寿安更近。陈循若不在前线清剿刘正,我不放心。”
    赵成说:“那陈华如何?陈华与他父亲可不同,死板教条得很,守着禁军统领的位置,却非要摆出一副持身中正,水米不进的清高模样。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让他去云阳,空出来禁军统领的位置由我们的人顶上。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桓思考了半晌,点了点头,眼中流过一丝转瞬即逝的欣赏,纠正赵成道:“陈华虽然性情孤傲了些,却是有真本事的,在年轻一辈的将领中,论谋略和武功,他都不输萧复。他是忠义之人,派他去云阳,他定会竭尽全力。”
    赵成说:“那谁来替代陈华的位置呢?我估摸着,若是陈华走了,父皇中意的人可能会是秦左。”
    听到赵成的话,房间里的众人不由地皱了皱眉。秦左是陈华的副将,禁军副统领,因为同陈华一样不参与党争,因而极得赵帝的信任。他虽为武将,却向往文士风流,喜爱与读书人清谈小酌。赵桓他们曾经以为,能投他所好,将他收入麾下,所以借着丞相郑鸿的名士之名,没少拉拢他。可是,他酒照喝,饭照吃,朋友照交,对于太子和齐王的争斗却绝口不肯谈。
    赵桓却不在意地说:“禁军统领的人选,顺着父皇的心意便是了。只要太子倒了,谁暂时做这个禁军统领,又有什么要紧?”
    赵成微微斜向赵桓:“那,我们需要推太子一把么?”
    赵桓摇了摇手,有些轻蔑地笑了笑,说:“不用。他本就唯唯诺诺,木讷无能,如今背后的靠山倒了,还能翻出什么浪来?不用我们出手,他也会在父皇的面前应对失措,惹父皇厌弃。值此江山危难之时,我们只要一心帮父皇分忧,调度军队粮草,守住云阳城。到时候,父皇自然会看到,谁才是江山社稷的中流砥柱。”
    赵成的脸色因为紧张和亢奋而变得有些潮红,箭已出弦,鱼已上钩,一切已再不能回头。他搓了搓手,说:“好,那就按皇兄说得办。”
    皇城的正阳宫大门禁闭,一片静谧,各个门后都有萧皇后的心腹宫人守着,没人能出得去。宫廷之中,一点风吹草动都能传得草木皆兵,人心惶惶。萧宪战败的消息早就在皇城中人的交头接耳中,传遍了各个角落。谁都能猜到,萧宪战败,皇帝对萧皇后自然是恼羞成怒的。既然萧皇后在这个节骨眼上关门谢客,自然也没有什么人,非要在这种敏感的时候,来正阳宫这个是非之地找晦气。
    赵茗从云儿的手中接过一套大红的戎装,披在赵青的身上,说:“青儿,你真的不要我陪你同去长宁宫么?”
    赵青把胳膊穿过戎装的袖口,正了正前襟,笑道:“姐姐身为大公主,万众瞩目,是皇家的柱石,自然要同母后一道坐镇正阳宫,稳住皇城。那些冲锋陷阵的事情,就交给我和陈将军吧。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即便身体弱了些,终究是云阳萧氏的血脉,绝不会丢了母后和姐姐的脸。”
    赵茗细心地给赵青系上了腰带,说:“你办事,我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父皇高高在上惯了,定不会给你什么好脸色,若是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免得白白气着自己的身子。”
    赵青握了握赵茗的手,说:“姐姐放心,我心里有数。父皇巍巍在上的皇权已是昨日黄花,再也挡不住我们兄妹的脚步了。他说什么,我左耳进,右耳出就是了。”她轻轻笑了一声,“我倒是真想知道,他平日里把陈贵妃当作心肝宝贝一样宠着,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今皇权君威摇摇欲坠,这份深情还能剩下几分真心?”
    “真心?”赵茗不屑一顾地笑了一下,道:“不过是一个贪权,一个好色罢了,共享富贵还可以,大难临头哪还顾得上彼此?等今夜之后尘埃落定了,那个女人你想怎么处置,都由你。”
    赵青一脸不怀好意道:“那我可得好好想想,定要她的余生活得精彩无限才好。”
    赵茗知道,赵青嘴上再不着边际,心里却是有数的,轻重缓急向来分得很清楚。她拉着赵青的手,送她出了正阳宫的大门,温和而笃定地说:“我在这里温着酒,等你回来与你把酒共月,为你庆功。”
    赵青抱拳于胸,潇洒道:“姐姐放心,青儿去了。”
    长宁宫中,赵帝坐立不安,一时怒火中烧,一时又唉声叹气。他忌惮萧宪功高镇主,厌恶他扶持太子,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可他真的死了,皇帝却有些六神无主。云阳城是赵国的门户,有萧宪镇守,周国和宋国都不敢轻举妄动。他不在了,皇帝觉得心里忽然空落落的,惶惶不安,好像敌军很快便会兵临寿安城下似的。
    陈贵妃跟着皇帝,也在长宁殿里来来回回地走着,一边给他打扇子,一边给他端茶倒水,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赵桓借周人之手除掉萧宪的计划,她一直都知道。此刻计划成功,她自然欣喜若狂。她觉得既然这一切都是赵桓设计的,他肯定早就想好了守卫云阳的方法,等着立下大功一件,就势正位东宫。此刻,她看皇帝越着急,便越难掩饰心中的喜悦之情。
    她见夜已深,丑时将近,担心皇帝再不休息,第二天上朝会没精神,影响了赵桓他们的大事,便温言细语地劝说道:“陛下,赵国人才济济,自然有热血男儿愿替陛下奔赴沙场,保家卫国。陛下还是放宽心,早些歇息吧。明天早朝,臣子们定然要与陛下商讨国家大事。陛下可要养足了精神才好啊。”
    皇帝为了云阳军战败的事,焦灼不安了一晚上,情绪一直紧绷着,此时确实有些疲惫了。于是,他点了点头,说:“爱妃说的是,朕是该休息了。”陈贵妃知暖知热,体贴细微,又全心全意地依赖着他,这一点和世家出身,端庄板正的萧皇后是截然不同的。和陈贵妃在一起,他才能真正感受到身为帝王,纵横捭阖,肆意畅快的力量。这种从头到脚飘飘欲仙的感觉,是萧皇后无论如何也给不了他的。
    皇帝刚洗漱完毕,脱了衣裳,准备休息,忽然听到长宁宫外热闹了起来,似乎有许多人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他刚想说,禁军这么大的响动,莫非是宫里出了乱子,便听到了宫人们的尖叫:“造反了!禁军杀人了!”
    他心里一沉,衣服都没来得及穿,便急冲冲往殿门口走,想看看殿外发生了什么。殿门忽然被他的贴身宫人三元从外面推开了。三元手忙脚乱地拦住皇帝,又跌跌撞撞地关上了殿门,嘴里抖抖唆唆地说:“不能出去啊陛下,禁军造反了,造反了!”
    皇帝听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只知道情势危急,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气急败坏地拉住三元,厉声道:“你说清楚,谁造反了?”
    三元恍了恍神,声音中没了慌乱,却带了哭腔:“陛下,是青公主,青公主造反了!”
    “你乱说些什么!”皇帝有些不耐烦地皱起了眉。赵青他是知道的,她从小就体弱多病,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三天两头就要到鬼门关上转一圈。若不是萧皇后尽心竭力地护着她,给她用最好的大夫,喝最好的药材,吃最金贵的补品,她恐怕早就夭折了。饶是这样,她依旧整日缠绵病榻,只要一刮风下雨,定然要在床上病得十天半个月爬不起来。这样的人,就算有造反的心,哪里来造反的力气?
    三元一阵抽搐,一面慌张,一面又无比肯定地说:“是青公主,是青公主啊,好多人都看到了,奴婢不会看错的!”
    “那禁军呢?陈华呢?”皇帝怒道。
    三元跪在了皇帝面前:“陛下,青公主带着的就是禁军啊!陈将军就在她身边呐!”
    皇帝在位多年,一向多疑,他曾试想过许多人造反的可能,处心积虑地堤防着任何一个可能威胁他皇位的人,这其中,他最忌惮的便是云阳军大帅,国舅萧宪。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向能活一天是一天,随时都有可能眼睛一闭两腿一蹬去见阎王的赵青,居然会拉着一向忠心耿耿守卫皇城,从未出过半点纰漏的陈华造反了。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感受到了极大的背叛和耻辱,气血上涌,心火熊熊,愤怒的情绪铺天盖地而来:“这两个无君无父的畜生!混账!朕要杀了他们!”他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挥着袖子便要出门。
    三元一把抱住皇帝的腿,怎么也不肯松手:“陛下不能出去!外边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伤到陛下的龙体可怎么办?”
    陈贵妃倒不在意领头的人是谁,她知道,赵青造反,背后一定有皇后和太子的支持。她同皇后针锋相对许多年,早就势同水火。如果皇帝走了,她独自留在长宁宫里,才是真真的危险。叛军谋反能不能成功她还不知道,但她的长宁宫肯定是首当其冲。万一叛军攻进来,一定会对她百般侮辱,要了她的命。
    她一辈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万千宠爱于一身,压得皇后抬不起头来。如此滔天的权势,她自然不想死。她还想看着她的儿子赵桓坐上太子之位,她还想有朝一日戴上太后的凤冠,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此刻,她不能离开皇帝这个保护伞,脑子一动,她便也拉住了皇帝的胳膊,急慌慌地说:“陛下,齐王一定会来勤王护驾的,说不定他已经在来的路上了。陛下千万不能出去,给叛军弑君的机会啊!”。
    “弑君”两个字给了皇帝沉重的一击,他一边暴怒地吼道:“他们敢!”一边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迟疑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沪上危情 崽崽三岁半,全皇朝跪求她登基 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 穿成傻雌性,五兽夫天天白切黑 醉染赤水 凡徒 庶女吃瓜漏心声,全朝偷宠世子妃 末日断粮?我靠投喂八零糙汉吃肉 疯批母女在年代逆袭 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直播:我说没杀过人,测谎仪响了 魏晋不服周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生死圣皇 武圣从铁裆功开始 小官之女的逆袭之路 纸扎店老板娘她是玄门大佬 从赶海开始,成为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