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京?回什麽京?」张永一脸莫名其妙。
接着,他似是明悟了什麽,道:「王主事,借一步说话。」
王守仁看了杨一清一眼,道:「杨总督不是外人,公公有话不妨直说。」
张永气结,幽怨地盯了王守仁一眼,「没事了。」
见状,杨一清苦笑一声,起身道:「本官有些事要处理,二位请便。」
说着,径直离去……
张永往外瞅了眼,这才道:「王大人,你可真行。」
「公公当面这麽说,未免太不给人面子了。」王守仁苦笑,「再怎麽说,人家也是陕甘总督,公公实不宜那般说话。」
「不说这个了。」张永道,「咱们是皇上派来的,现在皇上让出兵,你我当向着皇上才是,这个杨一清明显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可咱们不能这麽咸鱼啊!」
张永干劲儿满满,「皇上让咱们来这儿,是信任咱们,是让咱们监视杨一清,亦是重用咱们,这回打一个漂亮仗……」
「张公公,没打的条件啊!」
「杨一清的话你也信?」张永嗤笑,接着,又鼓励道,「他是陕甘总督,他当然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咱们可还要进步呢,可不能混日子,咱们得支棱起来……皇上让你做监军,咱家做副监军,就是为了栽培咱们,这次咱们若是立下大功,皇上还不得重赏?」
顿了顿,「说句难听点,即便仗没打好,那跟咱们也没关系,咱们是监军,能有什麽责任?」
张永掏心窝子,道:「一句话,打好了咱们有功,打不好杨一清有过,这只有好处没坏处的事儿,你咋就看不明白呢。」
王守仁苦笑摇头,拍了下张永的肩膀,道:「公公好心,守仁心领,然,这仗打不起来,也不能打,其中缘由说来话长……总之,我要回京跟皇上阐述一下这里的详情,你要不要一起啊?」
「你……唉。」张永气结,「你咋想的啊,咱家就纳了闷儿,这明明是件大好事……那姓杨的给你灌了什麽迷魂汤啊?」
王守仁正色道:「公公,你我对兵事知之不详,实不宜过于干涉杨总督。」
「杨总督杨总督……他能大过皇上吗?他能打得过咱们两个钦差吗?」张永恼了,「咱家今儿就狂妄了,还杨总督……高兴叫他杨总督,不高兴咱家叫他弼马温,他能咋滴?」
王守仁:「……」
你是懂狂妄的!
「公公如何,我不做干涉,可我这要回去了。」王守仁道,「我是以工部主事的身份来这监督防务建设,今已竣工,自要向皇上禀明所见所闻,告辞。」
「站住。」张永沉声道,「莫忘了,旨意是让你做监军,可不是让你回京。」
「那你告我状吧。」王守仁也没了耐心,撂下一句便扬长而去了。
留张永一人气急败坏……
王守仁自然不怕告状,那麽多年的同学,友谊还是有的,小皇帝不会轻易治他的罪。
何况,李青还在京师呢。
回到住处,他收拾了下东西,跟杨一清告了个别,让其坚持立场,皇帝那边他会如实上奏。
接着,王守仁撂下张永,一个人往京师赶……
~
初夏的清早带着凉意,李青夜宿青楼回来,一身水汽,放下装着肉包的油纸袋,打着哈欠道:
「我去睡会儿,你去街上抓药自己熬吧,再有两个疗程估计就差不多了,回了金陵,要好好做事,别辜负了我的奖励。」
「……知道了。」
待李青进了厢房,她这才气道:「卸磨杀驴,欺人太甚!」
磨牙,跺脚……接受现实。
说好三个月,这还不足一个月,就要赶她走,实在过分了些。
不过,李雪儿在得到了更切实可行的富民之策后,也想赶快付之行动。
去街上购买了草药,又买了熟食酒菜,李雪儿一边熬药,一边吃喝,一边还碎碎念着:
「我吃鸡腿,你吃鸡屁股……」
『铛铛铛……』
「来啦!」李雪儿更无语:老赶在饭点来也就罢了,也不带些膳食,好歹一皇帝,却这么小气……
打开门,却见是风尘仆仆的王守仁。
李雪儿惊诧道:「怎麽是你?」
「李小姐怎麽在这儿?」王守仁也是一愣。
两人都知道彼此的身份,倒是也无需过多客套。
王守仁问:「先生在家吧?」
「嗯,他昨夜宿在青楼,还在补觉呢。」李雪儿问,「可是有十分紧要的事?」
「嗯,是挺紧要的。」王守仁点头。
「那我去叫醒他?」
「也好。」
~
王守仁走到石桌边坐下,便听屋内传来:
「信不信我大耳刮子抽你!?」
「王守仁来了,称是有十分紧要的事!」
「小云回来了?好好,这眼瞅着中午了,你买酒菜了没……」
接着,李青便走了出来。
「呦,真是你啊!」
「守仁有礼了。」王守仁起身一揖。
「嗨~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李青笑吟吟坐下,问:「什麽急事啊?」
「现在看也不算太大的事,我刚从宫中出来,已经跟皇上说过了,再给先生说一下,更保险。」王守仁说,「主要是延绥出兵的事……」
王守仁将当地情况,以及杨一清的顾虑详细说给李青听。
李青沉吟了下,问:「你在那儿也有段时间了,可有什麽收获?」
「先生是指哪方面?」
「关外鞑子进犯大明。」
「打不起来的。」王守仁摇头,「至少未来十年内,打不起来,保持现状,只会更久……」
「原因呢?」
「走私!」王守仁道,「双方私下走私频繁,都得益甚大,没必要打,谁也不想打。」
「那个杨一清不管吗?」
「这事儿他不好管啊。」王守仁解释道,「不仅是将领,普通士兵都搞走私,私下交易蔚然成风,如此都得到了实惠,还能致使边关安稳……」
王守仁叹道:「边镇本就寒苦,将士们军饷又极其低,闲时还要搞军屯,说实话,还不如做工划算呢,若是太过严苛,且不说杨一清能否弹压的住士卒情绪,士气一落千丈是肯定的,先生,大明的军队制度该改改了。」
「这个……」李青有些迟疑,「军队不比其他,朝堂可以随便折腾,那些个文官坏归坏,可大多都还是讲规矩的,军队可不讲这些……一个不慎,可真会炸锅的!」
「这个我也知道,可一直这麽拖下去,待到积重难返,只会更糟糕。」王守仁沉声道,「以前日子过得穷,当兵生活有保障,如今大明富裕起来了,当兵的优势就没了,甚至……士卒还不如一些百姓呢,要知道,他们可是要上战场拼命的啊!」
王守仁叹道:「随便大明持续发展,这种心理落差会越来越大,用先生的话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会到来。
可到了那一天,再想补救可就晚了啊!」
李青一凛:「都这麽严重了吗?」
「呃…,倒也没有。」王守仁讪讪道,「这不是分析未来嘛。」
「你可吓我一跳。」李青瞪了他一眼。
王守仁挠挠头,悻悻道:「不过我可没危言耸听,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且比例越来越低,终会无法忍受。」
「这确实是个问题……」李青缓缓点头,问:「这些你可有跟皇帝说?」
「还没,单是让他暂时放下出兵的念头,就费尽了口舌,且我还担心他会反悔,这才急着在你这儿上道保险。」王守仁苦笑道,「少年天子,哪有不爱军功的啊!」
顿了下,「至于军队改革,我还真不敢告诉他,皇上终是年轻,万一操之过急……后果难料啊!」
王守仁讪笑道:「所以,只能让先生发愁了。」
李青又气又好笑,同时,又有些无奈。
「唉……其实军队改革,早在洪武朝时,我就有跟太祖提过,可惜,没被采纳。」李青沉吟道,「贸然动军户制度,会动摇大明军队根本,可如你所说,军户制度不改,持续发展下去,在心理落差的打击下,明军战力会越来越低下……」
王守仁道:「只要舍得,还是可以适当改变的。」
「提高待遇是吧?」李青笑问。
「对,减轻心理落差,士气自会缓步上涨,若能保持高水准待遇……」
「大明军队何其多?」李青打断他,「当然了,提升待遇是必须的,可一味的提高待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滋生骄狂……,得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行。」
顿了顿,叹道:「其实军户制丶屯田制,看似以低成本保障了国家武装,却也实实在在限制了军队战力!」
老朱太抠门了……李青心中吐槽。
可话说回来,大明建国之初搞这套,的确切实可行,且也能节省了大量开支,只是随着持续向好发展,百馀年下来,百姓日子好过不少,士卒日子却无太大改变。
有心理落差,既是情理之中,也是在所难免。
士卒的情绪不可不顾,真若积攒到极限……后果很严重!
李青喃喃:「嗯…,还得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