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是……你什麽意思?」李雪儿急了,「是不是出尔反尔?」
「李小姐你先别急……」
「你这人……好,你说说为啥不去?」
王守仁深吸一口气,道:「百姓贫穷的真正本质还是认知的问题,亦或说行为逻辑有问题,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李小姐再如何拼尽全力,也无法大获成功!」
「这个我不否认,我问的是你为啥说话不算话?」李雪儿气道,「你方才还愿意帮我来着,你,你怎麽这样?」
「……」王守仁一脸黑线,苦笑道:「小姐还真是善变啊?」
「请正面回答!」李雪儿黑着脸,再无方才客气,咄咄逼人。
她巴拉巴拉一大堆,换来的却是拒绝,这不……纯纯浪费感情嘛!
「金陵有李小姐,我去也只是锦上添花,并无大用。」王守仁沉吟道,「我有我的打算。」
「你……你什麽打算?」
「眼下还……还是先不说了。」王守仁摇摇头,拱手道,「今日小姐一言,实令守仁醍醐灌顶,多谢!」
说罢,又是一揖,折身出了雅间儿。
李雪儿:(⊙_⊙)?
——
李东阳府邸。
客堂。
几人一字坐开,东道主李东阳说了些场面话,待上茶下人走后,这才道:
「皇上欲有番作为,然,性子却操切了些,且不说军制改与不改,即便改,也得慢慢来,李太师以为然否?」
李青点头。
李东阳这才放松一些,把『战场』交给其他人发挥。
杨廷和刚入阁,急欲徵得前辈好感,当下扛过大旗,道:「府兵制万不能改,这点没商量。」
「不错!」
「说的好!」
刘健丶谢迁先后表态,火药味十足地望向李青。
——内阁就这麽个态度,你看着办!
李青也撂了脸子,淡淡道:「几位若是这个态度,那也没必要谈下去了!」
难办,那就别办了!
别真把自己当宰辅了,至少眼下的内阁还不够格……李青可不惯着,哄小孩子也罢了,还得哄老头子?
「李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李东阳忙起身相劝,「呵呵……夏季到来,天乾物燥,人难免都有些火气,议事嘛,得心平气和……」
说话间,盯了刘健三人一眼。
三人稍稍收了些盛气凌人,他们深知这位太师在小皇帝面前的话语权,更是了解小皇帝的脾气。
一个敢说,一个敢干!
真若豁出去,指不定会闹出多大阵仗呢。
那可是军队啊!
杨廷和深吸一口气,道:「本官从没避讳过募兵制的优点,可李太师却绝口不提募兵制的缺点,转而盯着府兵制的弊端猛烈抨击,这又是何道理?」
「既然要公允,那便公允到底!」谢迁抿了口茶,道,「还请李太师好好说说,改为募兵制会面临的问题。」
「募兵制确有弊端。」李青点头。
「?」
就这?
一句话就完了?
好好好,这麽玩儿是吧……刘健有些愠怒,转而也不讲武德,开始对府兵制的优点大谈特谈:
「在府兵制度下,军户免除一切赋税徭役,朝廷给予耕地,既保障了士卒的生活,又减轻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另,军籍不可更改,更不可买卖,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赋予的,所以,他们忠诚于皇帝,说难听点儿……便是武将想造反,士卒们也不会答应!」
顿了下,转而抨击募兵制,道:
「可若换成了募兵制,武将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一切以金钱为基础,皇帝掌控士卒的枢纽则不复存在,士卒只听武将的……
唐晚期藩镇割据,究其原因,就是募兵制造成的,这点,李太师可承认?」
李青颔首:「我不否认。」
「那你为何还如此推崇募兵制?」
「刘大学士的意思是……因噎废食?」李青反问。
刘健皱了下眉,道:「募兵制的弊端显而易见,府兵制虽也有缺点,却并非不能接受。」
顿了下,「不止我朝太祖,历代帝王皆推崇府兵制,莫非,在李太师看来,都是昏庸之举。」
这一波,不仅带上了朱元璋,还捎带手把众多帝王牵扯进来,换一般人谁敢否定?
政治正确,永远是说话做事的第一标准!
刘健不信这麽明显的陷阱,李青会傻傻地往里跳。
然,李青真就跳了:「太祖就一定是英明的吗?」
此言一出,几人色变。
就连李东阳也面露骇然,满脸失惊,沉声道:「李太师还请慎言!」
李青笑笑,道:「时代在变,所谓的金科玉律终究难逃时间侵蚀,眼下的大明不是太祖时的大明了,就连圣人的治国之言,放之今日也大多行不通,不是吗?」
此番言论着实大胆,不仅说了太祖,还把圣人捎带进去了,若是让言官丶翰林们知道,绝逼『网..暴』李青。
几人亦是惊怒。
好胆!
这般说话,实在大逆不道!
不过,却都缄口不言,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事实,只是不敢说出来。
同时,也拉不下脸昧着良心反驳。
「扯远了,皇上让我等议的是军改。」谢迁淡淡道,「对于军改,本官仍持原有态度,不改!」
「本官亦然。」刘健说。
杨廷和附和点头。
李青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道:「若是军改是改为募兵制,本官亦觉不妥。」
「嗯…。」李青抿了口茶,道:「贸然全面改募兵制确为不妥,若是募兵制,府兵制同时进行呢?」
李青原本也没想着一下子改了。
那样太冒险了,会打破稳定的格局,万一出现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李青没想到,他刚虚晃一枪,朱厚照就跳大跟了。
「同时进行?」李东阳惊诧。
「不错!」李青道,「先前在宫里,谢大学士说我大明有百万雄兵,事实嘛……大家心里都有数。」
谢迁脸上一热,悻悻道:「这话本官承认有失偏颇,可李太师有无想过,若施行两套政策……会给士卒带来强烈落差。」
李青摇头:「若运作得当,并不会。」
「如何运作?」
「结合士卒现有的待遇,在稍稍提高的基础上,作为募兵制的待遇。」李青说。
刘健果断摇头:「这行不通,且不说这为财政带来的负担,就算提高一部分怕是也没人愿意……」
他突然不说了。
李丶谢丶杨三人,也不禁老脸一红。
士卒的待遇太差了!
李青叹道:「所以啊……明军战力才会下滑,若不及时补救,未来会持续下滑。」
杨廷和讪讪提醒:「现在议的是可行性。」
「可行的。」李青道,「待遇提高后,定会有人愿意参军。」
「这麽绝对?」
「当然!」李青笑道,「事实上,大明人口如此庞大,只要待遇说得过去,岂会没人愿意参军?
奈何在府兵制的限制下,导致许多人想参军却没有条件,若是放开……则就不然了。」
「财政开支怎麽说?」刘健皱眉,「诚然,如今大明府库殷实,本官也不反对在军事上多花费一些,可总要有个限度,大明有无雄师百万且不谈,可大明供养的士卒,可不低于这个数字多少,再加上募兵制度的花费……一年两年倒是无妨,十年丶百年呢?」
「这确是个问题啊!」李东阳也道,「有好就有坏,一旦财政紧张……李太师须知,军队不比其他,官员俸禄可以欠着,军饷却不行,除非到了王朝山穷水尽之时,不然,没有哪朝敢欠士兵军饷。」
杨廷和道:「在募兵制度下,军队对皇帝本人的忠诚度并不算高,若是欠饷严重,他们就算不敢造反,也难免不会化兵为匪,祸害百姓,一旦失控……后果难料。」
李青默了下,道:「清理冗员。」
『嘶!』
好胆!
几人惊骇,动容,心肝狂跳。
对军队清理冗员……你是真敢说啊!
李青微笑道:「诸位大学士无需过于忧虑,正如我刚才所说,在府兵制度下,有人想参军却没条件,同理,在府兵制度下,有人想不参军也不行。」
「这太冒险了!」谢迁颤声说,粗重的呼吸把唇上胡须吹得一扬一扬的,心肝狂跳,「你这后生忒也大胆。」
李青:「……」
「可小范围试试,不行再另做商议就是。」李青淡淡道,「若连改变现状的勇气都没有,如何除弊革新?」
「可……」
「没什麽可是的,我只问一句。」李青道,「若试点成功,诸位可愿相助?」
几人面面相觑,都不吭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青没了耐性,起身道,「告辞。」
「李大人且慢。」李东阳开口。
李青望向他。
「还有一个最棘手丶最根本的问题,如何解决募兵制度下,普通士兵对皇帝的忠诚?」李东阳道,「若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本官愿相助。」
李青点点头:「几位大学士呢?」
三人迟疑,好一会儿,刘健开口道:
「若可以圆满解决这个问题,我等愿助一臂之力,都是为了大明好,我等也不是腐儒,功在社稷的事,自然不会推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