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一清不仅手握大权,还是具体实践人。??¤(`×[¤???????x.????¤]×′)¤??
理论再好,也得有人踏实做事才行,不然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了。
还好,杨一清认可并愿意践行。
朝堂的阻力基本不是问题了,加上杨一清愿意鼎力相助,李青相信,军队战力的问题,在正德一朝就能妥善解决。
若一切顺利,甚至都用不了一朝。
李青欣喜。
朱厚照亦是开心,笑道:「杨卿你的战场在边镇,在这里倒不用你做什麽,你只需记住一点即可。」
「请皇上示下。」杨一清恭声说。
「坚定立场!」朱厚照正色道,「你此番进京,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都知道,他们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拉拢你,说服你,你……可莫要做那墙头草啊!」
「请皇上放心,臣言出必践。」杨一清郑重承诺,「如此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臣拎得清。」
「哈哈哈……好,朕果然没看错人。」朱厚照欢喜不胜,道,「来来来,满饮此杯。」
「敬皇上。」
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朱厚照哈哈笑道:「快哉快哉,如此大喜之事,当吟诗作对,哈哈哈哈……」
这小家伙儿可别高兴过了头,乐极生悲啊……李青见他笑的癫狂,一颗心突然提了起来,忙道:
「杨总督整日忙于军务,我又少读书,还请皇上吟诗一首,让我们两个粗人开开眼。」
得赶紧转移小家伙注意力,可别笑过去了……李青真的有点怕。
这事吧……可是有前者之鉴。
杨一清对李青这话不敢苟同,心道:你说自己干嘛还拉上我,本官咋说也是进士出身,还做不得诗?
不过,抢皇帝风头这种蠢事,他自不会做,忙也一脸期待,做洗耳恭听状。
「朕作诗……哈哈,好说。」朱厚照兴致颇高,开始沉思。
见他不笑了,李青提着的心也放松下来,把玩着酒杯,想看看小家伙的文学造诣如何。
好一会儿,朱厚照缓缓开口:
「正德英名已播传,南征北剿敢当先。」
李青动作一滞,咂摸了下,意外觉得不错,虽是吹牛侃大山,却着实霸气。
杨一清也暗赞了句,静待下文。
朱厚照给自己斟上酒,抿了一口,这才继续道:
「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好!!」李青鼓掌。
确实好。
威武霸气,当得帝王风采!
「好诗好诗。」杨一清亦是赞不绝口。
有拍马屁的成分,但这诗却是极好,帝王作诗少重文采,多重气势,这首诗却是出奇的好。
且从小皇帝作的这首诗能看出,小皇帝的志向在哪儿,这对封疆大吏的杨一清来说,自然更值得欢喜。
「正德英名已播传,南征北剿敢当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杨一清吟诵了一遍,眸中欣然更胜,问:「敢问皇上,这首诗唤作何名?」
朱厚照一口饮尽残酒,道:「赐杨一清诗。」
「啊?」杨一清呆滞。
李青好悬没崩住,还好他受过专业训练,强忍住了。
这麽一首诗起这麽个名……好吧,一首诗换一位封疆大吏死心塌地,确实不亏且大赚。
斜睨了小皇帝一眼,李青心说:这大饼可真是炉火纯青了。
转念一想,这可不是大饼,虽说杨一清没得利,却实实在在得了名。
杨一清激动莫名。
皇帝赐诗,且以自己名字命名,这是多麽大的荣耀啊!
哪怕自己百年之后,甚至更久远些,这都是可以留给子孙的政治遗产。
一句「正德皇帝为我家祖作过诗」,谁人不给三分薄面?
饶是杨一清总督陕甘重镇军务多年,也不禁黑脸通红,忙为皇帝斟酒。
朱厚照举杯就唇饮了,笑问道:「杨卿可知朕这首诗的深意?」
「这个……」杨一清激动之下,一时间还真品不出来,讪讪道,「臣愚蠢,请皇上示下。」
朱厚照笑嘻嘻道:「正德英明没播传。南征北剿安天下,也只是吹牛之说罢了。」
接着,他正色道:「可朕相信,杨卿你能练好兵,壮哉我明军,朕亦相信,朕今日吹的牛,他日定会实现。」
顿了下,「朕能否实现抱负,还多赖杨卿你啊!」
李青倒吸一口凉气,暗赞:好一张大饼!
杨一清更是激动。
他当然知道,小皇帝有腐蚀他的意思,可这并不妨碍他热血沸腾。
为君者能如此看重,为臣者能如此被看重,这是天大恩赐,亦是无上荣光。
杨一清起身下拜,恭声道:「臣肝脑涂地,亦不辜负皇上。」
「哈哈……起来,快起来。」朱厚照起身扶他,笑道,「这些年你着实辛苦,难得回来一趟,今日得好好饮上两杯。」
李青提壶斟酒,活跃气氛。
稳了,彻底稳了,被小皇帝这麽一搞,那帮子文官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杨一清的立场……李青心怀大慰。
李青突然有些喜欢朱厚照了。
小家伙确有缺点,娇惯丶性急丶贪玩……,可优点也同样闪耀,且还在一点点改正缺点。
李青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点?
…
吃吃喝喝下来,已是申时初。
冰块早已消融乾净,酷热又上来了,见杨一清露出疲态,李青道:「皇上,杨总督一路劳顿,还需多多歇养两日才是。」
「哦,对对。」朱厚照忙起身笑道,「走走走,朕早就给你安排好了,就东华门外,挨着皇宫不远,你好好歇两天,边镇逐步推行募兵制的诏书已经下发,不过细节上还要同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再议……以后朕给你建一座府邸,谷大用,谷大用……」
李青随二人出了客堂,送至门口又说了几句套话,待一行人走了,这才重新关上门,来到躺椅就势一躺。
「嗯~舒服。」
了了一桩大事,李青心头畅快。
细节方面早已和朱厚照议定了,根本用不着他,当然,他这个前太子太师,现阶段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参议朝政。
接下来,募兵制推行后,就是京卫武学了,京卫武学推行后,紧接着就是京察……
李青预估了下,觉得还是稍等等,给文官们一个缓冲的机会。其次,也是朱厚照大婚快到了,先借着喜气冲一冲那些人的郁气,待其稍稍心平气和下来,再继续让他们闹心。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太过咄咄逼人总归不好,虽说京卫武学大体上已经定下了,但能和气一些,李青也不想闹太僵。
「咱老李也是个厚道人啊……」李青往自己脸上贴金,竟小小自我感动了一下。
~
李东阳府邸。
李东阳,杨廷和相对而坐。
杨廷和道:「先生,杨一清进京了。」
「嗯,我知道。」
「你与杨一清私交甚笃,京卫武学的事……」杨廷和欲言又止。
李东阳笑道:「介夫啊,其实,我并不觉得开办京卫武学是坏事。」
杨廷和默然,叹道:「下官又怎会不知?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谢两位先生的辞职,让内阁更进一步,若不好好把握,只怕……会浪费了他的牺牲啊!」
这是内阁彻底崛起的大好时机,杨廷和不想错过。
进则盖过六部,一枝独秀,退则回归原位,不上不下。
他才四十多岁,他还年轻,他刚入阁就只剩下一个前辈了,他知道,李东阳之后,内阁就是他的天下了。
而李东阳,也不年轻了。
这种情况下,杨廷和怎能不拼?
他的政治生命还很长,若是拼赢了这把,那……想想都激动。
李东阳入阁理政这麽多年,又岂会不知杨廷和所求,他倒也没拆穿,只是道:
「介夫,我等身为人臣,当以社稷万民为重,忠于此,才称得上忠于君,你既以为京卫武学利于社稷,何以……」李东阳笑道,「呵呵……,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杨廷和脸上一热,道:「先生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如何施展心中抱负?我确有私心,可我也是想……唉,罢了,既然您都这般说了,我当然与您同进退。」
李东阳轻笑道:「我老了,也干不了几年了,未来内阁是你的天下,作为过来人,我送你两个字。」
杨廷和拱手,「请先生示下。」
「善,慢。」李东阳道,「在这里啊,没几个蠢人。无论如何装饰丶如何证明自己,其用意都无法真正瞒过人,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此外啊,过于表现自己不可取,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要急,慢慢来,你慢下来,让别人急,别人急了,你的机会就到了。
就说这位风头正盛的李先生,人家什麽时候急过?急得一直都是我们,可结果……人家做成了,我们呢?内阁走了两位大学士,六部九卿多人被打板子,且又是罚俸,又是降级……」
李东阳失笑摇头,欣然道:「虽说这次我们明反暗帮,可即便不如此,大概率也阻挡不了他的主张会成功。回过头仔细看看,他真正做到了『善』丶「慢」。」
「心是好的,做事的手段亦是高明,比之久居官场的你我,要强太多了。」李东阳感慨,「上次遇到这麽高段位的人,还是永青呢。」
「他能和永青侯比?」杨廷和不服。
那日他被李青狠狠揍了一顿,疼了好几天,对其自然讨厌。
不过,对永青侯他就只剩欣赏了,二人没有交集,永青侯的手段也没使到他身上。
没有切肤之痛,自然觉得永青侯不错。
李东阳道:「其实两个人还蛮像的。」
「蛮像?」
「呃…,感觉上像。」李东阳轻轻摇头,转而笑问:「杨慎小友近来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