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孔明与周瑜确定火攻曹军之计后,他身上的八卦衣无风自动,与庞统的气息遥相呼应。
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的外甥萧史娶了孔明的姐姐为妻,孔明与庞德公是亲戚,与庞统也就沾亲带故。
孔明与庞统除了有这层关系外,而且两人都是司马徽的徒弟,又曾一同拜白猿山的白猿子为师,习兵道三年,两人中一人为卧龙,一人为凤雏,感情浓厚,庞统一直隐居未出,孔明时时想念他,倒是希望他出山,为抗曹尽一份力量。
如今,孔明身上的八卦衣感受了庞统的气息,便无风自动,这使孔明惊喜地感到庞统将要出山了,就决定到北固山顶去占卜一下庞统何时出山。
孔明曾到北固山一次,上次在北固山凌云亭畔见识了孙权试剑,这次,他又到了北固山的凌云亭畔,不知能见识什么?
凌云亭立于北固山上,北固山多石。
孔明搬来三百六十五块小石头,在凌云亭畔摆列成周天星斗大阵,如果是在夜晚,旁观者就会发现,孔明摆列的这些石头与夜空的三百六十五颗星斗相对应!星星的光芒和灵气灌注到石头排列成的周天星斗大阵之中,每一块石头会射出了一道奇光。
孔明一摆完阵完,慈云方丈就来了,他与孔明分别不久,一眼就认出了孔明:“卧龙先生,贫僧又见到你了。”
孔明问:“不知大师到此有何贵干?”
慈云方丈说:“贫僧昨夜观星,知卧龙要来,故而来吸收卧龙的灵气,助贫僧早已修成佛道。不知孔明所为何事而来?”
孔明回答:“来此占卜。”
慈云方丈说:“卧龙先生莫非占卜凤雏几时出山?”
孔明听了,心里一惊:“正是,正是,可是你怎么知道?”
慈云方丈说:“如今曹操倾动百万大军,气势凌人,直逼江东,江东岌岌可危,凤雏岂能不出山救民于水火?”
孔明说:“方丈英明。”
慈云方丈看见了凌云亭畔的石头摆成的周天星斗大阵,说:“将石头摆成如此奇阵,这一定是孔明的杰作。”
孔明说:“雕虫小技,不足为奇。”
慈云方丈问:“孔明乃用此阵占卜?”
孔明嗯了一声,随即一闪,身子跃进石头摆成的周天星斗大阵中,立在南面的离火之位。
然后,他伸出双手,在胸口前结印,开始占卜。
慈云方丈站在周天星斗大阵之外,观看孔明如何占卜?
只见孔明调动了全身的灵力,一道金色的光芒从他的脚下升起,从南面的离火位,按照九宫的顺序逆行到北面的坎水位。
这时,孔明轻喝了一声:“起!”
三百六十五点星光,随着他的一声起,分散在九宫中,将四周十丈范围的石头都照亮了。
他手上的印法在不断变化,他所站立的离火之位被激活了,石阵中的灵气上升,飘绕到各个位置上。
一团灵气裹住了诸葛亮。
他竟然自动冉冉漂浮而起,与此同时,他的头顶上响起阵阵雷鸣之声,乌云先铺天,再盖地,方圆百里范围处于黑暗之中。
轰,一声雷鸣,雷霆将天空打开一道豁口,从豁口中落下一只火球,火球由小变大。
此时,孔明的脸色一沉,变得极为阴郁。
不久,气息在周天星斗大阵的离宫位置上消失了,只听见砰地一声,火球落地摔碎。
接着,虚空豁口射出点点紫色的光芒,一道紫色的惊雷向孔明所在的周天星斗大阵落了下来。
孔明咬紧牙关,在惊雷的洗劫下,继续操纵着周天星斗大阵。
等到雷电消逝,一道青色的灵光自虚空中落入大阵的中心,被大阵悉数吸收入,孔明便就跳出周天星斗大阵。
慈云方丈看见孔明满眼湿润,问:“孔明,何以悲伤?占卜的结果如何?”
孔明说:“我占卜到了,庞统正起程赶往江东。”
慈云方丈大喜,说:“卧龙凤雏得一则得天下,如今龙凤将齐集江东,江东有救了。”
说着,他向天拜了三拜:“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庞统即将来江东。”
孔明听了,满眼润湿,说:“此非喜事。“
慈云方丈又见孔明眼睛被泪水打湿,问:“孔明以为这不是喜事,为什么?先生为什么满眼含泪?”
孔明闻言,一阵痛苦压住了体内紊乱的灵力,但脸上呈现出一片悲戚之色,这次占卜,他共占卜到三种结果,一是他和庞统共同的老师司马徽死去了。
二是,庞统曾孔明一起拜在白猿山的白猿子门下习艺,白猿子死后,两人下山,庞统和孔明分手后,一直随司马徽隐居,司马徽临终前,要求庞统来江东找孔明。
三是,庞统出山后,几经波折,因相貌不佳,先是不被孙权重用,后不被刘备重用,刘备最终省悟后,开始重用庞统,但庞统不久领兵攻城,经过叫落凤坡,被乱箭射杀。
孔明就是因为占卜到的后两种结果而悲伤,故而眼睛湿润,但他不便对慈云方丈和盘托出所占卜到的全部结果。
他为了掩饰自己悲伤的原因,就向慈云方丈说出善意的谎言:“人有多面性,曹操暴虐,杀人无数,但亦怀慈悲心,他写过这样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曹贼对战争荼毒生灵的控诉,其诗无邪,其情可悲,令人荡气回肠。我眼睁睁地看大战在即,想想将有无数无辜的生命如花落随流水,未免伤心落泪,故而方丈见我眼睛湿润。”
慈云方丈信以为真,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佛哀怜千千万万生灵,孔明先生与我佛心心相通,悲天悯人,实在令贫僧感动。”
孔明随声附和,说:“愿我佛保佑千千万万生灵免遭涂炭。”
慈云方丈说:“孔明先生既然与我佛有缘,不妨随贫僧到敝寺喝杯禅茶,以禅茶洗洁灵魂。”
孔明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灵魂乃空空如也,空即是净,故灵魂本无需洗涤。”
慈云方丈说:“孔明已得佛法精妙。”
孔明露出笑容:“哪里,哪里,在下学道而不深,学佛而不精,正想向方丈讨教佛法禅理。”
于是,孔明随慈云方丈离开凌云亭,走进甘露寺,在寺内,两人相对而坐,品茶论禅,相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