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487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
    他每次派过来送信都觉得倒霉。
    毕竟这里太远了,真的太远了。
    当地衙门也简陋得要命,就那几个官员,他早就全都认识了。
    这里的人不主动去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人也不愿意来这里。
    反正自从他做事起,宁安州一直这般。
    可今年过来,好像不同了。
    这种活力,像是外面带来的,又像是本地散发的,实在说不出个一二三四。
    等他在唯一的驿馆休息时,才知道宁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是有个状元被派过来,帮当地做了很多事。
    修水渠这件事,就让信使震惊。
    他也是滇州府的人,自然知道山田里,各种水渠的重要性。
    只是水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所有水渠的修建都是经过详细规划,而且确保每家每户都能用到,加上各处的蓄水池,可以很好的减少山泉水激增的问题。
    但凡本地人,谁听到都想学,还想立刻去挖水池修水渠,根本不用动员。
    大山里出生的百姓,勤劳是刻在骨子里的。
    后面的事更不用说了。
    信使自己还偷偷记下来,回家就让家里试着去做。
    如果这些事,还在认知范围内。
    那找到含油量高的果果,以及提高染布的色泽,那就让信使满头问号了。
    啊?
    这也行?
    这也行?
    这种也行?!
    最后不得不感慨。
    不愧是朝廷的状元,是天齐国科举考试的第一人,果然名副其实!
    所以纪元托人带一坨奇怪土特产这事,信使还是接受了。
    信使离开的时候,听说有两三家布商都找过来。
    没办法,谁让人家这里的印染手艺极好,色泽好看,最重要的不掉色!
    真的不怎么掉色!
    洗好几次,颜色还是那样漂亮。
    这对喜欢五彩颜色的滇州府人来说,自然格外重要。
    便是现代人,也是喜欢不掉颜色的衣服啊,古代肯定一样。
    单这一点,便足以让滇州府各地布料商人们躁动。
    再一打听,那布料是宁安州的?
    宁安州他们知道。
    那地方,能有这种好东西?
    不管大家信不信吧,还是让手下动身去问。
    商人的嗅觉格外敏锐。
    滇州府山高皇帝远,有自己一套经商逻辑,也更加灵活跟敢做。
    信使啧啧称奇。
    心道,这宁安州不显山不露水的,竟然要发财啊。
    只要有好布料,布商们才不怕辛苦。
    有来有往,这宁安州不就热闹起来了。
    纪元,纪状元,真了不起。
    信使离开宁安州,去镇南关的时候,路上又碰到一行商队,他们的衣着打扮不同,是收木材的货商。
    信使见多识广,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滇州府五类商人,布商,木商,宝石颜料商,再加上茶叶商,药材商。
    这五大类最为突出,而每个行当的习惯也不同。
    拿宁安城里的布商来说,他们衣料不说华美,却是新的居多。
    这些木头商人,四处收木材,手都比较粗糙,衣服也是耐磨的那种,经过彼此,还能闻到木头的味道。
    算着时间,也马上十一月,这些木商肯定是到宁安州收木头的。
    这些年宁安州的木头产量还算稳定。
    就是这事危险的很,如果不是为了赚些银钱,是不愿意去做的。
    跟信使猜测的一样,木商们按照以往的惯例,十月二十来到宁安州。
    这里的木头质量不错,价格也相对便宜,肯定要都拉点回去。
    虽说这一路上辛苦,倒也能赚钱。
    加之本地人不了解外面行情,他们连蒙带骗的,可以少给不少东西。
    他们现在车上拉的,都是外面的一些便宜货,随随便便都能换上好的杉木。
    只是今年宁安州的人有些奇怪,托人带话过去,想要鸭苗跟鱼苗。
    这玩意活的,多难带啊,索性就没理,还是按照往年的情形,随随便便拉点东西就行了。
    他们预计在这里待到十一月初五,半个月的时间,只要坐在宁安城等着木材运到即可。
    其实这个时间,放在建孟府跟京城,早就天寒地冻的。
    也就是他们这里,几乎没有冬日,顶多早晚要穿厚点。
    因为这样,大家的劳动的时间也拉长了。
    好在进入十二月,大部分人都会歇息歇息。
    十二月里有许多当地的活动,跟佛教也有些关系,一直到正月都会非常热闹。
    这些木材商人们,也是想在十二月之前,把事情都办妥了。
    这样大家都能好好过个腊月。
    毕竟这里虽然远,却是真的能捞笔钱。
    木商的头头姓厉,不算出名的木商,但一靠胆子大,二靠偷奸耍滑,也算有一帮兄弟。
    厉木商进到宁安州,同样发现宁安州不同了。
    厉木商一边让人去打听情况,一边住到熟悉的小酒楼。
    一进来,便看到熟悉的身影在等着。
    都是宁安州几个村寨里最卖力的几家,每次秋收之后,他们都能砍许多好木材过来换物资。
    看来这次也不例外。
    杨柳寨的小伙子探头看了几眼,着急问道:“鸭苗带了吗。”
    鱼苗好说,他们村寨里勤快的人都商量了,不行他们自己去捞鱼,反正他们这水系发达,鱼虾多的是。
    只是鸭子真的需要买。
    厉木商见他上来问就鸭苗的事,还是有些不自在,只好道:“路上不好运,怕死的太多,价格也贵。”
    杨柳寨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也不是傻子,明显感觉到是对方在敷衍他们。
    “鸭苗没有,其他东西有啊,你看这些农具,还有你家闺女的头绳,你家需要的针线,这些不要吗?”
    宁安州的人想买这些货物,需要翻山越岭到镇南关。
    偶尔有卖货的过来,也是不好每个村寨都去到,谁让此地总人口不算少,可地方太大,大家住的非常分散。
    也因为这样,大家不会京城去城里采买,更多还是等着送货上门拿,
    所以这些东西并不好买。
    以前只要提起来,他们立刻会点头同意交换物资。
    但今年,好像不一样了?
    杨柳寨的人摇摇头,竟然直接离开了。
    等会,木材呢?!
    你们没砍吗?
    对方道:“砍是砍了,但是我们想换鸭苗。”
    小纪大人都说了。
    鱼吃草,鸭吃虫,粪便能肥田。
    杂草会夺走稻子本来应该有的营养。
    害虫会让稻子减产。
    有这两样,自然那是最好的。
    再者,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 静湖往事[京圈] 明末钢铁大亨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呢喃诗章 拉过勾的 万界守门人 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 风吟武门 这个洪荒不正经! 从游戏测试开始 不许抽查我的成分 晋末长剑 秦时小说家 传说时代 一人之下的儒修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无限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