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506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怎么看了好东西,就走不动路了?
    这自然是正常的。
    向往更好的生活,本来便是人之常情。
    染布,橡胶,稻田里的鸭子。
    一切的一切,让宁安州的百姓们脸上浮现另一种笑容,带了说不出的雀跃?
    好像开始期待货商们会带来什么东西?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好像买得起了。
    不过影响最多的,好像还是本地的伐木会。
    伐木会成员上万人,主事的一共十一人。
    领头为两个,一个叫石枫,是个很精壮的小伙子,今年二十五。
    另一个叫骆静雅,今年三十三,自己跟丈夫都会砍树,而且比之其他人,骆静雅的技术更加精湛,总能找到最合适,更省力的角度。
    他们也成为宁安州最新的势力。
    平日不仅约束伐木会的成员,还可以跟收木头的商人们谈价。
    橡胶的原料也出自他们的手里,故而在染布商会,还有橡胶商会,都很有面子。
    要说之前的伐木工讲起来,总会有点不好意思。
    但现在的伐木工,跟之前却很不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自己讲不出来。
    但心里只觉得,日子越过越好。
    宁安州内里一直安稳,所以不管外面的货商们有多着急,进来之后,总要吃完酸笋鸭汤,再感慨这路难走,之后满意地拉着货物离开。
    唯独经过镇南关的时候,好心情荡然无存。
    此地的关卡必须收费,按照每车来算。
    如果看不好,车上的东西或许还会被抽走一点。
    虽然不算多,但恶心人啊。
    但看守的当地兵士,商贩们敢怒不敢言。
    再想到,要不是宁安州的知州谈条件,他们的处境可能会更恶劣。
    真是烦人啊。
    好在过了镇南关,这些货物就能运出去,甚至可以装到船上,远销整个天齐国。
    不少人都说,滇州府五大商会,药材,宝石,木材,布商,茶叶。
    可能很快就会有第六大商户,橡胶商会。
    当然,这还太远。
    要看橡胶之后的应用了。
    不过现在看来,橡胶商会指日可待。
    可话又说回来。
    真等到橡胶商会成立,镇南关的那位将军,能不眼热?
    到时候会不会还有幺蛾子啊。
    这还真是个隐患。
    到时候要么他们出血,要么宁安州出血。
    镇南关的事,像是悬在其他货商们心中的刺。
    可他们再来到宁安州。
    怎么回事!
    你们还是不着急吗?!
    镇南关那边,就不怕他们捣乱?
    纪元笑而不语。
    背后的势力们也在暗暗努力。
    他们现在着急的是另一回事啊。
    从春耕开始。
    纪元就让人统计宁安州如今的人口,如今的耕牛。
    整个宁安州一共二十七万人口。
    原本是三十七个村寨,之后加上最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村寨,正好是四十八个。
    这么多村寨,人户数量则为三万八千五百七十一户。
    而平均拥有耕牛数量呢?
    则为二十七户一头牛。
    也就是说,整个宁安州里,只有一千四百多头耕牛。
    这个数字过于少了。
    想当年,建孟府正荣县,二十户一牛头,就让那会的林县令愁得头秃。
    他走的时候,终于变成六户一头牛,这用了近五年的时间。
    再有后来的聂县令,算是跌跌撞撞跟着做,终于变为四户一头。
    前后加起来,竟然差不多十年时间。
    不算就罢了。
    一算,只觉得时间漫长。
    宁安州的情况甚至更糟,二十七户一头牛,简直可怕。
    最清楚这些事的安大海一边皱眉一边道:“本地的耕牛品种虽然不错,但养的不算好。”
    “要么引进更强壮的种牛,要么换其他品种。”
    “从养殖场搭建再到繁育,保守估计,三年内能起步。”
    安大海作为正荣县远近闻名的兽医,他这样说,那必然是有数的。
    而且三年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但这说起来,也只是繁育起来而已,真正让耕牛能劳作,还要再等两年。
    再让本地百姓都得到耕牛,少说也是十年起步。
    这甚至算快的了。
    纪元听大海汇报之后,便心里有数。
    镇南关的事告一段落之后,他便一直在找合适的地方搭建养殖场。
    一连跑了十几天,终于确定下五六块不错的地,都是水草丰美之地。
    安大海跟着走了这么久,见纪元终于点头,开口道:“那我们准备招人,开始搭建养殖场?”
    耕牛这种重要的工具,必然越多越好。
    不管是以后拉货用,还是耕田用,当地不可或缺。
    纪元却摇头:“太慢了。”
    确实很慢,但那也没办法。
    安大海道:“没办法,养殖本就是慢功夫。”
    “而且说实话,此事交给我自己,肯定是不成的。”
    安大海说明情况。
    他是懂牲畜的病症,但饲养,接生,配种,这些环节却不怎么会。
    再者,怎么开设一个养殖场,他更是不懂。
    没办法,术业有专攻。
    大海这个年纪,能治好大部分牲畜的病,已经很好了。
    所以这部分人都需要补充。
    纪元何尝不知道这些。
    但人手这个事,确实是个难题。
    他连办官学的人都没找到。
    纪元放下手里的文书,说出自己的想法。
    “或许,还有另一种方法。”
    什么方法?
    技术也好,养殖场也好,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这都是没办法的。
    刘同知也是同样的想法。
    或者说,他们纪大人真的有别的方法?
    纪元直接道:“联系一下滇州府几个比较大的养殖场,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来宁安州开个分厂。”
    等会。
    什么东西?
    什么分厂?
    纪元继续道:“那这六块地的资料都做好,哪里有水源,哪里适合放牧,哪里可以获得牧草。”
    “哦,对了,有些不方便行走的地方,就说我们会在这附近修路,到时候肯定方便通行。”
    如果是后世的人听到这,大概已经明白纪元的意思了。
    纪元的意思便是。
    招商引资!
    宁安州缺什么?
    缺养牛的,更重要的是缺养牛的技术。
    养殖行业可没那么简单,普通人进来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既然其他地方有先进的技术跟经验,直接拿过来是最好的。
    比如说纪元好友李廷家里。
    李廷家的继母就是靠着养殖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呢喃诗章 拉过勾的 万界守门人 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 风吟武门 这个洪荒不正经! 从游戏测试开始 不许抽查我的成分 晋末长剑 秦时小说家 传说时代 一人之下的儒修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无限神职 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 太古龙象诀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闪婚三年抱两,军官大佬他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