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574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值得吗。”
    “若程小姐问起来,也可以不必答。”
    “她那样聪明,不会在此事上纠结。”
    等纪元离开,窗外已经没有人了,但窗台上放着一份银子。
    不多,几两而已。
    但有一种默契,已经形成了。
    纪元再看到程亦珊弟弟程亦淮的时候,见他撸起袖子在捕鱼,竟然没有读书,忍不住道:“这会该是你读书的时候。”
    十岁的程亦淮摇头:“不读了!我要捕鱼!”
    捕鱼给家里吃。
    纪元好笑道:“用你补贴家用?”
    程亦淮抿嘴。
    纪元却道:“如果我是你,我一边捕鱼,一边读书。”
    说罢,纪元“潇洒”离去。
    惊的程亦淮下巴都要掉了。
    啊?
    一边捕鱼,一边读书?
    回家之后,程亦淮还跟姐姐吐槽。
    程亦珊却指了指外面的小黄:“纪大人当年,就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的。”
    ???
    还有这回事?!
    怪不得纪大人那样说啊!
    他好厉害啊。
    程家的情况虽然还没改变,但一家人迅速适应了现在的模式。
    程夫人在家照顾一家人的吃喝家务,还要看顾程大人。
    程亦淮没事就去钓鱼卖鱼,甚至弄了几只鸭苗养着。
    撑起整个程家的程亦珊,则在招收本地的学生。
    宁安州,乃至镇南关几个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想送过来。
    程亦珊游走在这些人户当中,显得游刃有余。
    她从小的社交圈在京城,跟京城的闺秀圈子比,这里算不得什么。
    程亦珊很快成为这些女子中间的核心人物。
    纪元还在田地干农活的时候,就听到程亦珊带着大家要开一家印刷书坊。
    纪元听柴烽说着,还道:“怎么?你不想让你娘子去?”
    柴娘子跟着程小姐,自然也有她一份。
    这柴娘子大名段桂花,是个爽利性子,以前在家操持家务。
    程亦珊来了之后,纪元便请她过去帮忙,省得程亦珊在官学不方便行事。
    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两人关系格外好。
    现在都商量着一起开印刷书坊。
    程亦珊是里头的老板,段桂花是面上的管事。
    有程亦珊的聪明在,纪元并不担心书坊的经营。
    柴烽挠头:“不是不想让去,而是没有几个女子老是抛头露面吧?官学就罢了,这开作坊?”
    纪元上下打量他:“是觉得娘子太成功,会让你自尊心受挫吗?”
    柴烽猛地顿住,整个人愣在原地。
    他给自己找了无数借口。
    却被纪大人直接说中最隐秘的心思。
    他好像,确实在担心娘子太成功了。
    “这种时候,要么你安心顾家,要么努力上进,总不好拖着别人,不让别人往前跑吧?”
    纪元抬抬下巴:“占城稻二号一代要收获了,不如去忙忙田地里的活。”
    纪元都没穿官服,而是穿着本地做的衣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英俊的本地人。
    五月份了,占城稻二号一代就要收获。
    一号一代,均产不过一百九。
    总重量并未提高太多。
    听说河辉国还在暗暗打探此事,心里既庆幸又觉得失望。
    庆幸是因为,他们河辉国研究好几年的稻子,都没研究处结果,你们天齐国随便一弄,那不太简单了。
     失望更因为,这么好的稻种,到底怎么培育啊。
    二号一代的产量如何,就看收获了。
    纪元,官田小吏,田老农等人,天天守在田地里。
    田老农都抽起本地的土旱烟了,可见其焦虑。
    纪元反而成为安慰大家的那个人:“没事,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良种培育,怎么也要好几年的时间,是我之前太心急了。”
    田老农他们却使劲摇头。
    跟纪大人相处这样久,难道还不明白其中道理?
    要说粮食增产,对纪大人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他肯定不缺米粮吃。
    而这事要是办成了,那是不亚于橡胶的好处。
    本地百姓一年多收一季的稻子,产量还不低。
    那样的宁安州会是什么模样?
    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场景。
    再说了,衙门天天砸钱在这里面,如果弄不出什么东西,他们真的很愧疚。
    被请来的新宁人,基本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之前虽然是河辉国的边民,但如今,已经完全融入天齐国宁安州。
    原来在这里,他们可以过的很好,当地的官员还会帮他们培育良种。
    所以他们把能说的都说了。
    就连景国来的新宁人都在献策。
    结合各方的智慧,总会弄出个成果吧
    五月初九,占城稻二号一代均产出来。
    一百亩的土地,换了新的授粉方法,均产二百三。
    二百三,比之前的多了二十斤。
    好像好一点的。
    但按照他们的实验标准,让百姓们种,应该会在二百斤左右。
    这样的均产,还是不达标。
    纪元却道:“就算是这样,等到明年也能发下去一批占城稻。”
    “十二月到三月是一季。”
    “四月到九月是第二季。”
    “若有百姓需要,可以一年种两季。”
    等于一亩地多二百多斤的收获。
    当然了,付出的辛苦也要翻倍。
    只看大家愿不愿意,这点不强迫。
    这也行?
    多点粮食,总比少点强。
    备选方案定下。
    可纪元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好在一号的二代也快收获。
    以及三号的一代同样要出现。
    再加上普通稻子也到了授粉的时间,各种稻种可以互相杂交。
    这种原始又粗暴的手段,在后世看来,肯定粗糙无比。
    但总要有个过程。
    只要有用,哪怕一点点作用,都是一种成功。
    路过的百姓每次听到这里讨论什么一号二号三号甚至到十号,什么一代乃至到三代。
    这些代号听的人头晕眼花。
    可这些官吏老农们,却能清楚说出其中稻种的不同,以及还需要怎么改进。
    他们对田地的热情,也影响了宁安州很多人。
    当地人都知道,他们知州大人带着一群人,正在田地里研究新稻种。
    如果研究出来,说不定会更高产。
    还有人甚至已经预定了,他们今年十二月就再种一季稻子!
    累是累的。
    可能多一点粮食啊。
    百姓们预定新稻种,让大家研究的更为热情。
    一直到六月份,一个意外的人忽然出现。
    许久未见的程教谕。
    或者说,许久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 逆命相师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烂人真心 欲念桑舟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大月谣 家父李隆基 星武纪元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影视编辑器 扶摇九霄传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和五个邪神订婚了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