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定国公浑浊的老眼中,再无半分平日的深沉算计,只剩下赤裸裸的野心!
他布满老茧的大手,紧握着一柄沉重的环首刀,刀锋在深秋的阳光下,闪烁着刺骨的冷芒。
心腹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国公爷!成了!”
“营地彻底乱了,因着那狐媚子的死,禁军都像无头苍蝇!”
“陛下更是深受打击,方寸大乱!”
“探子来报,听闻宸贵妃的喜讯,他惊怒交加之下,竟吐血了!”
定国公的嘴角咧开一个残忍的弧度:“好!”
“柳时修......
**第一章?新帝登基**
春寒未散,京城却已沉浸在一片肃穆之中。沈知念的灵柩停于凤仪宫正殿,白幡高挂,香火缭绕。李昭身着素服,每日亲至灵前守灵,未曾有一刻懈怠。
朝中百官皆知,这位年轻的帝王对母后之死悲痛欲绝,甚至在守灵三日后晕厥于灵前,幸得太医及时救治才醒转。然而,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母后临终所托,我必不负。”
自那日起,李昭便开始着手整顿朝纲。他先是将兵部尚书调任户部,命其主管赋税与民生;又提拔了数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入内阁,意图打破旧党盘踞的局面。此举一出,朝堂震动,旧臣纷纷上书劝谏,认为太子即位之初不宜轻举妄动。
可李昭并未理会,反倒在太极殿上当众宣读母后遗诏??“凡军政大事,悉由天子裁断,不得以先皇后旨意为据”。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连几位老臣都变了脸色。他们这才惊觉,那位曾被视作温和谦逊的太子,如今已不再是昔日之人。
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封来自北疆的密信悄然送入皇宫。
**第二章?边关异动**
夜色沉沉,御书房灯火通明。李昭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
“玄”悄然走入,低声问道:“殿下,是北狄又有动作?”
李昭缓缓点头,将信递给他:“镇北将军来报,北狄残部近月频繁调动,似有集结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西境传来消息,说西域诸国已有使者秘密前往北狄王帐。”
“玄”眉头紧锁:“这是要联合对付大梁?”
李昭目光冷冽:“若真如此,我大梁恐怕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玄”沉默片刻,低声道:“娘娘临终前曾叮嘱我,若遇大事,必要助你周全。”
李昭抬眼看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你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去。”
“玄”微微一笑:“我答应过她,护你到江山稳固。”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你也需保重身体。这几日你几乎未眠,若是倒下,谁来主持大局?”
李昭苦笑:“我岂敢倒下?母后将这江山交给我,我若不能守住,何以面对她?”
“玄”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那个曾在母后面前撒娇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奏陛下,镇南王遣使求见,称有要事相商!”
李昭与“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警惕。
镇南王,乃当今皇族远支,镇守南疆多年,手握重兵,势力庞大。此人素来低调,极少参与朝政,如今突然遣使进京,定非寻常之事。
李昭沉声道:“传他进来。”
**第三章?镇南王来意**
翌日清晨,太极殿前,群臣齐聚。镇南王的使者身着黑袍,面容冷峻,缓步上前,恭敬行礼:“微臣奉镇南王之命,特来觐见陛下。”
李昭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平静:“镇南王有何要事,竟劳烦使者亲自前来?”
使者缓缓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王爷听闻北狄蠢蠢欲动,恐大梁边疆不安,特献策一道,愿为陛下分忧。”
李昭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信中所言,竟是建议朝廷联合西域诸国,共同牵制北狄,并提议由镇南王亲自领兵,驻守西境,以防北狄联合西域来犯。
李昭看完之后,淡淡一笑:“镇南王倒是思虑周全。”
使者躬身道:“王爷言,若陛下允准,半月之内便可发兵西境。”
李昭没有立刻答复,而是环视群臣:“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开口。毕竟,镇南王虽为皇族,但其兵力雄厚,若贸然允准其出兵西境,是否会反客为主?
唯有兵部尚书站出一步,拱手道:“陛下,镇南王忠心可嘉,然西境局势尚不明朗,若贸然出兵,恐引人猜忌。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待查明西域动向后再作打算。”
李昭微微颔首,随即看向使者:“朕感激镇南王好意,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还请使者回禀王爷,稍安勿躁。”
使者神色不变,恭敬应诺,退下殿去。
待使者离开后,李昭才缓缓开口:“诸卿可知,镇南王为何此时上书?”
群臣皆沉默不语。
“玄”站在殿侧,低声说道:“他在试探你。”
李昭点头:“不错。他想看看,我这个新帝是否值得信任,也想借机扩张势力。”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兵部尚书问。
李昭目光深沉:“让他等。”
**第四章?柳婉清入宫**
与此同时,东宫之中,柳婉清静静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的桃花,神色柔和。
自她入宫以来,李昭对她极为体贴,时常陪伴左右,二人情谊日渐深厚。可她心中却始终存有一丝疑虑??她虽出身书香门第,却终究不是世家贵女,若无显赫家世支撑,将来能否真正成为皇后?
她深知,自己若想立足宫廷,必须赢得皇帝的信任,也必须有自己的助力。
正在她思索间,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回头一看,正是李昭缓步而来。
“你在想什么?”他轻声问道。
柳婉清微微一笑:“臣女在想,陛下是否觉得臣女太过平凡?”
李昭挑眉:“你怎会有此想法?”
柳婉清低头道:“臣女虽承蒙陛下垂爱,但自知出身平庸,恐难配陛下。”
李昭走到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婉清,你可还记得我们初见之时?”
柳婉清点头:“记得。那时您问我,可曾见过百姓疾苦。”
李昭微笑:“你回答得很好。你说,愿尽己之力,助一人是一人。那一刻,我便知,你是真心为民、为国之人。”
柳婉清抬头望他,眼中泛起水光:“陛下……”
李昭轻抚她的脸颊:“我不需要一个只会依附我的皇后,我需要一个能与我并肩同行的人。你愿意做这个人吗?”
柳婉清怔住,片刻后,轻轻点头:“臣女愿随陛下一生一世。”
李昭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笑意:“那明日,我便下旨,封你为皇后。”
**第五章?风波再起**
翌日,圣旨传出,柳婉清正式册封为后,举国震惊。
旧党群臣纷纷上书反对,认为柳氏出身不高,难以母仪天下。更有大臣直言,此举恐引发外戚干政,动摇朝纲。
然而,李昭对此毫不动摇。他召集六部尚书,在太极殿上郑重宣布:“朕择后,不在出身,而在品性。柳氏温婉贤淑,德才兼备,足以母仪天下。若有异议者,可自行辞官。”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无人再敢多言。
可就在册后大典前三日,一封匿名密信悄然送入皇宫。
信中内容令人震惊??柳家曾私通镇南王,暗中勾结,图谋不轨。
李昭看完信后,脸色阴沉如水。
“玄”站在一旁,低声道:“陛下相信吗?”
李昭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我不信。”
“玄”松了口气:“那你打算如何处理?”
李昭目光坚定:“彻查。”
**第六章?真相浮现**
调查迅速展开,短短三日,便有结果。
原来,那封密信出自一位旧党大臣之手,目的便是破坏柳婉清的声誉,使其无法顺利登上后位。而所谓“私通镇南王”,更是毫无根据的污蔑。
李昭震怒,当场下令将那名大臣革职查办,并削其家族爵位。
此举震慑朝野,自此再无人敢对柳婉清指指点点。
而镇南王那边,亦因此事察觉到朝廷对他的戒备,遂暂缓行动,退回南疆。
李昭趁势巩固皇权,任命柳婉清之父为礼部尚书,掌控礼仪与宗庙事务,以此平衡各方势力。
册后大典如期举行,柳婉清身披凤冠霞帔,步入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
李昭亲手为她戴上凤冠,轻声道:“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皇后。”
柳婉清含泪微笑:“臣妾愿与陛下共度此生。”
**第七章?风起云涌**
然而,正当朝局趋于稳定之时,一封紧急军报再次打破平静。
北狄主力突袭边境,镇北将军率军迎战,却遭伏击,损失惨重。
李昭接到消息后,立即召集群臣议事。
“玄”率先发言:“陛下,北狄此次来势汹汹,恐非单纯挑衅,极可能是蓄谋已久。”
李昭点头:“朕亦有此怀疑。传令镇北将军,坚守城池,不得轻敌冒进。同时,命兵部速调援军北上。”
兵部尚书迟疑道:“陛下,若调兵北上,南疆恐防务空虚……”
李昭冷冷扫他一眼:“朕自有安排。”
随后,他转向“玄”:“你亲自走一趟南疆,务必稳住镇南王。”
“玄”点头:“属下明白。”
李昭目送他离开,心中隐隐不安。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八章?命运交汇**
夜色深沉,凤仪宫依旧灯火通明。李昭独坐灯下,翻阅各地军报,眉头紧锁。
忽然,一阵熟悉的气息飘来。
“玄”无声出现于他身后,低声道:“陛下,南疆之行,我已探明镇南王的真实意图。”
李昭缓缓合上奏折,抬头看他:“他说了什么?”
“玄”沉声道:“他愿意出兵北疆,但有一个条件??请您赐婚,将柳皇后之妹许配于他长子。”
李昭瞳孔微缩,随即冷笑:“他果然不甘寂寞。”
“玄”点头:“此人野心勃勃,若不加以遏制,恐怕会成大患。”
李昭沉思片刻,缓缓起身,望向窗外那株盛开的桃花。
“母后曾说过,若错一次,便要学会分辨人心。”他喃喃道,“如今,我也该学会分辨敌友了。”
他转身,目光坚定:“传朕旨意,同意联姻。但同时,派遣密探潜入南疆,务必掌握镇南王所有动向。”
“玄”深深看了他一眼,郑重应道:“属下遵命。”
夜风拂过,桃花纷飞,仿佛诉说着一个尚未完结的故事。
而这场关于权力、忠诚与背叛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