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顾大人,我们必须在天黑前,寻到一处庇护之所。”
沈知念的眼眸,在暮色中如同寒星,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有关乎生死的判断。
“岩洞、树洞,或是足够坚固,可封闭的缝隙。否则……”
后面的话无需出口,两人都明白后果。
顾锦潇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空气,压下心头的沉重:“娘娘,走!”
沈知念没有丝毫犹豫,强撑着站起身,斗篷上的枯叶簌簌落下。
顾锦潇不再多言,率先滑下岩石。
他没有立刻前行,而是蹲下身,手指在厚厚的松针......
**第七十三章?暗流翻涌**
李昭的雷霆手段震动朝野,太后宫中亲信接连被查,或贬或杀,宫中人人自危。然而,太后却出人意料地沉默了数日,未有动作,仿佛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
柳婉清每日坐镇凤仪宫,表面上依旧端庄沉稳,实则心神紧绷。她清楚,太后不会善罢甘休,而李昭也已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边缘。
这日,王德全匆匆入宫,神色凝重:“娘娘,宫外有消息传来,太后已密召几位心腹大臣,似有异动。”
柳婉清眉头微蹙:“哪几位?”
王德全低声答道:“兵部尚书周怀义、户部侍郎赵廷安,还有……大司命。”
柳婉清心下一沉。大司命乃国师,执掌天机,向来不涉朝政,如今竟也牵扯其中,可见太后已不惜动用一切手段。
她沉思片刻,缓缓道:“立刻派人盯着这三人,尤其是大司命。若他与太后密谈,务必查清所议何事。”
王德全点头:“老奴这就去安排。”
“慢。”柳婉清抬手阻止,“此事不宜明着查,你让暗线的人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王德全应声退下。
柳婉清立于窗前,望着院中飘落的枯叶,心中却如潮水翻涌。她知道,太后若真要动手,必然是雷霆一击,而她与李昭,必须先发制人。
**第七十四章?夜访旧人**
当夜,柳婉清换上便装,悄然出宫,前往城东一处隐秘宅院。
宅院不大,却布置精巧,处处透着主人的用心。她轻车熟路地穿过回廊,步入正厅,只见一人已端坐于内,正低头翻阅一卷古籍。
“多年未见,你倒是愈发沉稳了。”柳婉清轻声道。
那人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瘦却神采奕奕的脸??正是昔日国子监祭酒,如今退居幕后多年的谢文渊。
“娘娘深夜来访,所为何事?”谢文渊合上书卷,语气平静。
柳婉清在他对面坐下,低声道:“谢先生,如今朝局动荡,太后蠢蠢欲动,陛下虽已有所动作,却仍显迟疑。我此来,是想请教先生,如何破局。”
谢文渊微微一笑:“娘娘可还记得,当年你初入宫时,我曾赠你一句话?”
柳婉清点头:“先生曾言,‘宫中之事,不在宫中,在人心。’”
谢文渊轻叹:“如今局势,依旧如此。太后之所以能稳坐中宫多年,靠的不是权势,而是人心。她深谙人心,善用人心,陛下若想胜她,必须先夺其心。”
柳婉清沉吟片刻:“如何夺心?”
谢文渊缓缓道:“太后最倚重的,是朝中旧臣。若能动摇这些人的忠诚,使他们怀疑太后,便可瓦解她的根基。”
柳婉清眸光微闪:“先生的意思是……散布流言?”
谢文渊点头:“不错。但流言需有理有据,不可空穴来风。若能找出太后与北疆旧部的联系,便可动摇朝臣对她的信任。”
柳婉清心中一震:“北疆旧部?”
谢文渊低声道:“当年李晟被贬北疆,太后曾多次密信于他,欲扶持他为傀儡皇帝。此事若被揭露,朝臣必会重新审视太后之心。”
柳婉清目光一冷:“此事若属实,便是大逆不道之罪。”
谢文渊轻声道:“娘娘,陛下若想稳固皇权,必须将此事公之于众。”
柳婉清沉思良久,终是缓缓起身:“多谢先生指点,我即刻回宫,与陛下商议。”
谢文渊微微一笑:“娘娘慢走,愿娘娘此去,马到成功。”
**第七十五章?流言起**
翌日,宫中悄然流传一则消息:太后曾密信北疆,欲扶持李晟为帝,甚至曾派遣密使,与北疆旧部勾结,图谋不轨。
起初,这则消息只是在宫中下层流传,但随着有心人推波助澜,很快传入朝臣耳中。
兵部尚书周怀义听闻此事,脸色骤变,立即入宫求见太后。
太后端坐慈宁宫,神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娘娘,此事可有实据?”周怀义急声问道。
太后淡淡一笑:“不过是有人想借机构陷哀家罢了。”
周怀义皱眉:“可若陛下当真,娘娘如何自处?”
太后缓缓道:“哀家的儿子,哀家了解。他若真要动哀家,便不会只是查几个内侍那么简单。”
周怀义沉默片刻,终是低声道:“娘娘,臣以为,此事不可小觑。若陛下信了流言,恐怕朝局将大乱。”
太后轻叹:“哀家也知如此。但哀家已老,只想保全李家血脉,何错之有?”
周怀义一时语塞。
与此同时,李昭在御书房中,听闻流言,面色沉冷。
柳婉清站在他身后,轻声道:“陛下,此事若属实,太后之罪,已无可赦。”
李昭缓缓道:“朕亦知如此。但母后毕竟是朕的生母,若贸然处置,恐怕天下人议论。”
柳婉清上前一步,语气坚定:“陛下,如今不是讲孝道的时候。太后若真有异心,陛下若不果断处置,恐怕江山不保。”
李昭沉默良久,终是低声道:“朕会考虑。”
柳婉清微微一笑,心中却知,李昭已动摇。
**第七十六章?母子对峙**
三日后,太后召见李昭,于慈宁宫中密谈。
李昭踏入慈宁宫,见太后端坐于上,神色如常,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母后。”李昭微微行礼。
太后轻声道:“皇帝,哀家想与你谈谈。”
李昭点头:“母后请讲。”
太后缓缓道:“你可知道,哀家为何要扶持李晟?”
李昭目光微冷:“母后是想另立新君?”
太后摇头:“哀家只是想让李家血脉,能有更多选择。”
李昭冷笑:“母后是怕朕做得不够好?”
太后叹息:“皇帝,你聪慧过人,却太过刚愎。哀家只是想为你铺一条更稳的路。”
李昭沉声道:“可母后可知,您这一手,已触犯皇权,动摇国本!”
太后目光一沉:“哀家是你的母后,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李昭缓缓起身,语气冷峻:“母后,朕已非昔日幼主。朕可以容忍您过去的种种,但若再有下次,朕不会再手软。”
太后神色一僵,良久,才缓缓道:“皇帝,你变了。”
李昭淡淡道:“朕必须变。”
他转身离去,留下太后一人,独坐殿中,神色复杂。
**第七十七章?尘埃落定**
数日后,李昭下旨,将太后迁往冷宫,命其闭门思过,不再过问朝政。
同时,太后旧部被逐一清算,朝中旧臣纷纷归顺李昭,局势逐渐稳定。
柳婉清站在凤仪宫前,望着远方,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她知道,这场宫斗虽已落幕,但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王德全轻声道:“娘娘,陛下已下旨,册立您为摄政皇后,协助陛下处理朝政。”
柳婉清微微一笑:“陛下信任,臣妾自当尽心。”
王德全犹豫片刻,低声道:“娘娘,那……李晟的旧部,该如何处置?”
柳婉清眸光一冷:“一个不留。”
王德全心头一震,终是低头应命。
夜色渐深,柳婉清独坐宫中,手中握着一封密信??那是谢文渊所留,信中只有一句话:
“娘娘,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她轻轻一笑,将信投入烛火之中,目送火光吞噬一切。
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她的故事,仍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