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谢易墨沉默许久,最后视线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疏离的审视。
“表嫂,寻我何事?”
周氏则抬起头来,笑盈盈地看她。
她这小半年来,断断续续地听说了不少关于这谢家二姑娘的传闻。有说她性情大变、锋芒毕露的,更有说她不孝的,半年来竟一次也没去谢老太太跟前请安,这般怠慢长辈,已是犯了忌讳,放在这世道上闻所未闻。
可奇就奇在,谢老太太对此竟始终默不作声,既没罚也没训斥。
周氏心思百转,最后脸上漾开一抹温柔笑意,周......
赵昭端坐于东宫书房,案上烛火摇曳,映得他眉宇间一片深沉。北疆战报已送入宫中,皇帝那边虽未有动静,但他心知,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林修远入殿,神色凝重:“殿下,宫中已有数名内侍被查出与北疆暗通。属下已命人将其秘密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赵昭点头:“审讯之时,务必留有分寸。不可让皇帝察觉我们已掌握全盘局势。”
林修远低声道:“属下明白。只是,北疆残部虽已被分化瓦解,但仍有部分人潜伏未出。若陛下孤注一掷,恐怕仍会生变。”
赵昭沉吟片刻,缓缓道:“皇帝已无退路,若再不动手,便只能束手就擒。他不会甘心。”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魏衡疾步而入,神色凝重:“殿下,北疆传来急报,皇帝派遣的密使并未被擒,而是……失踪了。”
赵昭眉头微蹙:“失踪?”
魏衡点头:“据北疆线报,那名密使本已进入北疆残部驻地,却在三日前突然消失,行踪不明。属下已命人彻查,但至今未有确切消息。”
赵昭神色未变,却心中已生警觉。皇帝若真派出密使,且此人能逃脱魏衡的追查,说明此人绝非寻常之辈。更可怕的是,若此人已潜入京城,那东宫便已暴露于敌手之下。
“此人身份可有线索?”赵昭沉声问道。
魏衡摇头:“属下已查遍所有资料,但此人身份成谜,仅知其代号为‘影’,曾在数年前参与过一次暗杀任务,目标是北疆一名叛逃将领。”
赵昭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他想起数年前,北疆曾发生一起刺杀案,目标正是北疆军中一名曾意图投靠朝廷的将领。当时,那名将领虽侥幸逃脱,但其部下几乎全军覆没。
“影……”赵昭低声呢喃,随即道,“此人若潜入京城,恐怕已布下杀局。”
林修远脸色微变:“殿下之意是……”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语气低沉:“皇帝已无退路,若他真派出此人,目标绝不会是别人??而是我。”
魏衡与林修远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出震惊与警惕。
“殿下,属下建议立刻加强东宫守卫,同时封锁京城各处城门,彻查可疑之人。”林修远沉声道。
赵昭却摇头:“不可轻举妄动。若皇帝真派出‘影’来刺杀我,此人必定精通潜行之术,若我们贸然封锁城门,反而打草惊蛇。”
魏衡皱眉:“那该如何应对?”
赵昭目光深远,缓缓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林修远低声问道:“殿下之意是?”
赵昭转身,目光坚定:“放出风声,让皇帝以为我已放松警惕。同时,命人在东宫布下天罗地网,等待‘影’现身。”
魏衡迟疑道:“若此人迟迟不现身,岂非坐等危机?”
赵昭淡淡一笑:“他一定会现身。皇帝已无退路,若不杀我,他便只能等死。”
林修远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属下明白。”
赵昭随即下令:“林修远,你负责东宫守卫,务必确保万无一失。魏衡,你即刻返回北疆,继续监视北疆残部动向。若皇帝仍有动作,立刻回报。”
魏衡抱拳领命,随即离去。
夜色渐深,东宫内烛火未熄,赵昭独自立于窗前,手中握着一柄短刀,刀刃寒光闪烁,映得他眼中冷意森然。
“父皇,你终于出手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一场暗潮,正悄然逼近。
三日后,东宫守卫果然察觉异常。一名身份不明的黑衣人试图潜入东宫,被守卫发现后,迅速逃逸。赵昭闻讯,立即下令封锁东宫,并命林修远亲自追查。
“此人行动迅速,身手不凡,极有可能是‘影’。”林修远低声禀报。
赵昭点头:“他既已现身,便不会再轻易现身。接下来,便是他的真正杀招。”
林修远皱眉:“殿下,是否需加强夜间守卫?”
赵昭却摇头:“不必。我们不能让他察觉我们已有所准备。”
林修远虽有疑虑,但最终还是点头:“属下明白。”
当夜,赵昭照常在书房批阅奏折,烛火摇曳,映得他神情沉稳。然而,他的手指却始终未曾真正落下笔,而是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杀机。
果然,子时刚过,窗外传来一丝极轻的风声。赵昭眸光微冷,手中的短刀已悄然出鞘。
一道黑影从窗外跃入,身形如鬼魅,直扑赵昭而来。
赵昭未动,只是微微侧身,避开要害,手中短刀顺势划出一道寒光,直取对方咽喉。
黑衣人反应极快,身形一转,避过刀锋,反手抽出一柄短刃,再次袭来。
两人在书房中交手,刀光剑影交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杀意。
林修远早已察觉异动,率人冲入书房,但赵昭却挥手阻止:“退下,我亲自来。”
林修远犹豫片刻,终是退至门外,命人守好门口。
赵昭与黑衣人缠斗数招,终于抓住对方破绽,一刀刺入其肩胛。黑衣人闷哼一声,身形暴退,欲夺窗而逃。
赵昭冷喝:“想走?”
话音未落,手中短刀已掷出,直取对方后心。
黑衣人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书房的地毯。
赵昭缓步上前,俯身查看黑衣人面容,心中微微一震。
此人,竟是皇帝身边最不起眼的一名内侍??李安。
赵昭目光微冷,缓缓道:“皇帝,你竟连身边的人都舍得牺牲。”
林修远入内,见状低声道:“殿下,此人便是‘影’?”
赵昭点头:“看来,皇帝已彻底疯狂。”
林修远皱眉:“殿下,此事若传出去,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
赵昭淡淡一笑:“那就不要传出去。”
林修远一怔:“殿下之意是?”
赵昭缓缓起身,目光深远:“皇帝既然已动手,便无需再给他喘息之机。明日,我便上奏,请求彻查北疆之事,并将皇帝与北疆残部勾结的证据公之于众。”
林修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郑重道:“属下明白。”
赵昭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雪依旧未停。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赵昭望着倒在书房地上的黑衣人,心中并无一丝松懈。李安虽只是皇帝身边不起眼的内侍,但此人能在魏衡的追查下消失数日,又潜入东宫行刺,可见其心机与手段皆不容小觑。
“此人身份已明,但幕后之人尚未落网。”赵昭缓缓开口,目光落在林修远身上,“皇帝既然敢派他来,必然还有后手。”
林修远神色凝重:“殿下所言极是。属下已命人彻查宫中所有与皇帝往来之人,但目前尚未发现异常。”
赵昭微微颔首,随即道:“皇帝不会就此罢休。他若认定我已察觉北疆之事,便会孤注一掷。”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是否打算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昭沉吟片刻,缓缓道:“时机未到。皇帝若真要动手,必会先试探我是否已有防备。我们需将计就计,让他以为我尚未察觉。”
林修远点头:“属下明白。属下会命人继续监视宫中动向,同时加强东宫守卫,以防万一。”
赵昭微微一笑:“很好。你去吧。”
林修远拱手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赵昭缓缓坐下,凝视着地上李安的尸体,思绪却已飘向更远的地方。
皇帝已彻底疯狂,若不尽快将其彻底扳倒,恐怕东宫将永无宁日。
翌日清晨,赵昭照常入朝,神色如常,仿佛昨夜的刺杀从未发生。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微沉,似在观察赵昭的反应。
赵昭缓缓行礼,语气平静:“陛下,近日边关虽无战事,然京城之中却暗流涌动。臣以为,应加强京畿守卫,以防有心之人趁虚而入。”
皇帝微微皱眉,随即淡淡道:“太子所言有理。朕已命兵部加强京畿防务,太子无需多虑。”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朝会结束后,赵昭缓步出殿,林修远已在殿外等候。
“殿下,属下已查出,李安生前曾多次出入乾清宫,且与兵部尚书有过私下往来。”林修远低声禀报。
赵昭神色未变:“看来,皇帝果然已与兵部尚书联手。”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若我们能掌握兵部尚书与皇帝密谋的证据,便可一举将其扳倒。”
赵昭缓缓点头:“此事需谨慎行事。兵部尚书为人谨慎,若贸然行动,恐怕打草惊蛇。”
林修远沉思片刻,道:“属下已安排人手,暗中监视兵部尚书府邸。若有异动,定能及时察觉。”
赵昭微微一笑:“好。我们便静待时机。”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昭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份密报。密报中提及,兵部尚书近日频繁与北疆残部联络,似在策划新一轮行动。
“皇帝果然不肯罢休。”赵昭低声呢喃,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魏衡即刻行动,务必在兵部尚书与北疆残部正式联络前,将其一网打尽。”
密令送出后,赵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三日后,魏衡传来密报,兵部尚书与北疆残部的密使已被擒获,并在其府中搜出大量与皇帝往来的密信。
赵昭看完密报,嘴角微微扬起:“皇帝,你终于露出破绽了。”
林修远入殿,神色凝重:“殿下,属下已命人将密信送往御史台,并命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兵部尚书。”
赵昭点头:“很好。明日朝会,便是皇帝的末日。”
林修远低声问道:“殿下是否打算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昭目光深远:“当然。皇帝若想与北疆残部勾结,意图颠覆朝政,那我便让他在朝堂之上自食其果。”
翌日朝会,御史中丞果然上奏,弹劾兵部尚书勾结北疆残部,意图颠覆朝政。皇帝闻言,脸色骤变,却强作镇定:“此事尚未查明,御史中丞怎可妄下定论?”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道:“陛下,兵部尚书与北疆残部勾结的证据确凿,若陛下仍欲包庇此人,恐怕难服众臣。”
皇帝目光阴沉,沉默片刻,终是开口:“既如此,便交由大理寺彻查。”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退朝后,皇帝召见兵部尚书,却发现其已被大理寺带走。皇帝怒不可遏,却已无计可施。
当夜,乾清宫内,皇帝独自立于窗前,神色阴沉至极。
“赵昭……你果然老谋深算。”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赵昭亦立于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神色沉稳。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