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半个月之后,一分厂跟孔厂长的第八机械厂达成了合并的初步意向,
双方计划整合各自的强势资源,成立一家以生产汽车底盘部件为主的新企业,接收原第八机械厂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且会承担一小部分债务,
...
车队继续向红星制造厂的办公楼驶去,一路上李野都在琢磨刚才韩厂长那番话。他虽然是个实干派,但明显带着一股子怨气,这种情绪在合并过程中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你们看出来了没?”李野低声对陆知章和强凡说道,“这个韩厂长,心里头其实并不愿意被我们一分厂接收。”
陆知章点点头:“看得出来,他的情绪很复杂,一方面舍不得老厂的历史,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被抛弃了。”
“可问题就在这儿。”强凡皱眉,“他要是真不愿意配合,咱们后面的整合工作会很难做。”
车队停稳后,几人下了车,只见几位中层干部模样的人已经在门口等候。韩厂长站在最前面,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
“欢迎欢迎,各位辛苦了。”他说着,语气却有些冷淡。
李野上前一步,笑着握手:“韩厂长客气了,我们来得晚了些,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
“理解理解。”韩厂长淡淡地回应,随即转身带他们进了办公楼。
进入会议室后,气氛依旧有些压抑。红星制造厂这边只来了几个中层干部,连财务主管都没到场。
“今天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贵厂的基本情况。”李野开门见山,“尤其是人员结构、设备状况以及当前的生产安排。”
韩厂长点了点头,示意旁边的副厂长发言。那位副厂长推了推眼镜,翻开一份材料:“我们厂现有职工一千六百多人,其中一线工人占七成以上。生产设备还算齐全,但部分设备已经老化严重……”
李野一边听一边记录,心中却越来越沉重。这厂子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债务问题只是表象,真正的麻烦在于人心涣散。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韩厂长提议去车间看看。
“走吧。”李野点头,一行人出了办公楼,朝车间走去。
红星制造厂的厂区很大,但由于缺乏维护,显得格外破败。车间外的空地上杂草丛生,几台锈迹斑斑的机床歪斜地堆放在角落里。
进入车间后,工人们抬头看了他们一眼,便继续低头干活,几乎没人主动打招呼。
李野走到一台车床前,看到操作工人的手上有厚厚的茧子,便随口问道:“这机器还能用吗?”
“凑合着吧。”那工人闷声答道,“就是经常出毛病,修一次要等好久。”
“有没有备用零件?”李野接着问。
“哪有啊。”旁边的组长叹了口气,“厂里没钱买新的,维修都是能拖就拖。”
李野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转头看了看陆知章,对方也是一脸凝重。
参观完车间,大家回到食堂吃午饭。饭菜很简单,只有四菜一汤,连一点荤腥都没有。
“厂里最近资金紧张,招待方面只能从简了。”韩厂长端起酒杯,语气略显尴尬,“请各位多多包涵。”
“理解理解。”李野举起杯子,“我们一分厂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众人碰了碰杯,各自喝了一口。
饭桌上的话题不多,气氛有些沉闷。倒是那位副厂长忽然开口:“李厂长,听说你们一分厂这次要合并八家单位?”
“没错。”李野点头,“红星制造厂是第七家,后面还有一家。”
“那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单位的债务问题?”副厂长追问道。
李野笑了笑:“这个问题嘛,目前还在研究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会让所有债务都压到一家头上。”
“那你们准备怎么安置我们的干部?”另一位中层干部插嘴。
“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留任有能力的干部。”李野回答得很谨慎。
“可我们这些人,在这儿干了几十年,突然说要换地方,心里真的不是滋味。”韩厂长终于开口了,语气中透着无奈和不满。
“我理解你们的感受。”李野放下筷子,认真地说,“但现在的形势大家都清楚,单靠红星制造厂自己,恐怕很难撑下去。与其坐等倒闭,不如主动求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把厂子盘活。”
韩厂长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你说得对,我们也知道现在是生死关头。可是……你让我们怎么跟下面的人交代?让他们相信这不是一场‘卖厂’的行为?”
“我可以亲自去做动员。”李野毫不犹豫地说,“只要你们配合,我会把一分厂的计划讲清楚,让大家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韩厂长看着李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好,如果你真能做到这一点,我会全力支持。”
饭后,几人再次回到会议室,继续讨论后续的整合方案。
“关于债务问题,”李野拿出笔记本,“我们打算采取分摊的方式,尽量减轻每家单位的压力。同时,我们会引入外部投资,帮助解决部分资金缺口。”
“外部投资?”韩厂长眉头一挑,“你是说找私人资本?”
“不排除这个可能。”李野坦然道,“但我们也会严格控制股权比例,确保工厂的国有属性不变。”
“这倒是个办法。”副厂长若有所思,“但如果私人资本进来,会不会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权?”
“我们会设立一个联合管理委员会,由双方代表共同参与决策。”李野解释道,“这样既能保障效率,也能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韩厂长听完后,沉吟片刻,终于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看。”
会议一直持续到傍晚,最终达成了初步共识。离开红星制造厂时,李野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回程的路上,陆知章感慨道:“没想到这家最难啃的骨头,反而成了最有希望的一家。”
“关键还是人心。”李野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只要有人愿意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车子缓缓驶入夜色中,前方的道路虽然依旧崎岖,但他们的心中,已经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车队驶离红星制造厂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李野坐在车里,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灯,心里却依旧盘旋着刚才会议上的种种细节。
“李厂长,你觉得韩厂长这次是真的愿意配合吗?”陆知章忽然开口问道。
“至少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李野缓缓说道,“他虽然有情绪,但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老干部。他明白现在的处境,也知道单靠红星制造厂自己是撑不下去的。”
“那就好。”陆知章点点头,“不过接下来的工作可不容易,咱们得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整合方案来。”
“我打算下周就召开一次合并单位的联合会议。”李野沉思片刻后说道,“把所有涉及合并的单位领导都叫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政了。”
“这个主意不错。”陆知章赞同道,“不过你得准备好被他们围攻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些厂子的领导,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野笑了笑:“那就让他们放马过来吧,我倒要看看谁敢在这节骨眼上捣乱。”
车子继续向前行驶,街道两旁的霓虹灯闪烁着昏黄的光。李野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今天在红星制造厂看到的一幕幕画面。
那些破旧的设备、低落的士气、冷漠的工人……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他,一分厂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第二天一早,李野便召集了一分厂的核心管理层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大家都清楚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各位,”李野站在会议桌前,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已经走访了七家合并单位,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复杂。有些厂子的问题不仅仅是债务问题,还有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设备老化等多重难题。”
“所以,我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整合小组,由我亲自挂帅,负责统筹整个合并过程。”李野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小组将包括财务、人事、生产、技术等多个部门的骨干人员,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
“我觉得首先应该从财务入手。”财务科长王建国率先发言,“这八家厂子的账目都很混乱,如果不先理清楚各自的债务和资产情况,后续整合会非常困难。”
“王科长说得对。”人事科长张敏也开口道,“而且这些厂子里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很多干部都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如果不做一次彻底的清理,恐怕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这些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李野点头,“所以我打算先进行一轮全面的审计和评估,摸清各家的真实状况,然后再制定具体的整合措施。”
“还有一个问题。”技术部的刘工插话道,“这些厂子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还在用上世纪的老设备。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它们拼凑在一起,根本无法形成合力。”
“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李野说道,“所以我计划引入外部投资和技术支持,优先改造那些关键设备和生产线。同时,我们要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竞争力。”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最终确定了整合工作的初步方向。李野安排了几名骨干成员立即展开前期调研,并要求他们在一周内提交详细报告。
下午,李野又接到了孔厂长的电话。
“李厂长,听说你们昨天去了红星制造厂?”孔厂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总体来说还算顺利。”李野如实回答,“韩厂长虽然有点抵触情绪,但最后还是表示愿意配合。”
“那就好。”孔厂长松了口气,“红星那边确实是个硬骨头,你能搞定它,说明你的能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强。”
“谢谢夸奖。”李野笑道,“不过我倒是有个疑问,你为什么一直这么积极地推动合并呢?按理说,作为第八机械厂的厂长,你应该更关注自己厂子的利益才对。”
“说实话,我也不想这么做。”孔厂长叹了口气,“可是形势所迫啊。我们厂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如果不合并出去,迟早会倒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求变。”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李野说道,“不过你要记住一点,合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孔厂长语气坚定,“所以我才会全力支持你,希望你能带着我们走出困境。”
挂断电话后,李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这不仅仅是一次企业合并,更是一场关乎上千职工命运的变革。
傍晚时分,李野回到家中,妻子林慧已经做好了晚饭。
“今天回来得挺早啊。”林慧笑着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汤。
“哪有时间晚啊。”李野苦笑道,“明天还得去第八家单位考察,今晚得好好休息一下。”
“又是新任务?”林慧关切地看着他,“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没事。”李野摆摆手,“习惯了就好了。倒是你,别太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慧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给他夹菜。
饭后,李野坐在沙发上翻看今天的会议记录,脑海里不断回想着一天的经历。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