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心棠瞬间知道自己被骗了。
她猛地侧头看主持。
主持阿弥陀佛了一声,没看她,对着坐在阴暗处的瑞王道:“人给你带来了。”
果然是骗她的。
姜心棠生气紧张,第一个涌上脑子的念头不是害怕自己有危险,而是担心自己被捉去威胁萧迟。
她抓着纪温心转身就要跑。
可禅房门早已被关上。
一个凶神恶煞的和尚堵在门后。
除了门,禅房只有一处很高的小窗,根本无路可跑。
瑞王从阴暗处站起身来。
他身形跟萧迟差不多,很高大,给人的压迫感......
春棠和李然在《母亲的舞:十年回声》出版后,迎来了她们人生中少有的宁静时光。巴黎的春天来得温柔,海棠树的枝桠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母亲们无声的回应。她们坐在纪念馆的长椅上,手中各自捧着一杯热茶,望着展馆门前缓缓聚集的人群。
“十年了。”春棠轻声说,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也带着几分满足。
“是啊。”李然点头,“我们从巴黎出发,走过纽约、伦敦、东京、开普敦……如今,又回到这里。”
展馆门口,一群年轻人正排队入场,他们手中拿着《母亲的舞:十年回声》,脸上带着期待与敬意。春棠和李然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巴黎办展时的场景吗?”李然忽然问。
春棠笑了:“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连展览场地都租不起,只能在一间废弃的剧院里搭起简易舞台,观众也不多,只有几个朋友来捧场。”
“但你跳得很认真。”李然看着她,眼中泛起温柔的光,“你说,只要有人跳,妈妈们的梦就不会消失。”
春棠点头:“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信念。”
她们沉默了一会儿,任由春风拂过脸庞,带来海棠花的清香。
“你觉得,我们还能走多久?”李然忽然问。
春棠看着展馆里人来人往,轻声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母亲们的故事,我们就不会停下。”
她们决定继续巡演,并将《母亲的舞:十年回声》改编成舞台剧,让母亲们的故事不仅停留在纸上,更在舞台上鲜活起来。
舞台剧的筹备工作很快展开。她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者、演员、音乐家,共同创作这部融合舞蹈、戏剧、影像的舞台作品。剧本由她们亲自撰写,内容取材于书中收录的真实故事,每一个角色,都是母亲们的化身。
在排练现场,春棠和李然看着演员们一次次练习舞步,仿佛又看见了那些母亲们的身影。她们站在舞台边缘,轻声交谈。
“你发现了吗?”李然忽然说,“每一个舞者跳起这支舞时,眼神都不一样。”
春棠点头:“因为她们跳的,不只是舞,而是母亲的梦。”
舞台剧首演当天,巴黎的夜空格外晴朗,月光洒在展馆的屋顶上,映照出一片银白。观众席座无虚席,许多母亲的子女特意从世界各地赶来,只为在舞台上,再次看见母亲的身影。
灯光亮起,音乐缓缓响起。舞台中央,一位舞者身穿母亲的旧舞裙,缓缓起舞。她的舞步缓慢而深情,仿佛母亲在风中低语。
“妈妈,你在吗?”她轻声念道,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剧场。
观众席中,一位老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接下来的剧情,是一段段母亲与子女的对话。舞台上,母亲们讲述她们未竟的梦,子女们回应她们的思念。舞蹈、戏剧、影像交织在一起,仿佛母亲们的灵魂从未远去。
当最后一幕落下,全场寂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春棠和李然站在后台,听着观众的掌声,心中满是感动。
“她们听见了。”李然轻声说。
春棠点头:“是的,她们听见了。”
舞台剧的巡演很快展开,她们带着母亲们的故事,再次踏上旅程。这一次,她们走得更远,去到了更多未曾踏足的地方。在南非、在巴西、在日本、在澳大利亚……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每一支舞,都让观众落泪。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场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的黑人女孩走上台前,手中拿着一本《母亲的舞:十年回声》。
“我妈妈生前最爱跳舞。”她轻声说,“她走后,我一直觉得她没说完的话,被风带走了。今天,我在你们的舞里,听见了她的声音。”
春棠走上前,轻轻拥抱她:“妈妈的舞,我们跳完了。”
女孩点头:“她一定听见了。”
在悉尼的一场演出中,一位母亲的儿子走上舞台,手中拿着他母亲生前写的一封信。
“妈妈,你在吗?”他轻声念道,“如果你听见了,请告诉我,你的梦,终于完成了。”
舞台上的舞者缓缓起舞,音乐响起,仿佛母亲的回声在风中响起。
演出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坐在后台,看着窗外的夜色。
“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李然轻声问。
春棠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可以建立一所‘母亲之舞’学校,让那些母亲们的子女,有机会学习舞蹈、音乐、戏剧,继续她们未竟的梦想。”
李然眼睛一亮:“对,不只是学习,而是传承。让母亲们的舞,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学校很快成立,选址在古城的海棠树旁。那里,是“母亲之舞”的起点,也是母亲们的归宿。
春棠和李然亲自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她们邀请世界各地的舞者、音乐家、戏剧家来授课,也邀请母亲们的子女来分享她们的故事。
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春棠站在海棠树下,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心中满是柔软。
“母亲们的舞,不该只是过去的故事。”她轻声说,“它应该成为未来的希望。”
李然站在她身旁,轻声道:“她们的梦,从未结束。”
风起海棠,花瓣飘落,像是母亲们的脚步,轻轻落在大地上。
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母亲们的梦,还在风中继续生长。海棠未谢,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春棠和李然站在古城“母亲之舞”学校的操场上,看着一群年轻的舞者在海棠树下练习舞步。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们身上,像是母亲们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她们。
“你看,她们跳得多好。”李然轻声说,眼中带着欣慰。
春棠点头:“妈妈们的舞,终于有人继续跳了。”
学校自成立以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母亲子女前来学习。她们不仅学习舞蹈,还学习音乐、戏剧、绘画、写作……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母亲们的梦。
“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李然忽然问,“不只是教学,而是……让她们的故事也能被更多人看见。”
春棠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可以出一本新书,记录她们的故事,收录她们的舞步、画作、文字,甚至她们的演出影像。”
李然眼睛一亮:“对,就像《母亲的舞:十年回声》一样,但这本书,是关于她们自己的。”
她们开始着手筹备这本新书,名为《母亲的舞:新生》。她们采访了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记录她们如何通过舞蹈、艺术,与母亲建立新的联系。
在古城的教室里,一位来自纽约的女孩写下了一段话:“我妈妈生前最爱跳舞,她走后,我一直觉得她的梦还没结束。今天,我在‘母亲之舞’学校里,找到了她的脚步。”
在东京的画室,一位母亲的女儿画下了一幅画:海棠树下,母亲与女儿手牵手跳舞,身后是无尽的星空。
“我妈妈从未跳过舞。”她在画作旁写下,“但她生前总说,‘只要有人跳舞,那就是我在跳舞。’今天,我终于明白她的意思了。”
在伦敦的排练厅,一位年轻的舞者写下:“我妈妈走后,我一直觉得她的舞还没跳完。现在,我替她跳完了。”
春棠和李然看着这些文字,心中满是柔软。
“妈妈,你们的舞,我们跳完了。”春棠轻声说。
李然站在她身旁,轻声道:“她们一定听见了。”
她们将这些故事整理成册,配上影像、舞步、画作,最终汇集成《母亲的舞:新生》。
书籍出版当天,古城的海棠花开得正好,花瓣随风飘落,像是母亲们的脚步,轻轻落在大地上。
春棠和李然站在学校的礼堂里,看着学生们翻阅这本书,心中满是感动。
一位老人坐在角落,轻轻翻开书页,泪水滑落:“我妈妈走了,可我总觉得她还在。今天,我在你们的书里,看见了她。”
另一位年轻人站在书架前,轻声念道:“如果有人跳舞,那就是我在跳舞。”
春棠走上前,轻声说:“谢谢你,让我们听见你妈妈的声音。”
年轻人点头:“谢谢你们,让我终于看见她的舞。”
《母亲的舞:新生》一经出版,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读者们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讲述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思念。
“我妈妈生前最爱跳舞,可她走得太早了,我甚至没来得及看她跳完最后一支舞。”一位网友写道,“今天,在你们的书里,我看见了她。”
“我妈妈从未学过舞,但她生前总说,‘只要有人跳舞,那就是我在跳舞。’”另一位网友留言,“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听见了她的声音。”
春棠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欣慰。她轻轻抚摸着屏幕,低声说:“妈妈,你们的舞,我们跳完了。”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花瓣随风飘落,像是母亲们的脚步,轻轻落在大地上。
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母亲们的梦,还在风中继续生长。海棠未谢,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
风起海棠,梦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