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天威咫尺,敢不下拜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眼看殿下的“火候”差不多了。
    朱高炽这才拍板说道:“好了,不必再争吵。传朕旨意,就由内阁拟定斥责日本幕府的诏书,工部再从各地银矿监择选优秀工匠,随同出使日本勘探银矿。”
    “着户部拨款,由工部统筹,于南方开始打造宝船。可以不用太着急,但宝船务必要坚实可靠。再遣一道诏书去朝鲜,令他们从速归还我大明的济州岛。”
    谨身殿这边的御前小会结束。
    接着就是在奉天殿召开,规制更加严谨、官员规模也更为宏大的大朝会了。
    文武百官分列两班,按照品级、序列有序上朝,在边上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记录百官动态,防止有人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御前失仪。
    随着皇帝坐上高台龙椅,百官早已站好班次。
    “山呼!”
    随侍太监雷震一声高喊。
    “万岁!”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三声山呼,百官对着皇帝三磕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高炽全程面容肃然:“众卿平身!”
    虽然皇帝距离百官不近,但皇宫大殿的建筑构造也十分特殊,可以起到喇叭性质的扩音效果。
    而且外界阳光照射进来,也会在内部实现相互折射,从而让官员难以正面直视皇帝。
    朱高炽没有先说银矿的事,而是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早已准备好的宣读官员便张开手中圣旨。
    (注:电视剧手持拂尘宣读圣旨的太监形象属于夸大,正常情况下,太监不参与宣读圣旨,就算极少见的宣读,也是传达皇帝口谕,而不会千里迢迢跑到地方,朝堂严肃场合也不会让太监去读圣旨)
    圣旨的内容不算长,但里面隐藏的意思,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安静焦躁的朝堂立时掀起轩然大波。
    摊赋入亩。
    简单的四个字,合起来简直就是在明晃晃的割地主官绅们的肉啊!
    满朝文武先是沉默,随之而来的便是骚动、嘈杂,还有着愈演愈烈之势。
    就连依托皇帝的靖难勋臣,此刻也是尽皆惴惴不安,毕竟这可是关乎到了近乎所有人的利益。
    不片刻,就有个五品小官在上面大佬的暗示下,举着笏板出班。
    “陛下不可,赋税乃国家之根本,岂可如此草率决定?”
    有了出头鸟,后面几个也相继跟进。
    “百姓服劳役,亘古不变之道理,怎么能随意改之?”
    “如此擅动赋役,只会令百姓渐生怠惰,让朝廷威信扫地,往后更难牧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圣旨刚宣不到五分钟,殿下一堆青袍官员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从各自班列中站出。
    倒是没一个穿绯袍的,能当到四品京官的,自然不可能在这第一波“试探”中就当了炮灰。
    起码也得让下面的小弟“冲锋”几回,稍微摸出点陛下的底线,才好为后面站队说话。
    只能说,早朝大会,一言一行都是有着门道的。
    朱高炽环视殿下一圈,没有象征性“发怒”,反而微笑看向百官前面站定的朱瞻基:“对于在两浙、两淮试行摊赋入亩,太子是怎么看的?”
    朱瞻基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儿臣以为可行,两浙、两淮地区较为富庶,在这里试行摊赋入亩,可更方便朝廷日后在全国推广提供依据。”
    “内阁、户部呢?”
    “臣以为此事可行!”
    杨士奇、夏原吉同步上前,持着笏板回答。
    能不可行吗?
    毕竟这圣旨里的细节方案,可都是他们负责统筹规划。
    而内阁、户部都赞同,那显然表明他们已经跟陛下提前通过气了。
    一时间,在场不少官员,对内阁、户部都是怒目而视,仿佛在看叛徒一般。
    夏原吉本来还心有罪恶感,但此刻感受同僚视线,反而觉得有些厌恶。
    内阁四人倒是直接无视了同僚视线,这几个人要么是等着退休,所以对此无感,要么就是比较认死理,甚至能不怕死的怼皇帝,还会怕这群腐儒同僚?
    眼看还有人想开口“死谏”,朱高炽不废话了,直接脸色一沉,摊牌了:“朕决议于两浙、两淮先行试推摊赋入亩,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还是有人不信邪:“摊赋入亩是在掘国朝根基,若强硬推行,恐生大患,还望陛下三思!”
    “嗯……”
    朱高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只是微一点头,便又继续沉声问道:“朕决议于两浙、两淮先行试推摊赋入亩,诸位卿家可还有异议?”
    “……”
    殿下的气氛一瞬间陷入沉寂,本来还略显嘈杂的文武百官,仿佛是感受到了什么,齐刷刷跪了一片,就连位居最前的太子、赵王几个也不例外。
    官秩最高的那一批绯袍官员中,有人显然已经明白过来,陛下这次突然召开临时大朝会,到底是为了什么。
    天威咫尺,敢不下拜!
    陛下心底显然早有思量,召开这次大朝会,更多是在于通知,而不是来跟他们商量,更不是来看他们的“死谏”戏码。
    底牌已经全被看穿,那还打个几把?
    现在龙椅上的这位陛下,可不是建文帝那样好控制的“仁君”,虽然二者都有“仁厚”的贤名,可朱允炆是真的被腐儒给忽悠瘸了的,居然让江南官绅们来执掌大权。
    可以说,燕王的靖难,确实没有丝毫问题。
    清君侧,靖国难,理由充分。
    唯一不合法的,就是清君侧之后,朱棣没有离开南京,而是直接在南京登极了。
    跪地的一行官员中,有当年靖难时期的老臣、勋贵,他们仿佛又想起二十多年前,太子一人死守北京城,被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团团包围,孤立无援之下还敢数次趁夜出城,突袭南兵的粮道。
    除了没有亲自上阵杀敌,这位陛下当年打起仗来,与永乐帝一样可都是不要命的主。
    毕竟,当时北京拢共就几千新兵,一旦被咬住吃掉,那北京城中立刻就是人心涣散。
    当时的朱高炽,显然也是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北京城守不住,那他们燕王一脉别说皇位了,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朱允炆能干得出来这事!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最佳导演的诞生 天可汗回忆录 在璃月,做一个合法商人! 菇真人 办公室生存竞赛 沉迷於醉香 女扮男装被兄长发现后 神明的恋爱游戏 神龙诀之九龙剑诀 她!乌野男排部主攻手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港城1985 普罗之主 大荒剑帝 我的透视超给力 来自末日 异度旅社 第一天骄 刚灵气复苏,叫我讨伐最终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