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6章 废黜圈禁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16章废黜圈禁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燕云边军终于在最合适的时候赶到了汴京。
    慌乱的人群里,赵孝骞却悠悠呼出一口气,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对局势完全掌控的自信微笑。
    更聪明的人是章,他在合适的时候,做出了合适的举动。
    朝臣们慌乱之时,章惊果断站出来,用一句谎言安抚了群臣的心。
    太后,政事堂,枢密院合议后调遣边军入京。
    这个理由很正当,令群臣无话可说的是,它具有合法性。
    先帝已逝,新君未立,那麽太后,政事堂和枢密院确实有权调兵。
    接下来,调兵的理由呢?
    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在章身上,他们需要知道答案。
    调兵是合法的,但理由也必须正当,否则便是乱命。大宋对兵权尤为敏感,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谁敢胡乱调兵谁就要承担责任,太后和宰相也不例外。
    迎着群臣各异的眼神,章神情镇定,缓缓道:「诸公勿慌,太后与老夫密议调兵,正是因为赵估谋害冲献太子一事。」
    「先帝唯一的皇子竟被贼人所害,此案水落石出却是在先帝驾崩,新君确立为端王之后,皇城司多方查缉,数日前才掌握了所有的证据,那时端王已立,木已成舟———」
    随即章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但是!我大宋的帝王岂能由这个杀害先帝皇子的凶手篡取?
    此贼若是即位,我大宋朝野内外将是何等不堪的面目?」
    「潜邸王爵之时,尚如此胆大包天,谋害储君,若是成了帝王,天下苍生焉能幸免?大宋社稷怎会安宁?祖宗百年基业,必被此贼败坏。」
    「老夫蒙先帝皇恩,任为宰相,自当担负社稷兴亡之责,纵是拼却性命,也万万不能任由此贼得逞,窃取皇位,安享富贵!」
    「故而,老夫密见太后,当面禀奏此事,太后深感震怒,遂与老夫合计,由政事堂和枢密院开具调兵公文,太后用印,于数日前秘密调遣燕云十万兵马,入京勤王事,为无辜天折的小皇子报仇,以正天下视听!」
    章悼大义漂然,在大殿内傲然而立,环视群臣缓缓道:「此事重大,事不可泄,故而太后与老夫只能机密行事,诸公若有疑问者,可当殿站出来质疑,老夫知无不言。」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一时竞无人出声。
    章的理由实在太正当了,就算他的政敌此刻要挑刺,也挑不出任何不对,毕竟赵估的罪名已被实锤了,调兵还有太后参与,那麽太后与宰相秘密调遣燕云兵马有何不对?
    完全合理合法啊,章停不仅没错,反而有功于社稷他推翻了一个即将篡位的杀人凶手,为大宋的未来免了一场大灾,避免了一个暴君统治大宋的惨痛结局,摇摇欲坠的大厦被章扶稳了。
    人群里的赵孝骞更是叹为观止,章惊这老货,果真是一只老狐狸,不仅在自己这方的阵营站得稳稳的,而且还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毫不客气地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给他在朝堂再次增加了威信。
    这大约是章琢磨着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将来赵孝骞即位,就算想换掉他这个宰相,凭着今日章惊力挽狂澜的表现,以及在朝堂上的威信,赵孝骞怕是都不好意思换人。
    唯一的漏洞,是枢密院也参与了调兵,可好巧不巧的是,曾布恰好没在场,群臣根本无法对证国无天子,太后,政事堂和枢密院三方共同合议调兵,没毛病。
    章惊说完后,太后立马识趣地接道:「不错,调燕云兵马入京,正是本宫与章相公合议,调兵文书也是本宫用了印的,当时赵信已事发,本宫与章相公为免打草惊蛇,不得不秘密调兵。」
    「诸公若有非议,可当面提出,本宫与章相公愿承担罪责。」
    非议?
    没人敢有非议,太后和章本身已站在道德的高点上,群臣此刻对他们都只能仰视,那座道德的高地被占领了,谁还敢有异议?
    非议太后和章惊调兵的决定,就是站在赵信这个杀人凶手这边,群臣再蠢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场原本激起惊涛骇浪的私自调兵行动,在太后和章的配合下,居然就这样合理合法地被群臣接受了。
    也就是说,燕云大军兵临汴京城下,已经具有了合法性,不会再引起臣民的恐慌。
    赵孝骞松了口气,朝章惊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老货还是有点东西的,关键时刻靠得住,客观来说,他今日确实立了一大功,这个功已经成为他日后继续执宰朝堂的资历。
    殿内无人质疑调兵,事情本应就这样通过了,但唯独还有一人大吼起来。
     「不!你们这是谋反!公然谋朕的反,太后,章,还有赵孝骞,这是阴谋,你们私自调兵,
    已经犯了谋逆死罪!」赵信疯狂大吼。
    太后和章惊神情一寒,太后立马冷冷地望向赵估,随即又看着宗正寺的赵宗晟,道:「老宗正,端王犯下滔天之罪,现在仍不伏法认罪,此事当如何处置?」
    赵宗晟身为老族长,先帝唯一的血脉被赵估毒害,此刻对赵估正是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冷冷开口。
    「赵估的皇位已被废,但还不够,端王作恶至此,天道律法难恕,宗正寺当夺『端王」爵号,赵估被贬为庶民,流放岭南,终生不得回京。」
    太后点头:「那麽,本宫就亲自处置了。」
    「禁军班直入殿,将赵信圈禁端王府,待宗正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四方会审,明正典刑后,再将赵估流放岭南,终生不得释归汴京。」
    说完太后拂了一下袍袖,
    很快殿外的禁军班直入内,为首的都头迟疑了一下,还是反扣住赵信的双臂,将他押出了大殿。
    赵估此时整个人已经陷入疯狂,被班直押走时仍在哈哈狂笑。
    「都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尔等谋朝篡位,窃夺朕的皇位,全都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哈哈哈!」
    随着赵估被押出大殿,今日的登基大典这场闹剧,终于结束了。
    这场闹剧免不了被天下人知晓,对大宋皇室和朝堂的威信是个严重的打击。
    可是事情都出了,太后和群臣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所谓的威信,而放任赵信这种人登基当皇帝吧?
    事还没完,向太后如今已经登上了赵颢父子这条贼船,只能铁了心跟到底了。
    于是太后深深地注视了赵孝骞片刻,趁着群臣都在,缓缓道:「今日奸贼已除,云朗天清,朝堂靖肃,算是给了先帝一个交代———」」
    「但燕云十万兵马已至城外,必须有主帅统领,否则容易闹出事端,诸公以为呢?」
    群臣一惬,各自交头接耳议论一番后,纷纷点头称是。
    人群里,户部尚书蔡京突然站了出来,躬身道:「太后,臣以为,燕云十万兵马曾是成王殿下的旧部,兵马暂交成王殿下统领,正当宜也。」
    「而且成王殿下亦是皇族宗亲,朝野素有威望,由殿下约束燕云兵马,不使汴京为乱,臣以为颇为合适。」
    太后和章一脸意外地看着突然冒出来的蔡京,然后下意识再望向赵孝骞,二人都以为是赵孝骞的暗中授意。
    赵孝骞此刻也是一脸懵逼,同样意外地看着蔡京。
    为了推翻赵估,他近日与汴京朝臣筹谋惟,接触过的官员甚多,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佬,否则今日不会出现这般墙倒众人推的喜人结果。
    但这个蔡京,赵颢和赵孝骞从头到尾都没接触过,这场密谋,蔡京是被排除在外的。
    没想到这会儿蔡京居然主动跳出来,而且义正严词地提议把燕云兵权交还给赵孝骞。
    赵孝骞深吸了口气。
    人精就是人精,一个人的飞黄腾达,主要还是看眼色,看站队,看他能不能抓住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绝佳机会。
    今日此刻,蔡京显然抓住了。
    蔡京要进步,要向权力靠拢,要升官晋爵。
    更重要的是,蔡京的眼晴很毒,今日这场闹剧,他已看出了端倪。
    群臣看到的,是太后和章怀一搭一唱,把赵信掀翻了。但蔡京无疑看得更深远,他看到是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赵孝骞。
    聪明人,能聪明到这个地步,难怪他未来能成为大宋的宰相,当然,忠奸与否,与他的聪明是两码事。
    太后深吸了口气,望向章悍。
    章惊授须,淡淡地点头。
    于是太后环视群臣:「蔡尚书所言,诸公可有异议?」
    今日发生了这麽大的事,群臣此时仍处于震惊和懵逼之中,关于燕云大军兵权的事,群臣反倒不怎麽在意。
    毕竟蔡京说的话句句在理,这支兵马原本就是成王殿下的旧部,现在是大宋的非常时期,由他来接管兵权,没什麽不妥。
    至于原来燕云大军的主帅陈松龄,群臣很识趣地没人提起。
    北方辽国未灭,太后和章相公调遣燕云兵马时,想必把陈松龄留在了幽州府留守,防备辽人趁大宋内乱南下。
    太后见众人不反对,于是道:「既如此,那就这样决定了。成王赵孝骞临时代任燕云大军主帅,燕云十万兵马为勤王而来,可暂留汴京两个月,待汴京时局稳定后,燕云兵马当即北还戌边。」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赶海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春衫乱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一秒加一瓶矿泉水,拿捏无数女神 斗破之无上之境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大导演从跟影后离婚开始 穿越古代,我狂刷美女的好感度 玄幻:杀敌涨功德,我功力逆天! 恶毒女配重生后,抱紧忠犬小相公 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 穿进兽世御兽,我的动物园太治愈 祥子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