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马从参加会议就一直靠在椅背上,手指揉着太阳穴,闭目倾听。
尽管预料到陈默会出手,但对方这次组合拳的力度与角度依然超出他的预期。
刚刚压下舆论风波,对方转眼就整合出“京东流量+饿了么履约+...
陈默的手指在屏幕上的蚂蚁集团股权结构图上轻轻一点,眼神凝重。
“你们看,这里。”
会议室内,众人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张密密麻麻的股权图。图上,数十个名字被红线串联,形成一张庞大的利益网络。每一个节点背后,都是一个重量级的资本势力。
“这还只是我们目前能查到的部分。”陈默声音低沉,“真正的幕后玩家,可能还没浮出水面。”
李建超皱眉道:“问题是,这些人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政策、舆论、甚至国际关系。我们要动蚂蚁,等于是在动整个利益链。”
“所以,不能硬碰硬。”周受资冷静分析,“蚂蚁的根基在金融,而金融的背后是政策。我们如果直接攻击,不仅会被反制,还会被扣上扰乱金融秩序的帽子。”
“没错。”陈默点头,“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正面冲突,而是绕开他们的护城河,从他们最薄弱的地方下手。”
“技术。”张长发忽然开口,“蚂蚁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尤其是在云计算和支付底层架构上。彼岸这些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已经足以在多个维度对其形成压制。”
“但问题是,蚂蚁的生态已经形成了闭环。”许朝军补充,“用户习惯、商家依赖、合作伙伴绑定,这些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所以我们不打生态,打生态背后的逻辑。”陈默眼中闪过一抹锋芒,“蚂蚁的金融本质,是靠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和用户画像。如果我们能动摇这套模型的底层逻辑,就能动摇整个蚂蚁的根基。”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你的意思是……”吴旦若有所思。
“数据。”陈默缓缓吐出两个字,“我们不是要摧毁蚂蚁,而是要让它自己崩塌。”
他继续说道:“蚂蚁的风控模型,依赖的是用户行为数据。如果我们能制造出足够多的‘异常数据’,干扰他们的模型判断,就能让他们在关键节点上做出错误决策。比如放贷、比如投资、比如股价预测。”
“你是说……制造一场数据海啸?”陈彤惊呼。
“对。”陈默点头,“我们不打明战,打暗战。让蚂蚁自己陷入混乱,让他们的风控系统失效,让他们的用户信任崩塌。”
“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自己也要承受巨大的风险。”李建超提醒,“一旦被发现是我们动的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上的布局,更是舆论、法律、甚至政治上的布局。”陈默语气坚定,“我们要让这场战,看起来像是一场‘自然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这……”张长发沉吟片刻,“听起来像是在玩一场高风险的金融游戏。”
“没错。”陈默微笑,“但我们要做的,不是赌博,而是设计一场‘必然’。”
会议室内,众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兴奋。
“那我们从哪里开始?”许朝军问。
“第一步,数据干扰。”陈默指着屏幕,“我们要在蚂蚁的风控模型中,植入‘异常数据流’。这些数据必须足够真实,不能被轻易识别。第二步,舆论引导。我们要让市场相信,蚂蚁的风控系统已经失效。第三步,资本布局。我们要在蚂蚁股价高点时,制造‘大户撤资’的假象,引发市场恐慌。”
“听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风暴。”周受资低声说。
“没错。”陈默点头,“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蚂蚁。”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当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室时,陈默仍站在屏幕前,望着那张股权图。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战争,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关于权力、关于信仰的战争。
蚂蚁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旧秩序。而他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旧秩序,建立一个全新的规则。
第二天,陈默亲自飞往深圳,与腾讯方面进行秘密会谈。
彼岸与腾讯的联合,早已不是秘密。但这一次,陈默要谈的,不是合作,而是“战略同盟”。
“我们不是要打败蚂蚁。”陈默对腾讯的代表说道,“我们要做的,是让整个行业重新洗牌。”
“你打算怎么做?”腾讯高层问。
“我们要做的,是让蚂蚁失去信任。”陈默微笑,“而失去信任,比失去市场更可怕。”
对方沉思良久,终于点头:“我们愿意加入。”
与此同时,彼岸开始秘密启动“执剑工程”的终极版本。
这个项目,是彼岸技术团队历时三年打造的“数据战争引擎”。它不仅可以模拟用户行为,还可以生成“伪数据”,干扰对手的风控模型,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制造出“系统性崩溃”。
“执剑究极体”一旦上线,整个互联网世界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在另一端,蚂蚁集团内部,也早已察觉到了某种异常。
“最近的数据流,有些不对劲。”蚂蚁的技术总监皱眉,“用户行为模型出现了一些异常波动,系统误判率上升了3.7%。”
“有没有可能是外部攻击?”高管问。
“目前还无法确认。”技术总监摇头,“但我们必须警惕。”
与此同时,蚂蚁的高层也在召开紧急会议。
“彼岸最近的动作,有点频繁。”一位董事低声说,“他们似乎在策划什么。”
“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井贤栋沉声道,“蚂蚁已经不是当初的蚂蚁了。”
“但问题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另一位高管提醒,“陈默这个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井贤栋目光坚定,“让彼岸知道,蚂蚁不是他们能撼动的。”
于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而在外界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普通的互联网企业竞争。
直到有一天,蚂蚁的股价突然暴跌10%,市场开始传言“资本撤离”。
而彼岸的股价,却悄然上涨。
“执剑工程”的第一波攻击,已经悄然生效。
陈默站在彼岸科技园的天台上,望着远方的天空。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陈默站在天台边缘,俯瞰彼岸科技园的灯火通明。夜色深沉,远处的城市如同一片流动的星河,而他脚下,是这场风暴的起点。
“执剑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数据干扰系统成功嵌入蚂蚁的风控模型,制造出第一批“异常用户行为”。这些数据看似自然,实则经过精密计算,足以让蚂蚁的算法误判用户信用等级、消费倾向,甚至影响其放贷决策。
但这还远远不够。
“数据干扰只是第一步。”陈默低声自语,“接下来,是舆论引导。”
他转身走进会议室,众人已经等在那里。
“明天,我会亲自见一位老朋友。”陈默环视众人,“他叫赵启明,是《财经观察》的主编。我们和他合作多年,这次,他将是我们的第一支笔。”
“你是说……制造舆论?”李建超问。
“对。”陈默点头,“我们要让市场相信,蚂蚁的风控系统已经失效。这不是谣言,而是‘事实’。”
“可怎么让市场相信?”周受资皱眉,“蚂蚁的财报一直很漂亮。”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财报‘看起来’漂亮,但背后隐藏危机。”陈默微笑,“我们会放出几份‘内部文件’,显示蚂蚁的坏账率正在上升,但对外隐瞒。同时,我们会安排几位‘前员工’接受采访,讲述‘内部风控漏洞’。”
“这会不会太冒险?”吴旦担忧,“一旦被查出来是假的,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要做得很巧妙。”陈默语气平静,“文件不会直接指出问题,而是暗示。采访不会说具体数据,而是讲‘感受’。媒体最喜欢这种‘爆料’,因为它们既不能完全否认,也不能轻易证实。”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张长发问。
“从一个故事开始。”陈默打开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个年轻男子坐在咖啡馆里,神情紧张,不时环顾四周。他低声说道:“我在蚂蚁工作了三年,亲眼见证了他们的风控系统如何被人为操控。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故意放宽贷款标准,导致坏账率飙升。但这些数据被刻意隐藏,外界根本不知道。”
画面一转,出现了一张表格,显示蚂蚁近三个季度的坏账率趋势,明显呈上升趋势。
“这不是真的。”周受资皱眉,“我们查过蚂蚁的公开数据,坏账率其实是在下降。”
“当然不是真的。”陈默轻笑,“但我们要让市场相信它是真的。”
“你是说……伪造?”许朝军惊讶。
“不是伪造,是‘重构’。”陈默解释道,“我们不会直接造假,而是用真实数据的一部分,结合推测和合理推断,制造出一个‘看起来合理’的结论。”
“这太危险了。”李建超摇头,“一旦被揭穿,我们会被全网封杀。”
“所以,我们要做得足够隐蔽。”陈默语气坚定,“视频不会署名,也不会在主流平台发布。它会在小众论坛、匿名社交平台上传播。这些地方,是最容易发酵谣言的地方。”
“你是想……制造舆论雪崩?”张长发恍然大悟。
“没错。”陈默点头,“一旦有人开始质疑蚂蚁的风控系统,就会有更多人跟进。媒体会报道,分析师会分析,投资者会恐慌。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设计好的。”
“那接下来呢?”吴旦问。
“接下来,是资本布局。”陈默继续说道,“我们要制造‘大户撤资’的假象,引发市场恐慌。”
“你是说……让大户真的撤资?”周受资皱眉。
“不。”陈默摇头,“大户不会轻易撤资,他们也知道蚂蚁的底牌。但我们可以在市场上放出‘大户撤资’的消息,制造混乱。”
“具体怎么做?”李建超问。
“很简单。”陈默拿出一份名单,“这里有十几家机构,他们都在蚂蚁有持股。我们会安排一些‘内部人士’透露,这些机构正在悄悄减持。我们会用匿名消息源,制造出一种‘内部人正在离场’的氛围。”
“这会不会引起监管注意?”张长发担忧。
“当然会。”陈默微笑,“但我们要让他们查不到源头。消息不会出现在主流媒体,而是出现在社交媒体、财经论坛、甚至是一些自媒体账号上。这些地方,是监管最难覆盖的。”
“你真是个疯子。”李建超苦笑。
“我只是知道,这场战争,不能按常理出牌。”陈默眼神坚定,“蚂蚁已经习惯了掌控舆论,操控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尝尝被舆论操控的滋味。”
会议持续到深夜。
当众人离开会议室时,陈默仍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
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布好了第一张网。
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