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9章 分店开业(4K免费)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9章分店开业(4K免费)(第1/2页)
    陈景乐大早上驱车来到鸿启公司。
    “乐哥!”
    刚进公司门,就听到有人喊,陈景乐抬头一看,是黄浩跟张智勇。
    他俩看到陈景乐,连忙笑着迎上来。
    二人是最早被李启光安排到陈景乐身边帮忙跑腿的,工作能力谈不上多优秀,但态度方面没得说,兢兢业业。
    陈景乐回来,肯定要继续到乡镇乡下去走访调研的,自然少不得喊上他们。
    昨晚跟他们说过之后,二人大早上就在公司等着。
    虽说他们俩这半年暂时没有升职,但跟着下乡,各种补贴拉满,外加陈景乐不是什么吝啬的人,额外发各种奖金,综合加起来工资几乎翻倍,生活水平相比原来,有了很大改善。
    反之,陈景乐不在的这段时间,没人带着他们四处跑,收入水平下降不少。
    可以说公司里最对陈景乐望眼欲穿的,其实是这哥俩。
    现在看到他回来,自然是喜不自禁。
    意味着好日子又要回来了。
    “早!”
    陈景乐笑着跟他们打声招呼:“先等我一会儿,我去大老板那领个任务。”
    说着从包里掏出两盒烟丢给他们。
    二人下意识接过,还纳闷这是什么烟,怎么没见过,当仔细看清楚上面的字体后,瞬间瞪大眼睛,惊呼:“我靠!国宾?!”
    乖乖!
    应该不是假的吧?
    顿时满脸惊喜,讨好问:“谢谢乐哥,这烟不便宜吧?哪来的啊?”
    陈景乐笑:“去京城玩,在国宴宾馆吃了顿饭,顺手带回来的土特产。”
    国宴宾馆?
    好家伙!
    那是什么地方?
    经常在电视新闻里面出现的存在,他们这种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特供啊?”黄浩问。
    陈景乐想了想:“算特供吧,但也没那么夸张,对外销售的,只是需要去京城特定的地方买而已。就是图个面子。”
    殊不知这话落在他们耳朵里,就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你们不好买,但我能买到。
    乖乖!
    不愧是大佬,牛皮!
    ……
    走进办公楼,刚好遇到李启光的秘书陈辉。
    陈景乐连忙喊住他:“辉哥,李总这会儿有空吗?”
    陈辉笑说:“在办公室呢,李总说了,您过来直接进去就行。”
    “好的谢谢。”
    陈景乐走到李启光办公室,抬手敲门,听到里面的应答声后,推门进去。
    李启光看见是他,顿时笑说:“你这一趟玩得够久的,总算知道回来。”
    陈景乐不好意思笑笑:“难得有空出门,玩着玩着就上头了。这还是粗略地游玩,要是真每个省份多逛两个城市,怕是一个月都不见得能走出一个省。”
    “国家大就是这样,玩得开心就好。”
    李启光笑笑:“你们往家里寄的礼物,我们都收到了,挺好的。就是数量有点多。”
    陈景乐咧咧嘴:“感觉都是会用得上的东西,干脆多买点。一时半会儿用不完没关系,用不完就先放着,嫌碍事你们可以拿去送人。”
    “没事,都留着,家里地方大,还是放得下的。”
    李启光摆摆手。
    都是女儿女婿在外面给他们俩精心挑选的礼物,哪舍得随便送人。
    大不了腾个房间出来专门摆放,家里又不缺空房间。
    “说点正事吧。”
    李启光拿起旁边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给他:“这是你要的东西。”
    公司上个月的经营情况。
    陈景乐接过来快速翻阅,下意识说:“挺好的,跟事先预测的差距不大,某些方面甚至要更好些。”
    李启光往身后一靠:“下半年要是能延续上半年的发展速度,到年底就很可观了。”
    没想到他都50了,鸿启还能在他手上迎来第二春。
    命运这东西果然神奇。
    这段时间,他也恶补了不少知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就目前来看,循着陈景乐制定的计划稳步发展下去,公司自然而然会上一个新台阶。
    “只要不来超级台风都问题不大。”
    陈景乐笑说。
    台风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天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打击很大,除此之外,其他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关于鸿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他先前已经在公司大会上说过,私下也不止跟李启光聊过一次两次,只要循序渐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这等规模的企业转型升级,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要给点耐心。
    只要整体稳中向好就行。
    又聊了不少具体工作,才从李启光办公室出来。
    陈景乐叫上黄浩张智勇二人:“走走走,又有活干了!”
    “乐哥,今天怎么安排?”张智勇急忙问。
    陈景乐大步往外走:“老规矩,先下乡兜兜转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好嘞!”二人连忙跟上。
    怎么说呢,跟着这样的领导,辛苦是辛苦了点,但人家钱给够啊,而且人家是真做事,自个儿也能学到东西。
    这样的生活,感觉比干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一个满打满算四千块钱,更有希望、更有盼头。
    ……
    和上两个月的荔枝一样,今年两广的龙眼,同样丰收。
    摘得早还好,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摘得晚就不好说了。
    最惨的是火龙果,今年上市即烂市,摘多早都没用,街边摆摊都10块钱10斤,而且还是精品大果。
    次果更不用说,直接推路边沟里倒掉,即便三轮车斗满满一车,卖完都不见得够买两包肥料。
    不由得让人想到卖炭翁的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种情况下,陈景乐先前提议弄的各种农产品初级加工厂,就有用武之地了。
    原先荔枝上市那会儿,完工的厂房还不多,现在可开工的生产线越来越多。
    像龙眼,可以加工成龙眼干,无论是做药材还是煲汤材料亦或者当零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火龙果可以做成火龙果果冻、火龙果果汁原浆等等。
    相对来说精加工方向没有龙眼那么多,效益没有那么高,但至少不会全部烂在地里。
    至于学人家做什么火龙果炒土豆丝这种黑暗料理,就不必了。
    别糟蹋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9章分店开业(4K免费)(第2/2页)
    陈景乐更关注的是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公司旗下各种产业科技化、智能化、高效化才是关键。
    思来想去:“还得继续建厂!”
    鸿启旗下可深加工的产品太多了,现在的生产线依旧不能满足公司内部需要,何况还会对外进行收购。
    但厂子又不是说建就能建的,得考虑各种因素。
    好在鸿启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不少经验,除陈景乐自身写的考察报告外,回头再请专家过来帮忙考察设计,最终再决定能不能建、要不要建。
    后续扩大涉及至乡村基层各个农产品领域是肯定的。
    还是那句话,和农村农民农业深度绑定,上面需要乡村企业做什么,鸿启就做什么。
    路就不可能越走越窄。
    正因如此,这几个月来建厂的事情,是一帆风顺,一路绿灯。很多乡镇地方一听是鸿启要来盖厂,简直不要太热情。
    因为盖好的厂房,最受益的是当地村民。
    农产品可以直接卖给工厂,手脚利落的到厂里做工,工资不比城里的低,钱多事少离家近,三样几乎全占,这还不好吗?
    很多从大城市失业回来的青壮劳力,进了鸿启的厂子才知道,原来老家乡下也有这种正规企业。
    搞得现在想进鸿启产品加工厂的人越来越多,门槛比原来高了不知多少倍。
    饶是如此,每个工厂盖好后,前来应聘的人都络绎不绝。
    甚至刚开始盖呢,就有人三天两天来打听什么时候开始招人。
    所谓乡村全面振兴,不相信的人会说这是口号,但乡村这些年的变化,是实打实的。
    唯物主义者要实事求是。
    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
    ……
    一整个白天,陈景乐都在乡下四处跑。
    直至太阳即将落山,才驱车回城。
    刚下高速,陈景乐心念一动,车子拐向一中那边。
    此时一中附近的晨光文具店对面,一家店铺正在重新装修。
    这就是他给二叔家安排的卤肉饭分店。
    陈景乐走进店里:“二叔!景浩!”
    “景乐来啦?”陈振林停下手头工作,回头一看。
    “乐哥!”
    旁边陈景浩一脸生无可恋表情。
    父子俩都累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
    “弄不过来就请人帮忙啊。”
    陈景乐看着满地工具,无奈一笑。
    二叔摆摆手:“没事,反正距离开学还早,做得完的,好多都是找人定做,剩下的自己能做就自己做,省得浪费钱。”
    典型的老一辈观念,能省则省,处处都要省。
    陈景乐则更倾向于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为了省那点钱,自己做到最后不满意不说,还累得够呛,甚至累出病来。
    何苦来哉!
    不过这家店是要给二叔一家打理的,陈景乐不掺和经营,既然二叔坚持,他也不想说太多。
    二叔有句话说得没错,离开学早着呢。
    不急,慢慢来呗。
    此时二叔陈振林已经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二婶那边单位则要到月底才肯放人,因此现在就他跟景浩两个人在搞装修。
    说是装修,其实就是参考师院那边的店,简单刮个大白墙,好让里面看起来敞亮点。
    然后透明厨房、不锈钢案板跟打饭窗口都安排上,再装个空调,摆十来张桌子。
    这便是一间学生餐厅最常见的配置。
    不用太久,十来天就能搞定。
    到那会儿刚好暑假差不多结束,一中的学生们陆续回来报道,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这边店铺面积比江北那边要小一点,不过考虑到中学生吃饭速度很快,翻台率高,小点就小点吧,问题不大。
    “招牌找人弄了吗?”陈景乐问。
    二叔说:“已经找人了,跟师院那边的同一家,只是还没做好送过来。”
    “那就行。”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赚钱的关键,自然是卤肉饭。
    虽说景浩已经基本掌握卤肉饭的做法,但为了保证不出错,陈景乐还是决定另外抽时间专门给他们俩上上课,确保二叔学会,陈景浩精通。
    省得砸了“陈记粥粉面饭”的招牌。
    一家小店经营得好,是真能传好几代的。
    特别是现在这个到处都是预制菜外卖的时代,一份真材实料新鲜出炉好吃又美味的卤肉饭,不怕没人买单。
    到时候他们家就是远近闻名的卤肉饭世家,个个都是卤肉饭仙人。笑。
    ……
    接下来几天,二叔家也尝到了陈景乐当初教爸妈做卤肉饭的滋味。
    天天卤肉饭,顿顿卤肉饭。
    都要吃吐了。
    特别是二婶,她在烹饪方面的天赋,不如二叔跟陈景浩,但是又想学,十分积极主动。
    结果就是大家连吃好几顿失败品。
    好在卤肉饭不是什么高难度菜式,即便天赋不是很好,牢记陈景乐制定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熟能生巧,味道至少不会太差。
    陈景浩做的味道最好,跟陈景乐爸妈做的味道差不多,所以以后分店这边就交给他来掌勺。
    他对此已经习惯,在原来师院那边,就没少帮忙掌勺。
    现在不过是重操旧业。
    而师院那边,陈景浩离开后,顶替他位置的,是陈景乐大姨家的宏武表哥。
    上次老妈打电话问过之后,表哥答应过来帮忙。
    待遇是不差的。
    而且日后如果打算开第三家分店的话,可以让表哥过去打理。
    快餐店业务做大做强是迟早的事,到时候能帮忙的亲戚不够用,自然会对外招聘。
    而陈景乐只要负责掌握核心配方,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监督各分店严格执行即可。
    说不定若干年后,小小的江北,能长出一家跨市乃至跨省经营的连锁快餐店品牌来。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暑假很快迎来尾声。
    家里师院那边的快餐小店恢复正常营业,一中附近居住的市民们,则发现自家旁边不声不响新开了一家名为“陈记粥粉面饭”的快餐店。
    然而奇怪的是,这家快餐店打着粥粉面饭的招牌,却只卖卤肉饭这一种食物。
    不过味道是真的香啊!
    从门口经过的人,都会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下意识看向这家新开的快餐小店。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万法诡道,我为灵尊 宋家的傻姑娘重生了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 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 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 氪金不努力,你修什么仙? 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 篮坛训练师,我一手缔造了超巨 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八零,嫁最强糙汉,养最卷崽崽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俗世:我的命格百无禁忌 大明第一墙头草 人在阳间,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 1987我的年代 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