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8章 玉华策,御前赌江山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78章玉华策,御前赌江山
    赵侯让梁师成传旨,令赵信来玉华阁觐见。
    赵信赶紧在第一时间跟着梁师成来到了玉华阁。
    玉华阁在宣和殿后面,赵估来到时,宰臣蔡京丶蔡卞丶苏轼,执政何执中丶张商英丶余深,赵侯新提拔到中央辅佐宰执的唐恪丶李纲丶赵鼎丶陈丶种师道等人都在,跟金使一块来到东京汴梁城的吕颐浩也在。
    这两年,赵侯早期任用的宰执,像许将丶李清臣丶吕惠卿丶赵挺之丶郭成相继过世,宰相章惊丶枢密使曾布丶副宰相韩忠彦丶尚书右丞苏辙,因患病最近也没来上朝。
    目前阶段,赵侯已经让蔡京暂代宰相之位,苏轼暂代枢密使之位,蔡卡暂代副宰相之位。
    其实,没来上朝的章惊等人基本上也就回不来了。
    只是,赵侯鉴于他们为赵宋王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没有让他们致仕,而是让他们先「带薪休假」,要是朝廷有什麽大事,赵侯也会派人去他们家中跟他们商量一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鉴于章惊等人的年纪,他们的政治生涯,甚至是生命,其实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唯一让赵候感到惊奇的是,本来早该死了的苏轼,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受到赵侯重用的原因,七十五岁了,身体还非常硬朗,干劲十足,看来应该能熬走他弟弟苏辙。
    于是,赵把苏轼提拔为代理枢密使,让他总管军事,抗衡蔡京丶蔡卡兄弟两个。
    另外,赵自从登基以后,就重视培养新人。
    唐恪这些年一直在业业地帮朝廷治理黄河,在他的治理下,也不能说黄河一次都没有泛滥过,但它给赵宋王朝的百姓带来的危害已经极小了。
    后来,因为治理黄河有功,赵候将唐恪提拔为户部尚书。
    历史上,唐恪在担任宰相时,虽然是力主和议以及割让三镇,面对勤王军队集结,又下令不得妄动,导致勤土军队不战而散,为御史所劾,罢相。
    但张纯分析,当时的宋军的确不堪一击,这不是战不战的问题,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过了此事,
    冷静分析一下,唐恪的主张其实是对的,如果赵桓能听唐恪的,至少不会有靖康之耻和北宋灭亡发生。
    而后来金人要废掉赵氏改立张邦昌为皇帝,唐恪虽然为了救一城百姓签字同意了,但等东京汴梁城失陷,发生了靖康之耻,他服毒自杀也算是给了赵氏交代。
    总得来说,唐恪算得上是赵桓用的一众宰相中最有水平的一个,而且,他一直都很清醒。
    面对郭京这样的神棍,他直接当面折之,故意让他难堪,问,「老兵儿戏,果能了否?」,郭京无话可答。
    后来,是赵桓把唐恪给废掉了,赵桓君臣才用了郭京这个神棍,导致在宋金交战的关键时刻,
    赵桓君臣竟然撤去守军,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守城,被五百金骑一通砍杀,冲进城中,汴梁城才被攻破。
    另外,唐恪给赵桓出的最后一个主意就是,让赵桓趁着金人到来前,赶紧跑,千万别留在城中死守,当时,给赵桓出这个主意的还有赵估和种师道,从结果上来看,他们无疑是当时对形势判断得最准的人。
    李纲等人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些,赵侯才把年纪稍大一些的唐恪提拔到朝廷,压一压阵。
    而李纲等人,这十来年都是赵侯重点锻炼的对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扎根基层锻炼过,在边疆任过职,进入军队担任过都监,还担任过转运使,负责过经济。
    如今,赵侯又大胆启用新人,把年纪并不大的李纲等人调到了中央辅政,明显是培养新的宰相和宰执,甚至现在就已经让他们参与到了宰相和宰执的工作当中。
    见赵误尊重政治经验丰富的老臣,敢于重用有才能的年轻大臣,甚至就连奸臣都能用他们的长处,比如,这次解开皇子丶宗室身上的锁,就是蔡京带头支持的赵侯,老实说,赵信真挺佩服赵侯的用人之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需得调和众味,方能成就一番大业。」
    赵估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知道当初如果是他打败了赵侯,会不会也能干得这麽出色?
    等了一会,赵佶才知道,蔡京等人匆匆赶来,是出事了。
    江南的太湖,在去年冬天,不但全部结冰,而且冰坚实的足可通车。寒冷天气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降雪不仅比平常频繁,而延至暮春。
    江南的人都在传,这是因为江南地区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杀戮,怨气太重,才致使天气异常。
    关键,这样异常的天气有可能影响今年的春耕。
    要是天气不尽快回暖,那麽今年很可能会因为粮食短缺而迎来巨大的灾荒,导致赵宋土朝发生动乱。
    三天后就是谷雨,直接关联播种时机,如果天气不转暖,事情就大了。
    所以,蔡京等人来请求赵侯御驾亲耕,祈求上苍赐福,以安民心,同时昭告天下,朝廷正在积极应对天灾,定能保民于水火之中。
    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辽国后知后觉,才知道金人从海上遣使来赵宋王朝请求册封,而匆忙派遣使臣来到涿州,请求出使赵宋王朝,希望赵宋王朝不要与金国接触,最好能将金使捉了送给辽国,辽国会对此感激不尽。
    此事似乎变成了二选一的棘手事。
    不少宰执在请求赵侯拿个大主意,他们也好有应对金使和辽使的方向。
    宰执大臣奏完事,便离开了。
    吕颐浩又上前奏禀他已经将金使安置在了城外的同文馆,并请求回登州等到吕颐浩也奏完事,天色已经大黑了。
    这时,赵候准备起身回去休息。
    赵估急忙上前奏禀:「愿请间。」意思是希望向皇上单独进言。
    赵侯这才想起来,自己叫赵信过来,想跟他聊聊。
    不想,让蔡京等人一耽误,自已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
    这赵侯才又坐了回去,主动问赵信:「你可是不愿意放弃状元之位?」
    赵信答:「臣不敢。」
    见赵佶口中虽然答不敢,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与不甘。月光透过窗榻,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复杂而微妙的表情。他微微低下头,双手紧握,似乎在竭力克制内心的波澜。
    赵候见状,心中不禁暗自叹息,『赵信因自幼养尊处优,缺乏历练,对于权力的渴望与对失败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使得他时而显得优柔寡断,时而又偏执激进。唉,还是他在历史上的问题,好大喜功,又志大才疏。」
    赵候让梁师成取来赵信和莫涛的朱卷,交给赵估,问道:「你与莫策论熟优?」
    赵佶一听,就尴尬不已!
    虽然赵估从小就想完成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都没能实现的夙愿,也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实际上,他对燕云十六州根本就不了解,对辽国和金国也都不了解。
     这不只是赵估这一世才有的问题。
    历史上,赵信也因此犯下过大错。
    当时,宋金达成议和的协议。
    按理来说,北宋王朝应该拿出国书与金国签署盟约。
    可赵信君臣却怕灭不了辽国,再落下话柄,而耍了个心眼,没有拿国书,而是让赵估给完颜阿骨打写一封亲笔信。
    赵信因对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缺乏清晰认知,在给完颜阿骨打的御笔书信中,仅模糊提出索要「燕地并管州县」。
    而实际上的燕云十六州,应该是燕京并管州县丶辽西京(云地)并管州县以及平滦营三州,还有包括居庸关丶古北口丶松亭关丶榆关等关卡,涵盖华北北部重要战略屏障。
    这样,「燕云十六州」才能将胡人挡在长城以外,不用再担心胡人把中原当成其家的后花园,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赵估的表述仅聚焦「燕地」,未明确提及其它区域,让金朝得以借文字歧义缩小割让范围,
    金朝利用北宋王朝方面表述的模糊性,在谈判中不断压缩归还土地的范围,仅同意归还燕京及周边六州,且附加高额赎金(即代税钱)。
    北宋王朝为尽快收回「燕云十六州」,被迫接受苛刻条件。
    结果,赵宋王朝不仅未能完整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暴露了自身军事与外交的软弱,导致金人南下,发生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赵佶只有艺术家的浪漫,对敌人根本不求甚解,只凭喜好治国,因而难免会有短视与轻率。
    这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最终将北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赵信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勿论其战略意义之重。在他的御笔书信中,那模糊的「燕地并管州县」六个字,不仅是对国家领土主权的轻慢,更是对子孙后代命运的草率。
    当然,赵估只是不太了解辽金这两个敌人,并不是说他缺乏分辨能力,尤其是在文章等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方面。
    所以,赵估自然知道,单论这篇策论,莫胜过他一筹。
    赵信以为赵误在跟他「要人情」,他立即拜道:「谢陛下维护。」
    不想,赵候却摇摇头:「此事确与你有关,不然,莫也不可能先得探花,再得榜眼。」
    见赵候承认了他的猜测,甚至是承认了世人「徇私舞弊」的指责,赵信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麽为好。
    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甚至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他之所以愿意放弃王爵,跑去参加科举,就是因为,他自信绝对能夺取状元之位,让他彻底摆脱宗室的束缚,为他自己正名。
    他甚至都想过,在他夺取了状元之位后,世人的评价是,当初如果由他来继承皇位,赵宋王朝肯定会变得更好。
    谁想,半路杀出来了一个莫,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很懂辽金之间的事。
    关键,科举考的不是艺术,而是治国丶经世致用之学,是关乎国家兴衰丶民生疾苦的深邃智慧赵信心中虽有万般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这方面的造诣,确实不及莫。
    赵信有些垂头丧气,觉得他还是有些草率了,把科举想得太简单了,要不是赵候徇私舞弊帮他拿到了状元之位,他可就丢人现眼了。
    这里赵信还是很感激赵的。
    然而,赵估万万没想到,赵侯语气一转,又说:「若是没有你,莫必不得一甲,二甲朕都未必会录取他。」
    「甚麽?!!!」
    赵信怎麽都没想到,如果不是为了帮他,赵侯没准会将莫打成三甲!
    那我岂不是必入三甲之列?
    想明白个中关键,骄傲自负的赵信,真接受不了了。
    输给莫也就算了,他最差也能拿个探花,好吧,这是不算赵槿的成绩的情况下。
    可他自翊才高八斗,怎麽都不至于成为三甲吧?
    这不是把他看扁了吗?
    赵估看向赵侯,希望赵误能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赵侯没答反问:「朕问你,辽与金敦强敦弱?」
    赵信心想,这还用问吗?辽国别看丢了燕云十一州,又被金国割据了东北,其版图仍旧不比赵宋王朝小,人口也有近千万。而金国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人口多数几十万。金国怎麽可能比得过辽国?
    但答案要真是这麽简单,赵侯也不可能问他了。
    再想到,赵要将莫打成三甲。
    莫的策论没问题,恁地时,便是他的方向错了?」
    赵估试探着问:「金强辽弱?」
    赵侯断言道:「若我大宋不助辽,辽必被金所灭。」
    这不可能!!!
    赵信根本不信赵候所说的,他猛地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惊,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言论。
    辽国立国百年,根基深厚,岂是金国这等新兴小邦所能撼动?再者,辽国兵力雄厚,即便失了燕云之地,其铁骑之威,亦非金国所能匹敌。金岂能比辽强?」
    关键,如果真是辽比金强,那麽,赵估和莫的策论基础就错了,那赵候真打他们入三甲,可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而如此一来,没有赵候维护赵估,赵误就真是跳梁小丑了,甚至是把皇家的威严都给丢光了。
    那时,就算赵侯给赵信恢复王爵,赵信都没脸接着。
    这麽说吧,如果真是金比辽强,赵侯装着不知道此事,先趁着辽金之间的态势不明显,把他提成了状元,又夺了他的状元之位恢复了他的王爵,而是公事公办,那赵信可能都没有活路可走了。
    赵估不信他自己这麽差,所以他把头扭到一旁,拜道:「臣实难苟同!」
    赵侯没说:「辽国看似强大,实则内忧外患交加。其国内部族矛盾重重,贵族腐化,百姓疲,早已失去往日之锐气。反观金国,完颜阿骨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部落团结,兵强马壮,且其民风尚武,斗志昂扬。此消彼长之下,辽国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是对赵估说:「朕同你打个赌,若辽强金弱,朕便教你做宰相,若金强辽弱」
    赵估很决绝地说:「臣愿任凭陛下处置!」
    赵候笑着说:「你我是兄弟,朕岂能因此小事对你痛下杀手?」
    赵信心中一凛,想到,『你不会因为小事杀我,但要不是小事——
    赵信看了一眼赵误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有些后悔近期的所作所为了,更后悔刚刚的冲动。
    还好,这时赵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你若输了,给朕画一幅《万里江山图》即可——」」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被虐到一心求死,师兄们却都来爱我 NBA:什么叫挂机型教练啊 柯南之跟在大佬身边的我太难了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九域凡仙 斗罗2:这个龙神武德过于充沛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踏仙境 没钱修什么仙? 我在大明开医馆 娇气 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 当我穿到罗浮仙舟后 双系统伺候你一人,这福气小得了? 和亲公主夺江山,阴鸷王爷求垂怜 合欢宗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全民修仙时代,系统让我当魔头? 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