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05章奇才
阿林丹姆比照片上看起来黑一些,乌黑发亮的头发在脑后扎成马尾。
蓝色条纹外套里面是件白色衬衣,开口到第三个扣子,胸膛刮得很乾净。
他手上戴着戒指,时髦的眼镜上镶着耀眼的宝石,袖口的银扣子闪闪发光,脚上穿着菱形花纹的袜子,皮鞋亮。
这些东西金光闪闪得让人有些眩晕和发慌,不过年轻的阿林丹姆很健谈,倒是让周围的学生和员工轻松自在很多。
他三十岁,比罗恩大不了多少。尤其是挖苦批评家和竞争对手时,特别有年轻人的朝气,还经常说「哇!」
罗恩和他是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见面的,会议室一头通往办公室,另外一头通往教室。
办公设备都是红色和蓝色的明亮色调,墙上的投影仪闪着白光。
房间里大约有五十张椅子,都推到一边,罗恩和阿林丹姆坐在另一边的长条桌旁,椅子相互对着。
空调开得很大,会让你感到明显的凉意。
「苏尔先生,你看!」他指了指会议室的屋角。
那是苏尔电器新推出不久的空调,真正的空调。
自从和NEC确定冰箱技术合作后,顺带着还把空调折腾出来了。
都是压缩机技术,吃透了,一通百通。
苏尔电器本就在水空调领域造诣颇深,拿到压缩机后,很快就搞定了设计,比冰箱可快的多。
「没想到新德里这边已经上市了。」罗恩眼睛一亮。
「效果非常好,我准备在办公室也加装几台。哦对了,学生们的教室,用的是水空调。」
阿林丹姆此刻无比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他当初选择苏尔电器完全是出于成本考虑。
便宜嘛,口碑又不错,没道理去买进口货,
苏尔电器的水空调到现在都长兴不衰,原因就在于很多机构在大批量的采购。
「今天来管理学院我很开心。」罗恩满意的点头。
「我们都在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阿林丹姆仿佛得到了夸奖,脑袋频频摆动。
他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这座学院的历史,只是当员工送来纸碟盛着的三明治和几杯可乐时,他才稍微放慢了些语速。
他说自己原本要去美国念大学的,但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在该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
在阿林丹姆还没毕业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学院里讲课了。
「我占了个便宜,因为我是校长的儿子。」阿林丹姆笑着说,接着强调,他已经完全有资格教他的同学了。
三年之后他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开始办谘询公司。
谘询公司的工作之一是为其他公司雇人,在与客户交流的同时,阿林丹姆也是在给学院的毕业生找工作。
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阿林丹姆本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但这仍然是他成功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在早些年,阿林丹姆的能力与资历还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
一开始他创建了杂志社和研究部门,但是杂志社很快就倒闭了,投资的电影也没能开拍,本钱也赔完了。
「年初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培训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取名为『成为伟大的领导者」,我的想法是如果他们来听我的课,就会给我带来生意。
结果他们来了,从照片上看他们根本想不到我有这麽年轻。不过后来证明这不是个问题,这个俱乐部轰动一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音调上扬,有些骄做地抬起下巴,看着罗恩的眼睛说道,「这就是我建立自己品脾的过程。」
罗恩听的有些古怪,似乎这位大亨的所有学历,都是在自家的学校取得的,包括硕士学位。
不过他没深究,只是让阿林丹姆带他参观一下校园。
学校的教学楼分为上下两层,大部分教室是在地下一层,里面的学生在碟不休地聊着天,有些学生穿着西装,他们是准备去上「高管沟通」课的。
地上一层包括学校机房丶小型图书馆和几间教室。另外一边设有圆形的会议室和开放式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是普兰曼公司的员工,
他们守着电脑和电话,大约都二三十岁,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忙,但没有给人在跨国公司上班的感觉。
阿林丹姆和部门的负责人把办公桌旁的这些人称为「管理人员」,经理是个有点儿秃顶的中年男子,他边打电话边从资料库里查找数据,问其他人对召开管理研讨会是否感兴趣。
普兰曼公司90%的员工都毕业于阿林丹姆的学院,这个数据是确凿的。
只要一毕业,他们都会尽快在这里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
比如说罗西特,他个子比较矮,穿上西装,如果不穿跟高一点儿的鞋,就会显得更矮,
他是负责GG宣传的,是普兰曼GG代理机构的领导。
学院的院长是马宗达,他留着时髦的山羊胡,同时也是普兰曼旗下杂志的经济学类刊物主编。
也有些员工是阿林丹姆的家族成员,也毕业于这座学院。
比如阿林丹姆的妻子拉吉塔,她身材矫小,开着一辆保时捷,结婚之前曾经是阿林丹姆的学生,现在是高管沟通课程的老师。
阿林丹姆的妹夫,留着披肩长发。他着衬衣,手里拿着本《杂食者的困境》。
他以前也是这所学院的学生,现在是普兰曼旗下杂志生活栏目的主编。
阿林丹姆会见各个部门的主任时,他们相互开着玩笑,聊着天。就这样过了一个小时才开始做手头的工作,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同班同学。
罗恩总有一种错觉,他们似乎是在有意炫耀大学里的快乐时光,想让他知道他们之间有多亲密。
「我们就像是一群黑手党。」阿林丹姆说这座学院,这家公司,完全是个整体。
他们就像黑手党一样对外部事物充满怀疑,他们又像是狂热的教徒,对由阿林丹姆的个人经历管理理念丶公司特有的运营方式构成的神秘宗教坚信不疑。
但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他们是一个商业团体,坚定不移地信奉看老板的一言一行。
妈的,绝了!
敢情学校的毕业生都自己内部消化了,要麽成为学院的老师,要麽成为所谓的「普兰曼谘询公司」的员工。
完美的内循环,没有向社会输出任何一个他们口中的「管理人才」。
原因是什麽呢?这就值得耐人寻味了。
不过可以肯定,阿林丹姆是个奇才。
他精力充沛,野心十足,精明干练,同时也不乏弱点。
他是时代的依依者,他的个性与行为方式迅速为他积聚了印度各方面的力量。
这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活力,每个人都激情澎湃,团结一致。
「为什麽这里的学生,不去其他地方上班呢?」罗恩问。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先培养MBA人才,等到在普兰曼历练后,才会向需要他们技术的印度机构推荐。」
「是嘛?」罗恩挑眉。
「当然,而且我们的就业安置服务正在提高,外国公司正在和我接洽。」阿林丹姆辩解道。
事实是有大批的学院毕业生,都留在了阿林丹姆自己的公司里。
罗恩猜他们的薪水不高,不过阿林丹姆却说自己给了毕业生足够的待遇。
他把旗下员工的薪水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起薪2.5万卢比,第二级起薪5万卢比,第三级起薪7.5万卢比。
刚上管理学院的学生属于第一级,月薪2.5万卢比,或者年薪30万卢比,相当于已经毕业学生工资的三分之一,相当不错。
罗恩听了非常惊讶,现在那些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薪资也就六千到一万卢比左右。
结果阿林丹姆给自己学生的待遇,几乎是外面的两倍。
他们做的工作无非就是在办公桌前打打电话,类似于电话服务中心的工作,用不到所谓的MBA
课程。
「普兰曼公司的利润来自哪儿?」罗恩好奇的问道,
「呢,我们的业务主要来自,为其他公司提供高端的人力资源服务。另外还会推销管理学课程,帮助其他公司的员工进行深造。」阿林丹姆回答的磕磕绊绊。
罗恩神情变得微妙,果然他就知道。
听对方的意思,普兰曼公司提供的是人力资源服务。
但这话听起来很滑稽,如果他们的业务真的盈利,或者说真的掌握这种渠道。
那为什麽不把自家的学生推销出去呢,反而全部塞进了普兰曼公司?
阿林丹姆不可能不明白,这种自产自销的方式,非常危险,除非他别无选择。
说白了,就是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由他来兜底。
那麽问题来了?阿林丹姆凭什麽给学生发几万卢比的薪资。
他的普兰曼公司业务平平无奇,除了几本杂志有点存在感,其他看起来都没什麽成效。
他的钱从哪儿来?罗恩想到了,学生的学费!
马尔雅曾说来这里上学的学生,每年学费高达40万卢比,而古尔冈校区就有上千人!
学院光是每年筹集的学费就有四五亿卢比,这确实是一笔了不得的巨款。
来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全印度各地小老板的子女,他们考不上真正的印度管理学院,也没法出国留学,最后只能来山寨的学院混张文凭。
研究生!硕士!听听这名头多响亮!
他们完全不知道这学院的真假,也不知道该如何分辨真伪。
阿林丹姆心安理得的收下一笔笔学费,然后再用这些钱作为薪资,发给从这里毕业的学生。
难怪外面查不到他名下生意的具体细节,因为根本没法公之于众。
这座学院学生的未来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普兰曼公司的发展,而普兰曼公司又依赖于阿林丹姆。
至于今后阿林丹姆将会如何发展,这取决于是否还会有学生源源不断地来。
如果商业学院为公司创造更多收益并且雇用大多数毕业生,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出这麽大笔钱来上学,那麽这种模式就可以有效地发展下去。
这个机制熟悉吗?
没错,就是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