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没想到你嘴还挺硬的嘛!”唐烨站了起来,突然嘴角一歪,笑问杨国良,“杨局长,你是怎么过来的?”
杨国良被问得猝不及防……
“上班办事,用一下公务车,难道也违纪了吗?”
唐烨不动声色地问道:“司机走了吗?”
杨国良脸色微变,西装裤子泛起波动,显然小腿肚子在一瞬间打了个颤。
“没走,怎么?”
“老杨,你别太激动!我只是问一问。”
“我能不激动吗?你听信葛永杰这个小人的谗言,给我扣上违法乱纪的帽子。我做人堂堂......
唐烨回到书桌前,拿起桌上那份沉甸甸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方案》,这是他在“清源”行动结束后亲自牵头起草的。他深知,反腐只是第一步,真正要做的,是彻底打破旧有的利益链条,重塑科研管理体系。
第二天一早,唐烨召集了林婉清、李国栋以及几位来自中科院、教育部的专家,在会议室里展开了新一轮讨论。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几个贪官落马就能解决的。”唐烨开门见山,“长期以来,我们的科研立项机制缺乏透明度,评审标准模糊,项目分配常常被少数人操控。这种‘圈子文化’和‘学术山头主义’,才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林婉清点头:“我这段时间走访了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一线科研人员反映,真正有潜力的研究项目因为没有背景、没人打招呼,根本拿不到经费。而那些关系户却能轻松获得巨额资金支持,甚至重复申报多个项目。”
“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问题。”李国栋接过话,“我们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比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科研项目数据库,实行公开申报、匿名评审、结果公示的全流程管理。”
“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一位来自审计署的代表补充道,“我们可以在重大项目中设立独立监察组,对资金使用、技术进展、成果评估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防止权力寻租。”
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最终形成了初步改革框架:一是推动科研项目审批流程标准化、透明化;二是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对学术造假、权钱交易行为实行终身追责;三是加强科研人才流动机制,鼓励跨单位、跨领域合作,打破部门壁垒。
不久后,中央正式批准启动“科技阳光计划”,由唐烨担任总协调人,全面推行这一系列改革措施。
与此同时,唐烨还推动成立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旨在加强对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伦理审查,确保科技发展不偏离人类文明的方向。
然而,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一次科技部内部会议上,几位资深官员对“阳光计划”的执行力度提出质疑。
“唐部长,我们理解您的初衷,但这些改革措施太过激进。”一位副部长委婉地表达担忧,“如果把所有项目都公开,会不会影响核心技术的保密?还有,匿名评审真的能保证公平吗?毕竟,学术圈里的门第之别、派系之争一直存在。”
唐烨微微一笑:“您说得没错,确实会遇到挑战。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出错就停滞不前。我们要做的是逐步完善机制,而不是一味维持现状。匿名评审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真正有潜力的项目;信息公开也不等于泄露机密,我们可以分层分级处理,既保障安全,又提升效率。”
另一位司长皱眉道:“可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要失去原来的利益。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我知道。”唐烨语气坚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坚持走下去。科技强国不是靠几个人说了算,而是要让每一个真正有能力、有理想的人,都有机会发光发热。”
会议陷入短暂沉默,最终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
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科技部网站上线了“阳光科研平台”,所有项目的申请、评审、拨款信息全部公开,公众可实时查询。同时,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知情者揭发违规行为。
短短几个月内,已有十余起涉嫌虚假申报、挪用科研经费的案件被查处,其中不乏一些曾被视为“不可动摇”的学界大佬。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走上正轨之时,新的危机悄然逼近。
一天深夜,唐烨接到林婉清的紧急电话。
“唐部长,刚刚接到消息,中国科学院某重点实验室的一台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被盗!”
“什么?”唐烨猛地站起身,“具体是怎么回事?”
“据安保人员报告,昨晚凌晨两点左右,监控系统突然中断了十分钟,随后发现实验室内一台核心设备不翼而飞。目前怀疑是内部人员作案,而且极有可能涉及境外势力。”
唐烨眉头紧锁:“立刻通知专案组,启动最高级别调查。另外,通知国安局介入,封锁所有相关数据出口。”
挂断电话后,唐烨迅速赶往科技部,召开紧急会议。
会上,唐烨严肃说道:“这次事件绝非偶然。它不仅是一次盗窃案,更是一次对我们国家安全体系的挑战。我们必须查明真相,严惩幕后黑手,同时也要借此机会,彻查整个科研系统的安全漏洞。”
林婉清补充道:“我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对实验室网络进行全面扫描,初步发现有部分访问权限异常开放,可能有人提前做了准备。”
“这件事必须彻查到底。”唐烨环视众人,“我们不能再让国家的核心科技资产落入敌人之手。”
调查迅速展开。专案组很快锁定一名曾在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员,此人近期频繁与境外机构接触,并在事发前两周突然辞去职务,前往东南亚某国。
与此同时,国安局也截获了一段加密通讯记录,显示有人试图将一项名为“天启算法”的核心技术资料卖给某西方情报机构。
“天启算法”是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之一,涉及量子通信与密码破解的关键技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唐烨当即下令:“立即启动国际刑警合作程序,全力追踪嫌疑人行踪。同时,通知外交部,向有关国家施压,要求协助引渡。”
几天后,在多方努力下,该研究员在越南被捕,并被遣返回国。
审讯过程中,这名研究员交代,他是受一名境外间谍策反,以高额报酬为诱饵,诱导其盗取设备和资料。而这名间谍的真实身份,竟是一名伪装成外籍学者的外国情报人员。
“看来,我们的对手并没有因为‘清源’行动的结束而收手。”唐烨冷声道,“相反,他们在暗中更加活跃。”
经过这次事件,唐烨意识到,科技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随即推动出台了《国家关键科技设施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对重点实验室、数据中心、科研仪器等实施最高等级防护,并建立科技人员出国报备制度,防止技术外流。
与此同时,他还推动设立了国家科技安全基金,用于支持自主研发、替代进口关键技术的项目,减少对外依赖。
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的科技生态。
一年后,唐烨受邀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会上,他发表讲话:
“过去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一场风暴,也迎来了一场变革。我们清理了腐朽的旧秩序,也建立了更加公正、透明的新机制。但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的使命也远未完成。”
“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初心,秉持科学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创新之路。”
掌声雷动。
唐烨望向窗外,阳光洒满大地,仿佛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