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4章丈夫心有白月光(32)(第1/2页)
王大姐他们把海鲜烹制完还需要一些时间,元初饿了,得垫补一下。
饼干是元初借用厨房自己烤的,奶香浓郁,香而不腻,酥脆可口。
其实吧,住疗养院真挺好的,这儿的物资相对比较丰富和多样。作为国家给一些有功之臣,或者功臣遗属安排的养老地,物资方面还是很宽裕的。院子很大,植被很好,郁郁葱葱,又静谧又清幽。
元初吃了几块饼干,喝了半杯牛奶,这才打开了单位来信,是她的李姓领导亲自写的,先是询问她身体恢复得如何了,什么时候能返回工作岗位,以及告诉她,有什么需要就写信或者打电话回去,单位会帮她解决困难。还让她放松心态,好好休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回,系统也不蛐蛐他了。元初在疗养院住了一阵子,玩得开心又放松,系统早把李姓领导抛到九霄云外了。
说起来吧,李领导并不是什么坏人,他就是刚直的过分了,人情世故不太通。话又说回来,这个情商还能当上领导,下属们基本上都服气,那确实是因为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都还不错。
当初元初的身体检查报告是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各项指标都不对劲,需要静养,所以才把她支到了疗养院。每个月给她发“营养票”,包括奶粉票、红糖票之类的被认为是补品的东西,也没有规定她休养的具体时间。
说起来,她要是想在疗养院直接养老,也是可以的。
领导问候完了,接下来就是同事们总结出来的技术难题,发来和她一起探讨。
大家表示,期待元初在修养身体的同时抽一点时间出来给大家帮帮忙。
元初当然是没意见的。
她现在是带薪疗养。而且她的工程师级别已经升到了3级,是教授、研究员、总工一级的,每个月领着240块的工资呢。不干点活她也怪不落忍的。
要是能一边休养一边和同事们远程交流,那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元初回屋拿了纸笔,开始挨个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她离开了,其他同事们还在继续。
问题很多,也都是比较复杂的,元初要把答案写出来,还要把理论讲透彻,一直到王大姐拿着大喇叭喊吃饭,她一个问题还没写完。
但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元初把纸笔和信收了起来,锁好房门,快速冲到了厨房。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她是第一个到的。欺负老头老太太们腿脚不好。
王大姐招呼她:“快来,我给你做了蟹壳蒸蛋。你说说你,连那么大个的石蟹都能抓到。以前不是没人抓到过,但是人家都得且往深处走呢,哪像你,划着个船出去没多大会就抓回来了。我看那大壳子挺好,用它给你蒸了蛋羹。你尝尝。”
这儿的人管帝王蟹叫石蟹。元初今天抓了三只。
元初喜笑颜开,“谢谢大姐。还是大姐最疼我。”
她挖了一勺蛋羹放进嘴里,鲜得很!元初又往嘴里塞了两勺,才空出嘴来跟王大姐说话,“今天真是赶巧了,纪老跟我一起出海的,这大概是他的运气吧。以前我一个人出去,没抓到过这么大的。”
“也有可能。纪老杀了那么多鬼子呢!”有功之人,自然该受老天爷奖赏。
后面这句话王大姐不敢说。但是大家都知道纪老爷子的事迹,他以前是常常上报纸、上广播的,这儿的人都是佩服他的。搞政治的人可能会因为理念不同、观点不同而斗得你死我活,朋友割席、家人反目都是常见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4章丈夫心有白月光(32)(第2/2页)
但是老百姓眼里没有那些东西,他们只知道老纪为国家和人民出了力,大家佩服他。
纪老头在外面停了一小会才进来,大嗓门呜呜咋咋,假装刚才被元初和王大姐两句话感动得眼眶发酸的人不是他。“好啊,你吃东西不等我。”
元初端着比她脸还大了很多的蟹壳,转身背对着他,“您什么都没看见。”
纪老头和他老伴都快笑死了。于华玲说:“小祁,有一个成语你听过没?”
“什么成语啊?是人美心善吗?还是才高八斗哇?义薄云天?这些都是别人常用来夸我的词。”
于华玲甘拜下风。
纪老头还不甘示弱,“叫掩耳盗铃。”
“谁?您啊?”
纪老头也输了。
其他人都哈哈笑,问元初,“你吃什么呢?”
“蟹壳蒸蛋。王大姐那儿肯定还有。”
“有的有的。”王建华说道,“小祁那个我就给她蒸了一点,另外两个壳里都是满的,大家都有。”
她用小碗都给分好了。每人都能分一些。
今天是海鲜盛宴。
整个食堂都热闹极了。
其实靠着海,海鲜真的不是稀缺物品,大家之所以那么高兴,一是因为这批海鲜品质好,二是因为这是自己抓的,是劳动果实,所以格外鲜美。
纪老头站起来,跟大家说,“今天谢谢大家,谢谢小祁,我们一起捉了那么多海鲜。正好今天我大孙女和小儿子都来了,算他们有口福。我儿子带了两瓶酒给我,我都带过来了,能喝的咱们一起喝点。”
纪老头的小儿子和大孙女就站在他旁边。元初一看,哟呵,这俩人没有血缘关系,再一看,纪老头的大孙女和他也没有血缘关系。
“我不会见证了什么狗血事件吧?”她跟系统嘀咕。
“不是。纪老爷子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是他抚养的烈士遗孤,虽然管他叫爹,但其实并不跟他姓,还跟亲爹姓。他们和老爷子关系都很好,对他非常敬重。他的三儿子和四儿子才是他亲生的。这回来的是他的小儿子,也就是老四,今年只有30岁。他亲生的大儿子,跟你一样大。”
“原来如此。”
纪老四跟在老爷子身后给大家倒酒。
两瓶酒分一分,每人一口。
到了元初这儿,“谢谢,我不喝酒。”
纪老头说,“就一口你还不喝?”
“我是个病号啊。”
纪老头:“……”
我信你个大头鬼!
但是她这么说,老头也就不再劝了。
元初吃了蛋羹,吃了不少海鲜,还吃了海鲜炒饭,这才心满意足。
她还是喜欢吃碳水啊!没有碳水就感觉缺点什么,吃完就好了。
她悄悄跟系统说:“明天我要去赶大集,弄点爆米花来吃。”
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个农村大集,五天一次,附近的社员带着自家自留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做交换,还有的大队以集体名义出来卖东西。比如宋庄大队,他们有一台爆米花机,一到大集就出动,吸引很多小朋友带着玉米粒来加工。也可以直接买。
大火烧完,“压力锅”开启的那一瞬间,会发出“嘭”的一声,爆米花溅得到处都是,小朋友们一哄而上,把地上的爆米花捡走,剩下的才是主人的。
元初就喜欢那个热闹劲。
系统毫不犹豫地答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