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94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里?(第1/2页)
啊?
乌那希惊呆:“那,那福福收下你的时候,也不知道你这么会闯祸的呀!”
这怎么能叫闯祸呢?
明明是正当防卫!
虽然……
咳咳,那爷也道歉了,大哥非是不听啊。
大阿哥冷哼,再看乌那希的目光却颇为和煦:“烂泥扶不上墙的玩意儿,好侄女莫与他一般计较。”
“你要是缺使唤人手,回头大伯让你弘昱堂哥跟着你,任由你怎么差遣。”
嗯?
这话说的,让刚刚进门的二、三、七、八、九、十、十二几个齐齐警惕,并赶紧替自家孩子报名。
别不别的,就想让他们拉近一下跟大清小福星的关系。
万一就像弘晖一样,入了皇阿玛的法眼呢。
就算不能,交好现在与未来三任帝王都必然百般宠溺的固伦福襄公主,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好吗?
感谢大哥,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大阿哥:!!!
果然臭弟弟们什么的,一个比一个欠打。
都是不会给兄长分忧,只惦着占兄长便宜的混蛋,还是小侄女最好了。
被他百般称颂的乌那希一头雾水:“这,不合适吧?到底哥哥姐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坚持和骄傲了。让他们听福福一个小屁孩儿指挥,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不会不会。
大阿哥摆手,说能给好侄女当跟班,是自家那傻儿子的福气云云。
其余人也都齐齐附和,连康熙都没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小公主懵:[本公主固然受宠,但一直以来也都是乌库妈妈跟皇玛法的贴心小棉袄,没到所有叔伯集体信服,甚至要把自家孩子钱成交到我手上的地步吧?那……]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小公主现在很想知道妖在哪里。
糟糕!
态度过于殷切,惹小家伙怀疑了。
率先提议的大阿哥被康熙狠狠瞪了一眼:“去去去,你自己的问题还没解决呢,还要把你家那不成器的儿子甩给朕乖乖好孙女?”
得,又到他大千岁努力配合的时候了!
大阿哥有些窘迫地道:“能,能者多劳。”
“屁!”康熙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那是指望着福襄能者多劳吗?那分明就是想曲线救国,把小的们都推给朕!”
嗯?
是这样吗?
乌那希看了看康熙,又看了看一脸‘这都被您看破了’的叔伯们,心里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哪里不对。
只是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想着以后默默观察。
现在?
她决定身体力行,当一个合格的好主家,牢牢护住自己的大跟班。
尝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什么咆哮宫廷?
嗐,两个当儿子的在自家老子院子里比划了两下而已,哪至于这么上纲上线?
哪有舌头不碰牙,哪有哥俩不打架?
“您网开一面,只小惩大诫一下就算了呗!孙女保证十四叔肯定能吸取这次教训,以后都更加成熟稳重。”
[如果吸取不了,那就等着吧。]
短短几个字,就让十四阿哥听出了点杀意凛然的调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4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里?(第2/2页)
让他点头动作都艰难了些:“对对,好侄女说的对。皇阿玛放心,儿子肯定能吸取教训,以后都高调做人,低调做事。”
一句话,就又让小公主的怀疑又多了几分。
无它,这个词太现代了,让她下意识就想要试探下:“天王盖地虎。”
十四尝试着对了个宝塔镇河妖,小公主神色立即复杂起来:“那,宫廷玉液酒?”
这……
本来十四还想略微藏点拙,结果这个问题一出才发现自己是真的不会。
根本没有水可放。
只能窘迫地挠挠头:“宫廷玉液酒?这名字倒是新鲜,不知道下一句得对什么呢?”
乌那希定定地看了他好一阵,才笑着说:“没有下一句,侄女嘴馋了,想知道皇玛法有没有类似库存而已。”
很好,这一句话就捅了马蜂窝,接下来就是小公主的被轮班教育时间。
喝酒是不可能喝酒的。
说勒令她一辈子滴酒不沾有点强人所难,但十八周岁之前,她别想喝哪怕一滴的任何酒。
乌那希:……
就不明白这事是怎么演变,这又演变着。演来演去的,竟成了她的专项批判会呢?
接下来,一直到康熙四十九年到来,小公主的耳朵就在受苦与受苦的路上。
简直让小公主想想都忍不住为自己掬一把同情泪。
太苦了。
怎么就一个劝架而已,生生把自己给劝进去了呢?
就像胤礽那先生王掞一样,几次三番地为胤礽谋划,试图将人重新推到太子之位上去。
结果目的未完成,自己却倒了大霉。
虽然他很多话说的其实很在理,但没一句是康熙想要听的呀。为了不时不时被这么谏言一下,康熙直接把人外放出去当官了。
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他别想回来,别想再有机会力荐他的宝贝爱徒。
也是用自身惨痛经历给心有妄念的同僚们狠狠敲了个警钟了。
不过从龙之功的诱惑巨大,很多人都在努力尝试着吃下这块大饼。
这不,康熙四十九年才刚刚开始。
皇上开玺都没几天呢,就又有朝臣上折子请立太子,安定天下黎庶之心了。
这一次,康熙没有大发雷霆,甚至还笑着问上折子的臣子与满朝文武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如果有的话,不妨提出来大家一起详加讨论。
没有?
那散朝之后也可以仔细想想,在诸皇子之间好好考量一二,看看谁更适合在朕百年之后承托起大清的万里江山。
其实只是习惯性上书,想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御史:!!!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这是终于想开了,不觉得立太子是对自己的巨大威胁了?
这,这这这……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啊!
满朝文武纷纷跪下,当场表示一定会审慎思考。不以任何私心,只以对大清良好发展为目的地仔细斟酌,谨慎推荐,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康熙面无表情地点头:“你们最好是这样!”
只是稍稍走神了一下,就错过了许多的乌那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