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余大人准备修缮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工钱日结……”
在这个冬日里,一则消息火爆长安城。
不管信不信,听闻这个消息,爱看热闹的长安人下意识的都往大雁塔跑去。
此刻的大雁塔已经围满了人。
“日结?”
“对,日结,一天八文钱,管热水茶汤,不管饭,工期约莫到年底,能做不,要是能做就去排队。”
“当真?”
修允恪斜着眼冷笑道:“不信你可以走啊!”
不是长安百姓怀疑给钱这个事是真的是假,而是衙门的信誉实在太低了。
一年到头的杂役太多,如今一听到干活给钱。
他们当下的反映就是这是不是谣言。
以前都是免费干活的,军户都免费给那些朝廷的官员干活,何况自己这样的泥腿子呢。
给钱?
那是在做梦。
“拿好了,这是你牌牌,记着住了,明日干活前记着先来我这里签到按手印,早晨一个,散工一个……”
“工钱呢!”
“早晨一半,散工的时候再领一半!”
“就不怕有人领了一半就跑了?”
“跑就跑呗,我这边损失三四文钱,他损失的可不止这点,再说了,这是神佛庙宇!”
修允恪冷笑道:“不怕生孩没屁眼,不怕下辈子当牛做马你就使劲跑!”
众人闻言不敢再多言语了,抬起头,幽冥钟下地藏王菩萨的宝像正在望着众人。
……
茹让带着他的家丁和余家的谢大牙他们开始维持秩序。
计算好的五百人,那就是五百人,一个都不会多。
在计算的时候余令估摸着用不到五百人。
在计算了南山到大慈恩寺的距离后,余令觉得必须得用五百人。
这五百人里得分出三百人去南山深处把合适的树木扛出来。
这个时候没有设备,干重活那真的是全靠人。
只需要把木头扛到子午集就行。
子午集的匠人会按照图样把木头肢解开来,然后运送到大慈恩寺这边来。
扛木头不难,这个其实才是最难的。
雕梁画栋也就四个字,可这四个字的背后是数百人拿着工具一点点凿刻出来的。
至于大慈恩寺那垮塌的院墙,摇摇欲坠的木柱,这些余令也不打算修了,直接推倒重建就行了。
省事还省时。
在大慈恩里专门用来接客的大殿里,余员外坐在高位,底下坐满了各行各业的牙人。
他们这次来都是谈生意的。
余令很佩服这群人。
事情才放出风声,人都没有招好,商人们就已经来了,速度超级快。
也是在今日,余令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为什么盖房子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了。
如今坐在这间屋子的有的有瓦商,土商,木商,画画的,卖油漆的,裱糊的......
还有余令都认不出来的。
他们来,就是希望这次修缮能用到他们家的货物,或者把某一个工程交给他们,由他们全权负责。
最后由大慈恩寺去验收。
老爹不想让余令跟这些商人打交道。
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儿子是读书人,是一个高贵的读书人。
这种活就应该他来。
为了让这件事办的圆满,老爹也找来了“头人”。
因为南宫说了,这件事不但要做的漂亮,还要做好。
找头人就是负责协调的。
比如用哪家的瓦,用哪家的油漆,就连外面的那些干活的人分配和监督问题也需要头人来协调组织。
这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能把这里的门道全部摸清,也不能用一双眼睛同时看这么多人。
所以,老爹找好了头人,由头人来监督。
头人由此赚了钱,质量不过关自然会找头人。
人到齐,余令就被老爹推了出去,他们要言商了,说白了就是要脖子脸通红的杀价了。
这种场面不好看。
余令又来到了外面。
外面招人的同时衙门也行动了起来。
数十张红纸黑字的大字报贴在各个要道的路口,上面的内容很简单。
“良善之人沈毅,代表万岁爷捐白银五千两修缮祖庭大慈恩寺大明祈福,为皇帝祈福,为天下苍生祈福。”
在第二行……
“余家余粮,余钱,余令,捐银钱二百两,茹家茹让携妹茹氏捐白银二百三十两,粮食二百石,布匹若干为大明祈福……”
余令没想去各家各户打秋风。
秋风好打,打完了容易招人记恨。
余令就找人写了大字报,就贴在显眼的地方,让这群人自己找上门来。
钱财余令也不经手,直接由大慈恩寺,衙门和头人来共同保管。
完工的时候算总额,减去总支出剩余多少来对账。
害怕有人贪墨,余令准备三个账本同时记账。
“令哥,我家老爷说了,这次修缮古刹是大事,我王家出粮食二十石,银钱三十两,粗盐五十斤……”
这个王家是王彦喻老员外的家。
余令以为王彦喻是一个富员外,没想到人家还是一个读书人。
先前在咸宁县干的是管黄册的活,朝廷开始拖欠俸禄以后,他就不干了。
这一次捐钱,他没来而是派管家来,这是在表达不满呢。
这年头,谁也不愿意白白花钱,都可以理解。
苦大师知道余令为了这件事付出了多少,他双手合十站起身来,低声道:
“请转告王员外,这次修缮以后贫僧会修缮功德碑,供奉日夜不息的香火,为良善之人祈福!”
王家管家一愣,双手合十道:
“我会回去禀告我家老爷!”
王家管家走了,一个时辰之后王彦喻老员外亲自来了。
这一次他又带来了十石麦子,外加二十斤盐巴!
朱县令也来了。
他带着衙门官吏捐的四百两银钱,胡椒十七斤,大米一百斤,其他工具若干,杂七杂八的一大堆。
别的还能理解,可这胡椒……
余令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官员要捐胡椒。
有了这些住在大雁塔周边的官员和员外打头,来的人就多了起来,出钱,出粮食。
大慈恩寺里那些空荡荡的屋舍慢慢的就充实了起来。
苦大师等老僧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他如今已经看得很开。
虽然余令的大计划让他多日心神不宁,但若是能看到古刹重现光辉,诸般罪孽落在他身上他也愿意。
骂名又如何?
此刻已经不重要了。
那些张贴在要道口的大字报被撤了下来,然后又张贴新的上去。
人群又围了上去,听着某某员外捐了多少……
人群爆发出惊呼声,竖着大拇指夸赞一句某某员外果真良善。
老僧嘴里的良善让王彦喻等员外波澜不惊。
但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泥腿子的一句夸赞却让他们喜上眉梢。
花钱的怨气在听闻夸赞之后瞬间就没了,看到某个对头比自己捐的多。
咬咬牙,他又送去了二十石粮食。
秦王府的人来,不知道是真的穷,还是想做点别的。
这群人一来就蛮横要全权负责这件事,他们要派管事来负责所有的工程。
说什么他的祖上兴平王朱志在百年前修缮过大雁塔和大慈恩寺。
他们有经验,这件事应该由他们来主导。
主导就主导吧,那个管家模样的人还斜着眼睛,望着余令说了句乳臭未干的小儿难以成大事。
余令闻言就呆住了。
都说长安府的秦王没落了,都这样了他不没落谁没落。
钱不出,人不出,一毛不拔就不说了,一来就要卡脖子拿大头。
功劳是他的,苦劳是别人的。
学别的不好,学那朝堂上文人抢军功倒是有模有样。
怪不得苦大师说这事难做呢,原来是难在这上面啊!
别家就算是有心把这件事做好,碰到这么一个不讲理的主,钱花了,力出了……
功劳是别人的。
就算要做,也别这么霸道啊。
来大明这些年,纨绔见了好多个,苏怀瑾都纨绔到研究春药了,人家也没玩空手套白狼。
就连吴墨阳这样的小纨绔,人家最大的过错也就是偷个腰牌去找姑娘。
余令遇到的每个人都带着脑子说话做事。
这秦王府的人一出来就跟那没脑子的大反派一样。
上一次直接问自己要一半的钱。
这一次直接要全权负责这件事,还找了一个借口,人家祖上修过大雁塔。
几百年前的事情都能拿出来用。
一直在喝茶的顾全笑着挥了挥手。
南宫别院的家丁出马了,就一个人。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的棒子,冲上去就捶。
秦府的人刚想还手,只听顾全怪笑道:
“诶,对,对,还手,还手咱家就让你掉脑袋!”
刚准备有所动作的秦王府护卫闻声扭头,扭头就看到了顾全,然后僵住了。
就站在那里让人捶。
“哎呦,认出咱家啦,挺横呀,抢功抢到这里来了,看来万岁爷交代的你们是一句没听进去啊~~”
余令望着顾全,在他身上余令看到了南宫的影子。
望着他的喉结,望着他的胡须,余令深吸了一口气。
“阉瘾挺大啊!”
茹让一愣:“啥瘾?”
“没啥……”
看着顾全苦大师心里唯一的担忧消散了。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走入了大殿,开始对着神佛跪拜,在这一刻他无比的希望祖庭成为真正的祖庭。
他等这一日等的实在太久了。
望着挨打的秦王府众人,茹让轻轻叹了口气,这群人关在秦王府把脑子都关坏了。
落魄户果然拿不起横财的,秦王旁支果然也成为不了真正的秦王。
自己的妹妹嫁给这样的人,唉.....
茹让望着身旁正津津有味看着热闹的余令,低声道:
“令哥,明年八月的府试还是要准备一下的,我叔父说你的字那时候会给你,他希望你高中秀才……”
余令叹了口气:“我不会作诗啊!”
茹让闻言轻轻叹了口气。
府试的考试内容虽然同县试差不多,但需要默写的三经,这背诵量已经很大了。
可必选的《孝经》和《论语》更难,简直要人命。
茹让不想讨论这个让他也心烦的话题。
“令哥,我昨日见来财在长安城里喊,说什么要想赚点糊口钱可以来这里,你这是什么打算?”
“你没见这次干活不管饭么?”
茹让好像有点明白了,诧异道:
“你的意思是让人来工地里卖吃食,让他们来解决劳工的饭食对吧!”
余令点了点头:
“对,这样既能解决来回路途耗费的时间,又能让那些卖吃食的赚一笔小钱,大家都能赚到钱。”
“你找的还是黄渠村的那些妇人?”
“对啊,这群人过的那么苦,这一次去卖蒸馍也能赚一点点的辛苦钱,马上到年底了,也能过个好年!”
茹让疑惑道:“为什么你能想到这些,为什么我就不能!”
余令耐心解释道:
“不是你不能,而是你没去过京城,你若去了京城,你见识的多了,自然也会知道的,算不得什么。”
余令又在撒谎。
京城其实也没有这些,余令之所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模仿,照猫画虎。
只要人聚起来了,那钱自然就来了,人就是钱。
“此生必要去一趟京城!”
见余令爬上了毛驴的后背,茹让忍不住道:
“现在去干嘛?”
“去军屯里把匠户请来干活!”
茹让挠挠头,疑惑道:
“我总觉得你对这群人特别照顾,我总觉得你想做些什么,可为什么我就看不透呢?”
“想多了吧,你忘了,我现在也是军户呢!”
茹让紧了紧衣领子,也爬上了他的那匹被骟了的老马。
两个人一人骑着驴,一人骑着马朝着军屯走去。
在两人离开后不久,卫所的三人正骑着快马朝着余家而来,见到人群,扯着嗓子就吼了起来:
“余总旗,余总旗,小的来给你报喜了,报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