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魏军大营内,长孙嵩惊讶万分,“邺城丢了?”
叔孙建道:“刘道规率万余精骑自清河郡偷渡黄河,袭杀达奚斤将军,后逼降公孙表,公孙表假借陛下诏令协防邺城,闾大肥一时不察,为晋贼所趁!”
长孙嵩一屁股坐在软榻上,神情有些呆滞,邺城被他经营了五年,方才恢复些许生机。
没想到刘道规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背后去了。
邺城没了,整个河北都十分危险。
枋头这边的大战也持续不下去了。
“请将军率我等北上,誓死夺回邺城!”将领们纷纷站出来请命。
“连刘裕的营垒都拿不下来,如何攻打邺城?刘道规比刘裕更狡诈!”几年前在滑台,长孙肥就领教过刘道规的利害,拓跋珪五路大军进攻中原,全被他一人化解,长孙肥险些留在了中原。
此言一出,在场将领皆无言以对。
围攻刘裕以来,各军伤亡的精锐超过了一万,这还不算那些被强行驱赶上去送死的匈奴人、晋人、丁零人。
安同道:“邺城比枋头难攻十倍,与其反攻邺城,不如封锁消息,集合各军精锐,强攻刘裕,只要擒杀此人,这一战就不算败!”
刘裕是晋室的丞相,还是宋公,也是晋人心目中不败的战神,杀了他,至少能激励魏军士气。
但付出的代价有多重,就很难说了。
刘道规没偷袭邺城,或许可行,但现在刘道规的万余精骑就在他们背后,如果攻打刘裕伤亡太大,刘道规轻骑掩杀,便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年淝水之战,北府军八千精锐就冲垮了氐秦的数十万大军。
兵败如山倒,身死国灭。
这时斥候在帐外高声禀报道:“报……司徒公,北府军刘广之、王元德、辛恭靖三部三万人马,正在向黎阳汇集!”
这明显是要决战的讯号。
形势已经对魏军非常不利。
如今是秋季,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若是进入冬天,十几万人的粮草冬衣都是问题。
魏国这些年虽然风生水起,但国力不可与晋室相提并论。
代郡去年还遭了旱灾,拓跋嗣不得不带着大军到处“巡狩”……
长孙嵩出身魏国宗室,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徒,魏军的士气所剩不多,如果邺城失守的消息传开,士气会更加低落。
“传令,各军徐徐退兵,走太行陉,返回上党!”
“司徒公!”
“将军!”
部将们哀嚎声一片,做出这种决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可能成为这场大战失败的替罪羊。
但长孙嵩心意已决,对众人洒脱道:“败了就败了,此战失利皆在于我,与诸位无关。只要精锐还在,迟早能夺回来,邺城周围关隘全在我们手上,晋人根基却在江淮,距此数千里,必难以久持,陛下励精图治,乃一代雄主,他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早在出战之前,崔浩就提出过相似的建议。
认为北府军兵锋正锐,当暂避其锋,放弃邺城,吸引晋军力量北上,然后凭借地缘优势,一口一口消耗晋室国力。
毕竟魏国的核心在代郡和漠南。
只是魏国君臣都没能听进去。
与刘裕鏖战了三四个月,才知道这头江东猛虎的厉害,只凭三千甲士和五六千水军、青壮,就扛住了北魏倾国之力……
在魏国将领的心目中,刘裕的威名已经超过了慕容垂。
叔孙建道:“司徒公真乃国士也,我军若退,以刘裕刘道规虎狼之性,必衔尾追袭。”
长孙嵩目光中露出一丝锋芒,“你与长孙肥两部精锐断后。”
河北十几万魏军,能战者其实只有长孙肥、叔孙建、达奚斤三部而已。
达奚斤的一万精骑覆灭,便只剩下长孙肥和叔孙建。
两人都是有勇有谋的宿将,麾下精锐加起来,也有两万。
安排好一切,当天晚上魏军就开始撤退。
带不走的帐篷、草料、旗仗全部丢弃。
但没走到十里,斥候就从后面赶来,“司徒公,刘裕追杀上来了!”
声音有些大,周围魏军鸦雀无声,眼神中只有惊恐。
十几万人马撤退,动静小不了,黑夜中各军建制已经混乱。
“诸军不得惊扰,我已令琅邪郡公和巨鹿郡公断后。”长孙嵩一脸平静,周围士卒逐渐心安。
但西面马蹄声骤然,人群一阵阵的呼喊:“猛虎杀上来了,高阳郡公逃命去了!”
这一喊,军心立即震动起来。
逃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人先逃。
“该死的胡虏!”饶是长孙嵩脾气好,也忍不住大骂起来。
高阳郡公是安同,麾下部众大部分是代北的粟特人,家家户户以经商为业,生来便是墙头草,谁强投奔谁,当年投奔过刘渊刘曜石勒石虎,后又投奔过慕容皝慕容垂,拓跋氏壮大,又投奔拓跋珪。
如今看形势不妙,第一个逃命。
他们这一逃不要紧,弄得魏军人心惶惶。
回头一看,身后遥遥一片火光,“克服神州”呼喊声由远及近。
不过转眼就被两支骑兵拦住了陷入了苦战。
长孙嵩花了很大的力气,方才安抚住军心,岂料南面有喧哗起来,“晋人、匈奴人、丁零人逃了……”
混乱瞬间席卷全军。
之前围攻刘裕却月阵,这些晋人匈奴人丁零人被驱赶上去送死,早就集满了怨气。
如今连夜退兵,再迟钝的人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十五六万的魏军,真正的拓跋部不到四成,其他人马都是北方各族的青壮,连语言都不一致。
即便这四成拓跋部兵马,其实也是贺兰、拔拔、纥骨、达奚、伊娄诸部捏合而成。
潮水涨起来,有利可图之时,都是忠臣,潮水褪去,才是真正考验魏国底色的时候。
场面越来越乱,连长孙嵩的中军都被冲撞了,麾下一万兵马反过来被乱军裹挟。
如果不是长孙肥和叔孙建断后,只怕早就互相践踏了。
“老臣愧对陛下!”长孙嵩长叹一声,没想到军心崩的如此之快。
“父亲快走,若邺城刘道规的骑兵追来,我等俱死矣!”长子长孙颓上前扶起长孙嵩。
刘裕是步卒,奈何不了他们,但刘道规却是骑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