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早餐店拿了些面食早点,李君远开车送他们去火车站,林君雅则在店里帮忙卖货。
店里生意是一如既往的好,早晨是最忙碌的时候,好在大家都分工明确,也全都做熟了,并没有搞得手忙脚乱。
“雅妹子,今天你爸妈怎么不在店里?”
林四辉经常过来进货,在这里批一车包子馒头花卷回去,自家搞了个炉子蒸笼,拿回去再温热着倒卖,每天也能搭着赚个几块钱。
“我同学订婚,是我妈做媒介绍的,他们受邀回东源县参加订婚宴了。”
林君雅接了他的空篮子,问他:“要哪些货?要多少?”
“三种花卷共一百个,随便拿,肉包五十个,豆沙包和糖包各五十个,再给我装一篮子麻花和烤饼,鸡鸭蛋有的话,全给我。”林四辉每次都是骑三轮车来,总要把车厢装满才回去。
他的百货店生意还不错,除了来批包点,每周都让批发部送一车货去,秦蓉主看店里,他带一个女儿出去摆摊,每个月至少盈利入账三四百块钱,家底如今也悄悄的丰盈富足起来了。
林君雅快速给他拿了货,按类用塑料袋分装好,林四辉也爽快结了账,还趁机问了点事:“雅妹子,能请你帮我打听个事吗?”
“什么事?”林君雅边找零钱,边跟他说话。
“我之前买的房子靠近啤酒厂,现在啤酒厂要扩张,我们那一条的房子都会被征走,听说啤酒厂会买下我们的房子,还会额外补偿一笔钱,足够换一两套房子住。”
“我已经在找房子了,但不能离百货店太远,秦蓉她看上了羊尾坡的位置,有些邻居也看到政府规划局的在那测量,他们估计政府要在那边办什么产业。”
“我想你婆家关系人脉广,能不能请你帮我打听下,看羊尾坡那要建什么产业?”
林君雅之前开车送货,有从羊尾坡经过,前天去小叔家拜年做客,也听他说了一嘴,告诉他:“政府在那测量勘察,是要在那建高架桥,计划在那建第一条过江大桥,预计下半年开工。你们要在那边买房的话,不要买到路边靠前的位置,稍微偏点靠后一点,将来大桥建起来了,来往车辆会很多,靠路边会噪音响声很大。”
“哦,原来是建高架桥啊。”林四辉之前以为是建房子。
“政府规划是三年完工通车。”
林君雅暂时只清楚这些,“那个位置还行,只是这几年建桥搞施工通行会不太方便,等桥建起来了,过江很方便了,那一带房价肯定会上涨的,现在买是划算的。”
“房价会上涨?”林四辉平时没关注这个。
“这两年工资年年上涨,物价上涨,这房价迟早也会上涨的。”
林君雅将零钱给他,给他举了个例子:“我这门面是我公婆送给我的彩礼,当时买是七百来块钱,现在旁边跟我同面积的,已经开价超过一千二百块了。隔壁那个操作间,是我妈一年多前买的,当时房东看我家生意好,开高价五百六才拿下。现在隔壁那一排同面积的门面,全都开价八百了,可房东都不卖,只愿意租,租金也是逐年增长的。”
“你们这一带生意好,每个店铺生意都不差。”林四辉经常过来,这边生意比他那边好很多,笑了笑:“不过这价格涨得是真快。”
“位置好的房子和铺子都涨价了,还会继续涨,未来一切不好说。”
林四辉懂她的意思了,也打听到了他想知道的事,也就不耽搁时间了,闲聊了两句就带着货回去了。
他们刚说的话,万屏在旁边都听到了,笑着跟她说:“君雅,我都想去买门面了。”
“买啊。”
林君雅鼓励她买,“现在经济放开了,做生意的会越来越多,羊城那边厕所大的门面都有很多人抢,将来我们这边也会发展,门面同样会畅销。你将来想自己开店单干也行,不想开店就转租给别人收租金,在家里安心当包租婆数钱。”
“哈哈...”
店里其他人都听到了,全都被她这声“包租婆”逗笑了。
万屏自己也在笑,心里有想法意动,“我这周放假,回去跟我男人商量下。我自己就不去开店了,开店看着容易,其实琐碎事很多,赚了还好,亏了可就难受了。”
“我还是在这里安稳上班,你家给的工钱高,我是真舍不得走,在这里只需做好手头的事,啥事不用想,不用操心七的八的,这样比较适合我。”
李家姐妹见她想买铺子,跟着她走,“我们回去也跟男人商量下,他们要是同意,回头也去买个门面出租,尝尝当包租婆的滋味。”
“包租婆的日子可舒坦了,我家楼上邻居就有三个铺子,每个月上班工资五十来块钱,加上三个铺子的租金,轻轻松松赚七八十块钱,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不是打牌就是唱歌跳舞,我媳妇是天天眼馋她那生活。”
揉面的师傅也加入热聊,还告诉她们:“我媳妇这些天也在找门面,她想买一个十来平的小店来卖自制的酱菜卤菜,结果一打听,这价格是真比去年涨了很多。”
“酱菜卤菜店可以呢,农贸市场里的卤菜摊位生意都超好,每次去买菜都要排队,那些摊贩都赚发了。”
万屏每次回部队家属院,都要去农贸市场走一趟,总会给家里买些好菜回去,她男人孩子喜欢吃卤菜,每次都会去排队买上些。
揉面的师傅边干活边接话,“现在真不能小看那些小商贩和开店的,那些国营厂的还看不上他们,还把他们归为不务正业的,真的可笑得很,人家其实早都悄悄的赚发了,大都看不上他们那点工资了。”
“很多国营厂的工人是在硬装,其实早都发不出工资了,可他们把脸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早餐店里来往的人多,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她们阅历见识都丰富了,以前很羡慕国营厂的工人,现在想法都慢慢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