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81章资金薯,亩产千斤(第1/2页)
林尘那一句平淡却又无比笃定的“非此物莫属”,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刚刚平静下来的湖面,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大殿之内,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紧接着,便爆发出了一阵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强烈的哗然!
“什么?!”
“他……他说什么?这个……这个土疙瘩,是头名?”
“威国公不是在说笑吧?这东西,灰头土脸,其貌不扬,连南城稻的一根稻穗都比不上啊!”
群臣惊愕,一个个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荒谬与不解。他们觉得,林尘不是疯了,就是故意在哗众取宠,羞辱在场的所有人。
司农寺寺卿孟元正,那张刚刚才恢复了些许血色的脸,此刻又气得铁青。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视若珍宝的“南城稻”,被批得一文不值。而这堆被他当作垃圾一样,准备一扫而过的烂薯块,竟然被对方捧上了天?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用脚底板反复摩擦!
“林大人!”孟元正的声音尖锐而又充满了讽刺,“您莫不是在与我等开玩笑?此物,不过是岭南儋州呈上来的众多杂物之一!卑职虽然眼拙,但也看得出,这不过是某种不知名的块茎罢了!您说它是头名?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几名与孟元正交好的官员,也立刻站出来冷嘲热讽。
“是啊,林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春耕大赏,乃是国之盛事,岂能如此儿戏?”
“我看,威国公是看了半天,眼花了吧?要不要先歇息片刻?”
然而,与这些急于表现的官员不同,像户部尚书陈文辉、吏部尚书王奎这等老成持重之辈,却没有立刻出声。他们见识过林尘的种种神奇手段,深知他从不无的放矢。他的脸上,看不到半分开玩笑的神色,那双眼睛里,反而透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炽热无比的认真。
他们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莫非,这平平无奇的土疙瘩,当真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林尘,”任天鼎也同样不解,他走上前,拿起一个打量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此物,朕看也的确是平平无奇,为何你对它如此上心?”
林尘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皮球踢了回去:“陛下,此物既然由岭南呈送,司农寺想必应该知晓其来历与名目吧?”
孟元正被他问得一窒,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回……回陛下,回林大人。此物,是岭南儋州府送过来的。据他们的折子上说,这是一种……一种新型作物,当地人称之为‘紫金薯’。还是当地驻军,剿灭了一伙从南洋流窜过来的海盗,从其船上缴获的。至于其余的……折子上,就没再多说了。”
他哪里好意思说,因为看这东西其貌不扬,送来的折子,他根本就没仔细看,直接就扔到了一边。
“哦?紫金薯?”任天鼎念叨着这个名字,觉得倒是比它的外貌好听一些。
孟元正此刻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追问道:“那下官倒要斗胆请教林大人了,此物,究竟有何神奇之处?竟能让您认为,它比亩产翻倍的南城稻,还要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81章资金薯,亩产千斤(第2/2页)
林尘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知道,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将会颠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平静到近乎冷酷的语气,投下了一颗真正的,足以将整个大奉王朝都炸得天翻地覆的重磅炸弹。
“如果说,此前的南城稻,能让水田亩产翻倍。”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么此物,这‘紫金薯’,无论水田旱地,无论山坡河滩,亩产,可达四倍!甚至,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亩产千斤,也绝非难事!”
亩产……千斤!!!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地劈在了大殿中每一个人的天灵盖上!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人都石化了。
他们的嘴巴,无意识地张大,眼睛瞪得如同铜铃,大脑一片空白,彻底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千斤……
一亩地,产粮一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神话!这是只有在梦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大奉最好的良田,风调雨顺的丰年,亩产也不过三百斤上下!
这东西,竟然能产千斤?!
“不……不可能!!!”
一声凄厉的、如同杜鹃啼血般的尖叫,划破了死寂。
是孟元正!
他状若疯魔,双眼血红,指着林尘,歇斯底里地吼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亩产千斤?你……你这是在妖言惑众!自古以来,何曾有过亩产千斤的作物?!你这是欺君!是弥天大谎!”
他彻底失态了。因为林尘所说的话,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摧毁了他一生建立起来的农业观。他无法接受,也绝不相信!
任天鼎也被这个数字,震得心神摇曳,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惊喜吗?惊喜!但更多的,是和孟元正一样的,不敢置信!
“亩产千斤……”他喃喃自语,看向林尘的眼神,充满了探寻与怀疑。
面对着这满殿的震惊、质疑,甚至是敌意,林尘却平静得如同一口古井,不起半点波澜。
他当然知道,这东西有多么厉害。
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东西,被称为“红薯”。
当年那个腐朽的大清王朝,对汉人那般糟糕,却依然能让人口爆炸式地增长到四万万,靠的是什么?不是什么康乾盛世的仁政,靠的,就是这小小的红薯,以及另一种名为“土豆”的神物,在华夏大地上的广泛种植!
它和土豆一样,几乎不挑剔任何土地。
山坡、沙地、盐碱地……只要是能长草的地方,它就能活!
它耐旱、耐涝、耐贫瘠,生命力顽强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它的产量,高得吓人!
这东西,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一支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