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北宋—王则传(五)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么到底是谁在从中捣鬼,他又是为何要和明镐过不去呢?其实看一看每次都是谁在和他唱反调就可以知道了。
    时任枢密使的夏竦就经常和明镐唱反调。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人。
    夏竦虽不是进士出身,却有着不比进士差的文化修养。只是,在对人对事方面,夏竦的做事态度就显得有点过于小气。
    每次明镐发回来的捷报,夏竦总要调侃一番,不是说功劳平平,就是说他难堪大任,反正是从来没有当着宋仁宗的面儿说过明镐的好话。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夏竦如此厌恶明镐,肯定是有原因的。
    史料里面没有证明两个人有什么过节,夏竦只是单纯的讨厌明镐这个人而已。
    作为管军事的最高长官,手底下的人在外打仗立功,这是好事,自己的脸上也有面子,可夏竦却千方百计阻挠明镐立功,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没有结下梁子,也没有任何的矛盾,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就大肆否定和抹黑,实在是有损朝臣的形象。
    可如今明镐都被降职了,夏竦的目的也达到了,似乎他可以死心了。
    文彦博既然敢主动请缨接替明镐,自然就有他自己的打算,除了接管一切军务之外,文彦博还想要向宋仁宗讨要一样东西。
    特权!
    文彦博想要获得先斩后奏的权力,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讨贼。
    宋仁宗可管不了这么多,既然文彦博他自己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那就把权力都给他,只要他能办成事,其他都不是问题。
    随后,宋仁宗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自古以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个道理宋仁宗我想应该是明白的,难道他就敢如此把大权都放给文彦博而高枕无忧?
    事实上,宋仁宗和很多皇帝一样,对所有的大臣都会猜忌。哪怕他的名声要比那些昏君暴君好很多。
    既然做了这个风险极高的位子,势必就会有疑心,宋仁宗当然信任文彦博,但同样也得防着他,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随后,宋仁宗打发入内供奉官李德如担任走马承受,负责辅佐文彦博。
    其实说白了就是时刻盯着点他,并且随时给宋仁宗打小报告。
    工作就算是这样安排下去了,新一轮的讨贼人物即将开启。
    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王则不想再继续龟缩和沉默下去了,他决定,要耍一些阴招。
    当时契丹的使者打算要到朝廷进献贺礼,王则便打算要劫持契丹的使者,以此作为人质,要挟朝廷撤军。
    可是千算万算,王则都没有算到明镐居然会提前知道了消息。
    明镐并没有打算要把契丹使者保护起来,相反,我决定要拿契丹使者作为诱饵,引诱王则的人马上当。
    他安排殿侍安素在西门埋伏,静待王则的人马出城。
    正月十三日夜晚,王则的人马公然打算出城坚持契丹的使者,这一次,一下出动了三百多人。
    眼看着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察觉,埋伏在暗地里的安素便指挥伏兵一拥而上,杀了这三百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三百多人被全歼,劫持人质的计划宣告流产。
    计谋被识破,王则只好选择继续龟缩。
    眼看着贝州已经陷入到了窘境之中,宋仁宗决定派发三百多道空名告敕和宣头札子,用来给立功的士兵记功犒赏。
    文彦博来到贝州的时候,官军部队正在猛攻贝州城,之前刘遵出谋挖地道进城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更让文彦博想不到的是,此刻城内的叛军还不知道官军挖地道这回事儿。
    既然不知道,那就好办了,在闰正月初一的晚上,文彦博亲自挑选了两百多名敢死队员,带了一些棍棒,然后从地道偷渡到城中,而负责在前面开路的是右班殿直曹竭。
    就这样官军部队一直悄无声息杀到了贝州城里面,而此刻除了内应之外,城中的起义军还不知道官军已经进来了。
    当时在贝州城头女墙守卫的起义军士兵见到得知官军的敢死队已经从地道进入城中的时候,当即找来绳索,然后扔到了城下,以接应城下的官军。
    当城内的起义军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赶鸭子上架的找来城中的牧牛,然后再牛角上绑上刀具,牛尾点上桐油,准备效法田单的火牛阵。
    火牛阵的威力还是很强大的,官军虽然勇猛,但是也顶不住这么的庞然大物来冲击,打了几轮进攻没有见到任何起色之后,官军只好选择暂时撤退。
    火牛虽然厉害,但也有不怕死的人愿意尝试破一破火牛阵。
    当时有一名叫杨遂的军校见状,于是便挺枪向前,一枪刺中牛鼻,火牛本来还在冲锋,结果被刺中了痛点,随即开始掉头往回走。
    城中的起义军都傻了眼了,他们没想到自己放出去的火牛居然朝着他们飞奔过来,吓得当即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火牛阵的失败,让王则彻底没了办法,于是他只好收拾行李,从贝州东门逃跑。
    结果刚出了东门,就在东门的壕沟里面被时任閤门祇候的张絪抓了个正着。
    两个人于是便在壕沟里面扭打了起来,一个是要脱难逃命,狠下死手,一个是立功心切,死死不放,就这样在壕沟里纠缠了好一会儿。
    由于是被突然抓住,王则并没有多少防备,再加上他已经在逃跑的途中浪费了一部分体力,所以在和守株待兔的张絪拼杀的过程中,最终还是因为体力不支,被张絪杀掉。
    起义军首领王则就此结束了自己的造反生涯,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安阳国政权前前后后也不过才存在了六十五天。
    王则虽然已经被杀,但是动乱还没有结束,王信这个时候正在城中搜捕王则的同党。
    在经历了一番抓捕之后,王信抓住了逃跑的所有王则同党。
    王信是个比较记仇的人,他特别痛恨这些拒不投降的王则同党,甚至觉得如果把他们杀了是不是有点太便宜他们了?
    思来想去之后,王信想到了特别狠的办法。
    他把这些人全都赶到了村子里面,然后命人放了一把大火,来了一个毁尸灭迹。
    文彦博并没有追究王信的责任,而是赶紧给朝廷写捷报,告诉朝廷现在贝州的情况已经平定。
    在写好奏表之后,文彦博派心腹李继和前往朝廷告捷。
    宋仁宗在看到文彦博送来的报捷文书之后,先是好好赏赐了李继和一番,然后笑着和群臣夸赞文彦博的本事。
    在文书里面还提到了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请求宋仁宗在大名府处决王则。
    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抓了起义军首领,应该是送到京城开封,由皇帝亲自举行献俘礼,然后下令才能处决,文彦博居然提出在大名府斩首王则,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蹊跷了?
    枢密使夏竦就对文彦博的这个建议提出了质疑,他上奏宋仁宗,说文彦博很有可能抓到的不是真正的王则,不然文彦博为什么不敢把王则押解回开封来?
    既然你文彦博说抓住了匪首,那就请你把人押回来,让皇帝陛下亲自查验之后,再下令处决不迟。
    文彦博当时或许并没有想那么多,反正王则都已经死了,在哪儿砍不是砍?只要把首级拿回开封交差就行了,干嘛非要脱裤子放屁,多浪费手续呢?
    但官场就是这样,你自己觉得事情没有必要,但有人就会拿这种事儿来找你的麻烦。
    这就叫人不找事,事儿找人。
    毕竟还是夏竦离的宋仁宗更近一点,说话的机会更多,文彦博就算是白纸黑字写的再好,也比不上夏竦在宋仁宗面前说两句话。所以,宋仁宗最后还是下了命令,要文彦博务必把王则押回京城。
    皇帝都发话了,自己再争辩也没有任何意义了,随后,文彦博按照要求,打造了囚车,把王则运往京城。
    叛乱平定了,接下来的就是论功行赏了。
    闰正月初五,宋仁宗下令大赦河北全境,同时此次贝州之战中出力的所有士兵全都有赏钱拿,战死的士兵也都得到了厚葬的待遇。
    至于在作战过程中,士兵踩坏的庄稼,宋仁宗还做了特别指示,要求今年的夏秋两税全部免除。
    贝州被折腾的如此不堪,宋仁宗觉得贝州有必要改一个名字。随后,他便下令将贝州改为恩州,以示自己的恩泽。
    第二天,宋仁宗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在恩州(既然已经改名了,那就按和这个新名字来叫吧)修建旌忠寺,将所有将士的姓名全都刻碑造册,以表彰军士们的功劳,同时他自己还在京城里面的普安院举办水陆大会,以此来超度那些战死的亡魂。
    之前王伦,张海,郭邈山,区希范,蒙赶,甚至是保州兵变的时候,宋仁宗都没有搞的如此隆重,为什么偏偏是贝州之战死去的士兵,他要大搞特搞?
    难道是他良心突然发现?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崩铁:从翁法罗斯开始的救世之铭 满级悟性:我以升格下界成就道祖 长生仙族,从炼丹学徒开始 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入警第一天,填满立功表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贵手 惊!我家杂货铺成精了 清冷白月光,御兽治愈两手抓 穿越星际,恶毒女配被七个大佬争着宠 这个宇智波正的发邪! 诡异监管者 穿越后,他在尸群百无禁忌 宋秀 大叔绝嗣?我挺着孕肚上门辟谣 假千金归家,侯府上下悔断肠 绑定未来系统,靠订单年入百亿 巅峰大学生,从认识女校长开始 全民修仙时代,系统让我当魔头? 帝国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