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八方来援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章八方来援(第1/2页)
    金秋十月,北京又到了一日双季的时节。
    白天还能穿着短袖,晚上却得披上外套,街道两侧的银杏微微泛黄,只待某天机会一到就要给古都穿戴金甲。
    老沈在食堂吃完早饭,又给还没起床的老婆打上满满一铝饭盒的小米粥,听着屋檐上鸟儿清脆的鸣叫,心情说不出的舒爽。
    “沈哥,吃过啦?要不你等我去拿两个包子一起回宿舍?”
    冷不丁的“搭讪”让老沈当场一愣,反复打量了许久眼前黢黑黢黑的年轻小伙才发现竟然是赵阳。
    “你怎么晒得跟块碳似的?不是和郭老师他们去采访嘛?咋整得跟在沙漠待过一样。”
    赵阳看了看自己的黑里透红手臂,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手脚麻利地把硕大的背包放在地上,掏了半天才从里面拿出两个盒子。
    “你别说,还真是去了沙漠那边,甘肃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同志负责为考察队研制防护乳液和面霜,这就是他们的新产品,保湿能力一个顶,不要说北京这天气,就算在世界上最干燥的南极大陆也管用,这两盒是专门带给嫂子的,放心,我已经自己付过钱了。”
    老沈拿着沉甸甸的两盒面霜,又瞅了眼瘦了一大圈的搭档,心想穆老在用人上真是英明无比,整个新华社里能把四处奔波的艰苦差使完全当成乐趣的人估计也没多少,而赵阳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他和赵阳四个月来第一次见面,走在工字楼前的小花园里,自然是要说一些兄弟间才能说的家里话。
    “李燕那边没问题吧?一个人在娘家还带着个孩子,我记得你说过她们家的房子挺拥挤的吧?还要和哥哥嫂嫂住一起,真是不容易。”
    对于赵阳跟队而自己常驻总社负责成稿的分工,老沈多少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之前不管是在广东还是河北,他们两个都是作为搭档共同战斗在一线。
    可这次赴南极考察不比以往,任务时间跨度长,期间还会进入难以通讯的深海和极地区域。
    加上不可否认的未知风险和对心理素质及身体状况的硬性要求,社里和郭坤那边经过综合考虑所以才没将老沈也纳入考察队新闻班的名单。
    其实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老沈无人得知也不愿让别人知晓的内心深处,曾经是闪过那么一丝庆幸感觉的。
    比起错过重要任务的失落,不让家里有矛盾,稳稳当当地陪孩子长大才是他更安心的选择。
    有时候老沈会觉得真正的新闻战士就应该是赵阳这样的,而自己不过是个步入中年的普通人罢了。
    “是挺不方便的,上海的天气特别潮湿,那石库门的房子还老漏水,之前我送李燕和瑶儿过去的时候正好碰上梅雨季,地板上要放好多脸盆罐子接住屋顶滴下来的雨水,那声音吵得晚上压根睡不着觉。”
    赵阳还是像平日里一样听不出老沈的弦外之音,他就像个家庭关系的新兵蛋子,脑回路清奇地愣是把话题引到了其他地方。
    “小赵同志啊,说实话我真挺为你担忧的,当初李燕到底图你啥?”
    “啊?哦,那时候人大搞诗歌创作比赛,我给她写了首情诗还得了奖,嘻嘻,那诗我现在还能背呢,美丽的梦和美丽的你,都曾经那么遥不可及……”
    “你……唉,当我没说……”
    许久没回来的房间,有种淡淡的腐朽味道,赵阳放下包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的空气驱赶冷寂,往床上一坐,尘烟随之扬起,勾勒出阳光的轮廓。
    家永远拥有独特的场域,哪怕是再富丽堂皇的宫殿,再魂牵梦绕的温柔乡,都抵不过在自己床榻上小憩片刻带来的舒适与安逸。
    但赵阳知道这次还是待不了多久,随着千余种建站物资从全国各地通过空运、海运和陆路运输的方式到达上海,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也陆续开始集结。
    他们将赶赴北京体育学院开展出征前的集中训练,主要项目包括营建、安全、抢险救生、防火灭火、体质训练以及学习《队员守则》和《南极条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八方来援(第2/2页)
    只有六天的时间,却要把人从内到外“翻新”一遍,训练的强度可想而知,但是体能这一项,就让年轻力壮的赵阳都有些扛不住。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南极科考的认知和对遭遇困难的心理准备,郭坤还发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从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请来了前进尔、村越望两名教授,他们详细介绍了日本南极建站和考察的经验,为中国考察队提供了很久价值的帮助。
    “赵哥,吃橘子,这是我妈从老家寄来的,特别甜。”
    挥汗如雨的训练后,赵阳正盘腿坐在地上喝水,一声招呼响起,特别年轻的脸庞挂着笑容,手里则是两个硕大的柑橘。
    来人叫杨明,才20岁,是整个南极考察队最年轻的队员。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天才”,15岁就考入厦门大学海洋系,毕业后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录取,如今担任实习研究员的工作,主要负责大洋生态的研究,是被组织上寄予厚望的栋梁。
    年少得志,但农村出生的杨明并没有沾染“好高骛远”的毛病,相反比起很多自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长辈”更加稳重。
    可能是因为年龄相仿,他和赵阳颇为投缘,几次训练后便已经哥前哥后地叫着,尤其对赵阳肚子里那些“奇闻轶事”感兴趣,经常趁着休息的间隙来讨教。
    “哇,这橘子水分真足,替我谢谢阿姨啊。”
    “吃人嘴短”,在杨明的软磨硬泡下,赵明讲起了自己和老沈在唐山与当地恶霸对峙的经历,到底是新华社的笔杆子,只需要稍加组织语言就能做到跌宕起伏且高潮不断,听得杨明全神贯注,连背后一群人簇拥着走来都没发现。
    “都聚一聚,武主任和罗主任来看大家了。”
    领头的是郭坤,作为队长的他平日除了要完成训练,还得兼顾物资筹备和行政对接的工作,可谓是整个考察队最忙的人。
    有他介绍,三三两两坐在跑道旁的队员们也明白来了大领导,赶紧爬起身子快速列队,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简直就是这几天训练成果的最佳证明。
    两位主任的讲话并不长,除了叮咛嘱咐队员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安全外,就是转达全国各地人民对于此次赴南极考察的殷切期盼。
    其中有几件礼物引起了赵阳的注意,一是一大箱信件和红领巾,它们来自各民族的少先队员,郭坤随意拆了一份信朗读,字里行间的希望和鼓励格外真挚,让不少女队员悄悄抹起了眼泪。
    还有两瓶白莲花酒则是来自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学生,他代表八三届全体研究生表态,说时刻准备着投入南极科学考察中去。
    礼物中相对比较“贵重”的是一批手表,表面圆盘上还印着南极洲的地图标记和“海鸥”的品牌名,它们由天津手表厂在短时间内专门设计和生产,并由厂长代表全场职工专程送来北京。
    另外还有一些书画和雕塑,作者的身份虽有不同,但其中蕴含着的鼓舞和激励却都那么饱满,让队员们的斗志愈发高昂,大家伙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就大干一场。
    “同志们,这次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并建立长期考察站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就像你们看到的一样,考察队并不是在孤军奋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将成为你们的坚实后盾。”
    “南极的冰雪固然可怕,但八方有援的中国科考队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完成任务,我刚才也和郭队长说了,85年的第十三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我们中国的代表团一定要坐到协商国的席位上去。”
    在郭坤的带领下,592名考察队队员一起喊响了口号,那声音里充斥着决心和“外国人行我也行”的倔强,与不远处圆明园遗址所代表的屈辱过去对比鲜明。
    但和此时赵阳的热血喷张截然不同,1200公里外上海弄堂的狭窄小屋中,李燕正遭受着来自至亲之人的冷眼相待。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宝可梦:开局成为一名海盗! 徒弟修炼万倍归还,我只好无敌了 村医进城:谁动我老婆我干谁 长跑八年,婚礼现场她奔向白月光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公路求生:神提示带飞娇俏姐妹花 怎么都在觊觎万人嫌反派?! 被换了气运后 西敏寺银行 聚宝仙盆 万族尊我为天帝,只因我九个徒弟! 守法就能升级?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和堂妹一起重生,开局被换亲 诡异修仙,我有一座五脏庙 诡三国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38岁上大学,儿女同班当同学 修仙从分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