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信送往京城,落款是个很小的符号,像半只帆船。
晚上顾云河住进驿站,刚洗完脸,正准备写点回京的简报,就听外头敲门。
“顾大人,有位姑娘说是旧识,要递一封私信。”
“旧识?”
顾云河眉头一挑,“叫什么?”
“她没说名,只说——和您在东平郡见过一次。”
顾云河想了想,摆手:“让她进。”
门打开,一个身段轻盈、穿素白衣衫的女子走进来。
顾云河看她一眼,有点眼熟,但想不起来。
“姑娘怎么称呼?”
女子没回答,只把手里的信放在案前。
“顾大人若看完这信,觉得不方便,我这就走。”
“但如果看得明白——那您得知道,这世道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顾云河笑了:“那我倒要看看这信有多大的道理。”
他拆开信,一眼扫过,脸色忽然一顿。
那封信,不是给他的。
是写给陈元的。
但署名——
沈青柠。
他还没说话,那女子忽然一笑。
“顾大人,您若真信讲政能一统天下,倒不如现在就把这封信送给您那位帝师哥哥。”
“可要是您觉得——讲政只是棋,那我们也能谈谈您该下哪步。”
话音落地,外头传来敲门声。
“顾大人,外面来人查驿站,说有人持假信进屋,要查房。”
顾云河看了看桌上的信,再看眼前的女子。
他笑了。
“江州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京城,帝师署。
陈元站在地图前,半张江南讲政分布图被圈得密密麻麻。
徐长风将一封折子递上:“柳依依那边传来口信,‘讲政七讲’第五场过了,但她自己判断,兰馨这次不会就此罢手。”
“她已经把徒弟程敏带上备考轨道了,最快三天后试讲。”
陈元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江州那块圆圈里。
“她要是真能带一个讲不出话的小讲生进备案,那讲政这一块牌匾,她算是真立下了一角。”
徐长风点头:“所以您要不要把这块制度提上来?”
陈元反问他一句:“你觉得该不该提?”
“讲人现在太多了,水平高低不一,江南那边一百四十多个讲人,有五成以上实绩薄弱。”
“太后已经借这个问题在朝堂上提了三次,说讲政‘不审不选不分’,成了人情讲台。”
陈元语气淡淡:“既然她逼我,我就顺势立新规。”
他一抬手,徐长风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封皮上四个字:
【讲政分级草案】
草案核心很简单。
讲人分为“甲、乙、丙”三级,备案成功者入丙级,通过年审、政绩考评后晋升乙级,能主持中型讲坛,带徒资格需乙级以上方可获得。
甲级讲人一年评选一次,全国不超过十人,可参与制度起草,享“讲政署副议席”资格。
徐长风解释:“这套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拉开了层次。”
“兰馨如果真带出徒弟,通过试讲,最多也就是入丙,离副社还远。”
“而柳依依是乙级待提甲,刚好能卡在上面。”
陈元把草案文件翻到末页,批下四字:
“照此施行。”
又附一句:
“江州先试,三月一议,全国推行。”
……
同一时间,江州讲政署门前贴出帝师署通告:
【讲人等级制即日起生效】
【所有备案讲人需重新登记,根据政绩分级备案】
【不合规者,待观察;不服从者,自愿退出】
附后还有明文备注:
讲人等级,关系未来制度发言、讲坛主持、荐举官员。
通告贴出后,江州全城沸腾。
讲人群里议论四起:
“这不是分高低吗?”
“本来说人人讲政,现在又开始论级别?”
“可我听说讲得好真能升上去,这不也好事?”
“要是真按这个分,那兰馨是不是反而成了个好例子?”
她在东城街角讲了三年,听众最多,一封讲稿还被学生手抄过三百份。
……
讲政署内,柳依依坐在长案前,一边听着巡讲小组回报,一边翻看新制文书。
“甲乙丙三级?主意倒是好,但说到底,这一刀谁来砍?”
如玉回答:“帝师署说,让地方自报初级,再由巡审定级。”
“每级讲人按月考、年考、学员反馈、讲义质量综合评分。”
柳依依点头:“那就照这个来。”
“不过从今天起,所有讲人带的徒弟,也一起列入考核。”
“看谁真有本事,不光能自己讲,还能带得出人。”
如玉顿了顿,“你这是准备下一步直接走‘选拔讲正官’了?”
柳依依没有正面回答,只道一句:“江州太热了,是时候立一点规矩。”
“讲政讲了这么久,不能总靠谁讲得响。”
“得靠讲得稳。”
……
兰馨也收到了通告。
她看着甲乙丙三个字,手指微微停住。
程吉试探着问:“你现在这个政绩……能排到哪一级?”
“丙末。”兰馨轻描淡写。
“但我不急。”
“这制度出来,对我是好事。”
“以后不是她柳依依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按分数、按实绩。”
“只要我讲得清、带得出,就能一路上去。”
“她挡不住我。”
程吉眼珠一转:“你是说……她再怎么不想给你副社长,只要你过了乙级,她也没办法?”
“不是‘也没办法’。”兰馨语气低稳。
“是她必须按制度来。”
“她要是不按,那讲政这个牌子——就从她手上掉了。”
……
讲政署后堂,柳依依此时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紧盯报表,而是坐在小书房里,对着那封刚收到的“制度草案批文”。
如玉从外面进来,放下几份学生反馈,“东城坊讲坛反馈兰馨那场试讲的抄录稿,目前传阅最广。”
“甚至已经有人自发做成小册子,街口开卖。”
“有人称她是‘讲政民讲第一人’。”
柳依依没吭声,只是拿笔在纸上缓缓写下一行字:
【讲人应有讲才,亦当识界限】
她知道,兰馨这一步,借的是民意,但走的是制度。
她要真的带出程敏,制度又分了级,那兰馨这个丙级讲人,哪怕嘴上不提,也已经是江州最有风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