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卷 第45章 走马上任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45章走马上任(第1/2页)
    关于录用郑仪同志为江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的通知
    郑仪同志:
    根据《华夏公务员法》及江东省年度公务员考录工作有关规定,经笔试、面试、体检及政审考察等程序,决定录用你为江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
    录用单位:江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录用岗位:发展规划处四级主任科员
    清晨八点整,郑仪站在江东省发改委大楼前。
    巍峨的灰色大楼庄严肃穆,国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门前武警站姿笔挺,神情肃穆。
    他整理了一下深蓝色西装的领口,确认胸前的党徽端正无误,迈步走入大厅。
    “您好,请出示证件。”
    郑仪将入职通知和身份证递给前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对后,递给他一张临时通行证:
    “七楼人事处报到,临时卡三天内换成正式工作证。”
    “谢谢。”
    电梯上行时,郑仪透过玻璃幕墙俯瞰城市全景,江流如带,高楼林立。
    这一视角下,整座城市仿佛成了一幅等待规划的蓝图。
    人事处的流程很简洁,签了几份文件后,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份材料:
    “发展规划处在九楼东区,吴处长已经打过招呼,您直接过去就行。”
    推开发展规划处的玻璃门,办公区已经忙碌起来。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门边的女科员抬头:
    “您是?”
    “郑仪,今天报到。”
    女科员恍然:
    “啊,郑科长!吴处长交代过了,我带您去办公室。”
    她口中的“科长”让郑仪微微一怔。
    穿过开放式办公区时,不少人抬头打量,眼神中有好奇,也有审视。
    “这是您的办公室。”
    女科员推开一间小办公室的门。
    “原来堆放资料的,上周刚收拾出来。”
    十平方左右的空间,木质办公桌,电脑,文件柜,会客沙发,虽然简单但一应俱全。
    在省直机关,新人有独立办公室是极少数待遇。
    女科员解释道:
    “马处长特意安排的。”
    郑仪会意,马明远,那位改革派副处长。
    刚放下公文包,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
    一位三十五六岁的男子推门而入,浓眉大眼,身材魁梧,走路带风:
    “郑仪同志吧?我是马明远。”
    郑仪立刻起身握手:
    “马处长好。”
    马明远爽朗一笑:
    “别这么正式,咱们处不兴这套。”
    他随手关上门。
    “王部长让我关照你,怎么样,办公室还满意吗?”
    “超出预期,谢谢领导。”
    “什么领导不领导的,”
    马明远摆摆手。
    “你既然分到我这条线,就是自己人。”
    三言两语间,马明远直接亮明立场,他将郑仪视为改革派的自己人。
    “今天先熟悉环境,明天上午有个新能源项目的研讨会,你也参加。”
    马明远走到门口又回头。
    “对了,中午处里给你接风,老吴安排的。”
    他口中的“老吴”自然是吴文韬处长。
    马明远走后,郑仪站在窗前沉思。开局比他预想的顺利,但马明远如此高调的示好,反而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郑仪刚整理完办公桌,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
    门被小心地推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摞文件。
    “郑科长,我是处里的林海,负责资料室。”
    年轻人声音不高。
    “吴处长让我把这些送给您过目。”
    郑仪接过文件,最上面是一本蓝色封皮的《江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谢谢,放着吧。”
    林海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抽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5章走马上任(第2/2页)
    “这个...马处长说单独给您。”
    信封没有封口,郑仪抽出里面的文件,是《新能源产业布局规划(草案)》的初稿,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红笔批注。
    “马处长说,研讨会前您先看看,有个准备。”
    林海压低声音。
    郑仪点头,将文件收入抽屉。
    林海见状,明显松了口气,转身离开。
    等办公室门再次关上,郑仪才仔细翻阅起文件。
    这份新能源规划草案相当激进,计划五年内关停全省30%的煤电产能,转而扶持光伏和风电,而首批试点企业名单中,新诚集团赫然在列。
    但真正引起他注意的是红笔批注。
    尖锐的质疑,直指某些企业的技术资质和背景。
    有几处甚至直接标注“周慕云?”的问号。
    显然,处内对这份规划争议很大。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林海的号码:
    “林科员,能否把近三年我省能源项目的审批情况也送过来?”
    不到十分钟,林海就抱着厚厚一摞档案回来。
    这次他放下文件后主动询问:
    “郑科长还需要什么资料吗?我对处里的文件比较熟……”
    郑仪抬头看他一眼,突然问: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江……江东理工大学,能源动力专业。”
    专业对口,却被安排在资料室。郑仪心里有了数:
    “学能源的怎么在管资料?”
    林海苦笑:
    “当初考进来时说是专业对口,后来...”
    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没有背景的专业人士,往往被边缘化。
    郑仪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林海约莫二十六七岁,镜片后的双眼带着一丝局促。
    “说实话,郑科长。”
    他推了推眼镜。
    “咱们省的能源结构转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话说得恳切,不似作伪。
    郑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怎么讲?”
    “我省煤炭依赖度高达6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林海像是终于找到倾诉对象,语速不自觉地加快。
    “但这些年我们批了多少光伏项目?真正落地的还不到三成。”
    “为什么?”
    “地方保护主义!”
    林海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急忙压低声音。
    “煤企是很多地方的财税支柱,谁愿意自断臂膀?”
    郑仪若有所思。
    眼前的年轻人虽然被边缘化,却正好成了旁观者清的角色。
    在机关里,这种被冷落的“技术型”科员往往掌握着最真实的一线信息。
    “这份新能源规划,你怎么看?”
    郑仪指了指文件。
    林海一怔,犹豫道:
    “这…不太方便…”
    “就当私下交流。”
    郑仪语气平和。
    “我刚来,需要专业人士的意见。”
    或许是郑仪这种平等的态度打动了他,林海终于开口:
    “规划方向是对的,但试点企业选得有问题。”
    他指着新诚集团的名字。
    “这家公司根本没有能源行业经验,突然转型做光伏,明显是……”
    他突然刹住话头。
    郑仪放下茶杯,恰到好处地结束了这个话题。
    “谢谢你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他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以后还得多请教。”
    林海受宠若惊地握了握,离开时脚步明显轻快了几分。
    看着关上的门,郑仪若有所思。
    在机关里,像林海这种专业过硬却不懂人情世故的年轻人,往往只能止步于科员,就像前世的自己那般。
    而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背景。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北雄 昭娇 民国北平漂流记 极品小姑不逃荒,进深山,猎猛兽! 怪谈游戏设计师 修仙:但不是游戏 我史莱姆何尝不想成为盖世魔王 综影视:阿十 表姑娘回京后,未婚夫他追悔莫及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 攀金枝 晋庭汉裔 万神鼎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重生九零,我用前夫换了八套房 三塔游戏 官场: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六零随军:疯美人靠科研带飞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