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12、阜阳人的荆芥情结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数时候,荆芥对阜阳人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株植物,而是家乡的借代,是乡愁的具象。
    阜阳人嗜食荆芥的渊源由来许久,到如今,早已是“无荆芥不欢欣”。
    荆芥植株,又名“假苏”,开穗塔状白花,唇叶,伴有细软微毛,外形如罗勒,气味似薄荷,在春季谷雨前后播种,夏季掐头食用,枯于暮秋时分。
    而荆芥的吃法,大抵以生吃为主,以刚探出的雏茎为最。
    每年夏日伊始,嘴馋的阜阳人,便在自家菜畦或苗圃里,掐着一片片黄绿色的、散发着浓烈香味的、尚是鲜嫩的荆芥梢头,然后将采摘好的荆芥头洗净,放置盘子中,或辅以其他食材,或孤单自成一碟,便成了一顿顿能清热解毒的药膳。
    而荆芥这种植株,在经过人们这种“残暴”的采摘之后,不仅不会枯萎,反而还会刺激着植株,在伤损处分蘖而生,形成多个头茎,显得整体更加旺盛茂密。
    当然了,若偶尔勤奋点,在夏日早起一些,去吃个早餐,人们能见到清晨街边的包子铺里,店家颇有仪式感的,料理着地道名吃“(sa)汤”——在一个空碗里,打上一颗金灿灿的新鲜鸡蛋,浇上久熬的,骨肉渐融了的老母鸡汤,然后铺上几丝脱水的,缱绻在一起的紫菜干,顺撒上冒着腥香的,干瘪小虾米,最后盖上翠碧色的,迸发出类似薄荷香味的荆芥嫩莛(或几片香菜亦可)。
    亦或者,在焦熬烁石的午间天气里,因嫌热不想自做饭,怕热的人们可以前往“格拉条”店里,去享受用凉水氽过之后的,拌有小半碗脂香四溢的浓稠芝麻酱,以及佐以丰富的大豆芽或小豆芽,和撒上好几片荆芥嫩茎的,滑溜冰凉的,久负盛名的,用精面轧成的粗线状的,阜城美食格拉条。
    当然了,若这样还是不解渴的话,可以再让老板拍上一两三根,绿莹莹的甘甜多水的黄瓜,捣点剥去苞衣的,娇滑黄白蒜泥,掐几捻刚从枝茎露出不久的,鲜嫩馥郁的荆芥头子,淋漓几滴沁鼻的,却让人回味无穷的芥末香油,就成了一道酥爽可口的,消热解暑的夏日凉飨。
    甚至,在夏季会逢阴雨天气,凉意初生,气温骤降,怕冷的人们,还可以前去被冠为“天下第一面”的太和板面馆里,去食用热气腾腾的,面质紧致劲道的,浇有混合着朝天椒、茴香等香料做成的,又辣又香的有零散几小块羊肉的臊子汤,以及面间藏有两三叶四季小白菜,而面上露着好几片薄荷香味的荆芥的羊肉板面,若再就着卤鸡爪、卤蛋以及麻辣豆腐干食用,那滋味,别提多爽了。
    荆芥这种植物,对于阜阳人来说,记忆深刻,影响深重,以至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阜城美食的最佳的味道搭配当属荆芥(仅从夏秋时令来说)。
    所以每年的炎炎夏日间,飒飒秋凉时,无论从阜城街角的卖着凉菜肉食的小吃车里,还是从街边的本地饭馆里,都能见到阜城店主豪爽的往食客所购的凉菜里,塞着散发着特殊香氛的荆芥的景象。
    当然了,也因为世代阜阳人都与荆芥结下了不解情缘,所以荆芥这种植物,便成为了一代代远在天涯海角的阜阳人,沟通家乡的无声情物。
    而这千百年间的特殊情结,亦融入了一代代阜阳人的骨血当中,成为了无数阜阳人乡愁:每当阜阳人背井离乡在外谋生之时,在天气熇熇的夏秋之季,最让身处异地的他们念念不忘的,以及最能排解他们乡愁的食物(之一)当属荆芥了。
    所以有些需要长期在外而归家不得的阜阳老乡,都会让自家亲戚寄点荆芥种子,然后春自育夏自收秋留种,每次掐几片鲜嫩茎叶下饭。
    为的,不仅是消解自身的馋意,还有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根柢吧...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全民挖宝,我成了世界之主 热血传奇之成就加点系统 穿越八零,我带着毛茸茸报效祖国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从恒大踢后腰开始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动 求生游戏但我无限复活 全球穿越:我能听见异植心声 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 足球:才16岁,让我退役复出? 斗罗:龙王之太极玄真 觉醒词条,我要当顶级神探! 伪像报告 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围棋:随身老爷爷是九冠王? 戒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