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31章我是柳如烟,横扫番番短篇(第1/2页)
上午九点整。
清江省委常委会,在“书记楼”的小会议室准时召开。
当刘清明拿着公文包,跟在林峥身后,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时,那张巨大的椭圆形红木长桌两边,已经坐满了人。
清江省的十三名常委,悉数到齐。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庄严。
空气是凝滞的,只有细微的翻动纸张的声音。
刘清明目不斜视,脚步放得很轻,但他眼角的余光,已经将整个会场的情形收入了心底。
和两年前相比,这张桌子旁的面孔,许多都换了。
权力的更迭,无声无息,却又翻天覆地。
省军区的贺宏烈司令员,去年已经上调西部某军区,迈向了更重要的岗位,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一位面孔陌生的将军。
清江省的三大巨头,省委书记、省长、专职副书记,已经换了三分之二。
省长吴新蕊和专职副书记舒兴泰,一左一右,坐在林峥的两侧。
吴新蕊今天穿着一身深色的女士西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她没有看进来的刘清明,只是专注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文件。
省委秘书长肖钰,在上次的常委会上,被正式任命为副省级城市襄城的市委书记,在常委中的排名,也因此前进了两位。
新任的省委秘书长,是一名从外省调任的同志,名叫丁浩良。
他看起来五十岁上下,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很斯文。
按照惯例,他的排名依然在末位。
其他的常委,云州市委书记黄文儒、宣传部长向前进、组织部长韦元魁,刘清明都已经打过交道,算是熟面孔。
当他跟随林峥进来时,几道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黄文儒对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韦元魁的表情则看不出什么变化。
宣传部长向前进,只是多看了他两眼。
这些眼神里,蕴含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认可,有审视,也有好奇。
刘清明很清楚,从今天起,他已经正式进入了清江省最高权力圈层的视野。
林峥在主位上落座。
刘清明则在他身后靠墙的位置上坐下。
那里摆着一张小桌子和一把椅子,专门为记录员和秘书准备。
这是刘清明第一次参加清江省的最高权力会议。
上一次常委会,他只是省委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作人员,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他坐在这里,距离权力的核心,只有一步之遥。
与他曾经主持过的乡党委会议,甚至参与过的云州市常委会相比,这里的气氛,更加庄严,更加肃穆。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深沉的凝重。
新任省委秘书长丁浩良,在林峥坐定后,向他示意了一下。
林峥微微颔首。
丁浩良清了清嗓子,轻轻拍了拍面前的麦克风。
“同志们,清江省2002年第十八次省委常委会,现在开始。”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
“会议第一项议程,请舒兴泰副书记,带领我们学习中央的最新会议精神。”
专职副书记舒兴泰推了推眼镜,拿起了面前的一份文件。
他开始宣读中央下发的最新指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包括林峥在内,所有的常委都拿起了笔,神色专注地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着。
刘清明也挺直了腰背,认真地听着。
他自己也主持过乡里的会议,也传达过上级的文件精神。
但感觉,完全不一样。
有些事情,只有到了足够的高度,才叫事情。
这些看似宽泛的指示精神,到了省一级层面,就会变得无比具体。
怎么领会?
每个省都有每个省的解读方式。
因为每个省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
同样一句话,放到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意味着要“深化改革,拓宽思路”。
放到西部贫困省份,可能就变成了“解放思想,推进改革”。
而放到清江这样的中部省份,意义又会不一样。
所谓学习中央精神,就是要结合本省的实际,将这些宏观的指导,转化为具体可行的举措。
再通过这些举措,在经济、民生、党建等各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最终,给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才是省一级常委会学习的真正目的。
舒兴泰宣读完毕后,常委们开始轮流发言。
每个人的发言都言简意赅,不会超过三分钟。
整个学习过程,大约持续了四十分钟。
在参加常委会之前,详细的议程和相关材料,就已经送到了他们的手上。
每个人都提前做了功课,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因此,现场并不会出现冷场或者无人发言的尴尬时刻。
刘清明注意到,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林峥。
他面前也放着一份发言稿,应该是办公厅准备的。
但林峥并没有完全照本宣科。
他只是偶尔看一眼稿子,更多的时候,是脱稿在讲。
他的发言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中央提出的‘协调发展’,对我们清江省来说,尤为重要。我们既有云州、襄城这样的经济强市,也有部分山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如何实现区域内的平衡,既要让强者更强,也要让弱者赶上来,这是我们未来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侃侃而谈,各种数据和例子信手拈来,对全省的情况了如指掌。
深知内情的刘清明,心中充满了佩服。
这种对全局的掌控力,这种信手拈来的从容,需要经历多少次这样高层会议的磨炼,才能培养出来。
接下来的几项议题,和刘清明预想的差不多。
都是一些省内重要的人事任命,和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置办法。
这些议题,在会前显然也经过了充分的沟通和酝酿。
投票表决的过程十分顺利。
一项项议题被全票或高票通过。
刘清明观察着这一切,真有意见,最多也就是投一张弃权票。
但这种情况,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是很少见的。
除非是争议极大的议题。
可真正争议很大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如此贸然地出现在常委会上。
随着一项项议题通过,会议室里的气氛,也渐渐轻松了一些。
会议进入了最后一项议程。
林峥环视了一圈。
“同志们,最后说一件事。”
所有人都放下了笔,看向他。
“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年底将召开党的第XX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需要组成清江省代表团,赴京参会。”
这件事,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在座的十三位常委同志,都是代表团的当然成员。”林峥宣布。
“其余的代表名单,会由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根据组织章程和相关规定,在考察和公示后,最终确定。”
这些名单,其实也都是早早就决定好的。
会议结束。
常委们陆续起身,相互点着头,离开了会议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1章我是柳如烟,横扫番番短篇(第2/2页)
刘清明正准备上前收拾林峥面前的文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一看,是省委办公厅打来的。
“刘主任,请您马上去一趟省委组织部。”
刘清明心里一动。
他走到林峥身边,低声汇报:“书记,组织部让我过去一趟。”
林峥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点点头。
“去吧。”
“后续的工作,我会让方慎行接一下。”
“好的。”
林峥的反应,让刘清明更加确定,书记对此事应该是知情的。
他快步走出会议室,朝着组织部所在的另一栋办公楼走去。
一路上,他心里在快速盘算着。
组织部找他,会是什么事?
难道自己的上京指标下来了?
他想不出个所以然。
进了组织部大楼,找到相应的办公室。
对方却告诉他,韦部长正在等自己。
这一下,刘清明更加忐忑。
他直接上了韦元魁所在的楼层。
部长办公室的门关着。
韦元魁的秘书一直等在外面,看到他。
敲了敲门。
“请进。”
“部长,刘主任到了。”
刘清明跟着走进去。
秘书却把门给拉上。
韦元魁正坐在办公桌后处理文件,看到他,脸上露出笑容。
“小刘来了,坐。”
“韦部长。”刘清明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韦元魁放下手里的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刘主任,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一件事要正式通知你。”
他的表情很郑重。
“经过省委组织部的慎重考察和研究,并报省委同意,你已经正式入选了本次赴京参加XX大的清江省代表团。”
韦元魁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刘清明的心上。
刘清明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以为自己只是作为林峥的秘书,以工作人员的身份陪同上京。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是正式代表中的一员。
这其中的分量,天差地别。
“怎么?这个表情?”韦元魁看着他,笑了笑。
“是不是觉得很意外?”
刘清明定了定神,点了点头。“确实……我只是没想到。”
“应该想到的。”韦元魁说,“你过去这几年,从基层到市里,再到省里,做出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云岭乡的工作,为全省的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要是连你都不能入选,那谁还能成为这个代表呢?”
这话的分量,就有些重了。
这不仅是肯定,更是一种极高的赞誉。
刘清明连忙说:“谢谢组织上的信任。”
“不过,你的本职工作也很重要。”韦元魁继续说,“在参会期间,你依然是林书记的秘书,要继续做好领导的服务工作。这一点,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刘清明立刻站起身,大声回答。
“别紧张,坐下说。”韦元魁摆了摆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刘清明重新坐下,心情依然难以平复。
成为全国党代会的代表,这对他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荣誉,也是对他未来仕途的一块重要基石。
他想了想,开口说:“韦部长,我正好想打个报告,是直接交到您这里,还是交给办公厅?”
“哦?什么报告,这么郑重其事。”韦元魁有些好奇。
刘清明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出来。
“是我和苏清璇同志的结婚报告。”
韦元魁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是这件事!这是大好事啊!”
他脸上的笑容很真诚。
“太好了,恭喜你们两个!终于修成正果了。”
“报告嘛,还是按照程序,交给办公厅那边。我们组织部只负责在你们的档案里,把‘未婚’改成‘已婚’。”韦元魁开着玩笑说。
“那我明白了。”刘清明站起身,“韦部长,要是没有别的事,我就先告辞了。”
“好,去吧。”韦元魁也站起身,准备送他。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韦元魁的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摞文件和表格。
“部长,这是今年省里选调生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情况汇总,您看看。”
秘书说着,把文件放在了办公桌上。
刘清明正准备侧身让开,无意中,他瞥到了最上面的一张表格。
表格的右上角,贴着一张标准的证件照。
黑白的底色,照片上的女孩,眉眼清秀,素雅安静,十分漂亮。
刘清明的心里,微微一动。
是她。
冯轻窈。
那个在715案中,和周跃民在一起的清江大学中文系学生。
秘书放下文件,对韦元魁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
但韦元魁何等敏锐,他已经注意到了刘清明方才那一瞬间的愣神。
他拿起最上面的那张表格,看了一眼照片。
“认识?”他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刘清明已经恢复了平静。
“一个案子的当事人。”他回答得很坦然,“当时我还在林城当警察。”
“哦?”韦元魁来了兴趣,“笔试第一,面试成绩也很不错。是个好苗子。林城人?”
“对。”
“那可真是巧了。”韦元魁的脸上带着一种莫测的笑意。
刘清明立刻感觉到了这句话里的深意。
他马上补充道:“您千万别误会,就是一面之缘,看着有点像。一切都请组织上按照程序来。”
他可不想让韦元魁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韦元魁微微一笑。
“放心,我们组织部选拔干部,只看结果,不会考虑任何场外因素。”
“如果不合格,就算你真想为她说情,也不行。”
这句话,中规中矩,但刘清明知道,另有深意。
“那我先走了,部长。”刘清明不再多留。
“嗯。”韦元魁点点头。
他站在原地,目送着刘清明关门离去。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韦元魁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他低头看着手上的那张表格,看了足足有半分钟。
然后,他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
“小丁,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他挂了电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几分钟后,刚才那位秘书快步走了进来。
“部长。”
韦元魁将那张表格递给他。
“你马上,去调出这个叫冯轻窈的选调生的所有档案。”
他的声音很平静。
“特别是在林城上大学期间的记录,我要全部的,最详细的。”
“查清楚,她具体牵涉到了什么案子里。”
秘书一愣,但不敢多问,立刻点头。
“是,部长。”
“对,尽快。”韦元‘魁最后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