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5章三十亿的启明(第1/2页)
慕容晓的指尖猛地停住,点在星图中央一个象征关键节点的明亮光点上。
“有了尘星,它将真正成为一张覆盖全球、洞悉万物的‘天网’!资源勘探、深空探测、太空制造、乃至未来的星际移民……这张网,是基础,是支点,是撬动整个太空时代的第一根杠杆!它的价值,岂是眼前的盈亏可以衡量?”
她收回手指,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沈重山深邃的眼眸上,唇边重新漾起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语气却变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一笔微不足道的交易。
“三十亿,作为‘尘星计划’的启动资金。”慕容晓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每一个字,“包括重建何院士团队所需实验室的全套设备资金。就当是……”
她微微歪头,目光再次投向那片旋转的星图,眼神变得悠远而充满野心。
“我们慕容家,提前买下的一张通往未来星链时代的‘头等舱’门票。如何?”
三十亿?
这个数字如同平地惊雷,在死寂的会议室里轰然炸响!即便是见惯了天文数字的财政副部长韩维民,此刻也瞳孔剧震,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不是三十万,不是三百万,而是整整三十亿!
听她的意思,这还仅仅是启动资金,后续那深不见底的“黑洞”投入,慕容家竟也打算扛下来?这已经超出“投资”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倾尽家族资源的世纪豪赌!
沈重山的眼中同样震惊、疑虑、难以置信。种种复杂情绪在他眼中飞快地交织变幻。
慕容家财力雄厚不假,但这手笔之大,决心之狠,依旧超乎想象。这绝非一个年轻女孩能轻易做出的决定,背后必定有慕容家族核心层,甚至可能是那位深居简出的慕容家主的意志!
“慕容小姐。”沈重山的声音低沉下去,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
“三十亿启动资金,慕容家好大的魄力!但这张‘门票’,恐怕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吧。何承远院士的理论模型再完美,也绕不过一个死结。光是原材料的合成损耗,恐怕会是‘尘星’计划最大的拦路虎!没有它,再多的钱也只能堆在实验室门口,变成一堆昂贵的废铁!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
他抛出的问题尖锐无比,资金可以解决设备,可以延揽人才,但基础材料的突破需要的是时间、运气和无数次的试错,绝非金钱能够直接购买。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慕容晓身上,等待她的回答。王文瀚更是屏住呼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材料瓶颈的可怕。
面对沈重山近乎逼问的质疑,慕容晓脸上的笑意却丝毫未减。她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孩童般的天真好奇,但那清澈的眼底深处,却沉淀着一种近乎冰冷的自信光芒。
“原材料?”慕容晓轻轻重复了一遍,语气带着一丝玩味,仿佛沈重山提出了一个极其有趣的问题,“沈部长,您说得对,这的确是关键。”
她缓缓抬起手,这次不是点向星图,而是轻轻拂过自己耳畔一丝垂落的发丝,动作优雅随意。
就在她指尖掠过发丝的瞬间,她身上那件看似普通的米白色实验室大褂的袖口内侧,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与布料同色的徽记,在会议室明亮的顶灯光线下,极其短暂地折射出一道幽蓝的非自然冷光。
那徽记的形状极其独特,像是一枚被层层叠叠的深海水波包裹托起的六边形晶体结构。线条简洁而充满科技感,带着一种深邃海洋的冰冷与神秘。
沈重山的目光何其锐利,就在那幽蓝冷光一闪而逝的刹那,他脸上的肌肉猛地一僵,仿佛被无形的电流击中,瞳孔更是骤然收缩到了针尖大小!
那个徽记他见过!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在一份绝密等级高到连他这个层级也仅有部分知情权的内部通报上!
通报内容涉及慕容家族旗下一个极其低调,保密级别极高的深海科研基地:“海渊之心”!
通报里语焉不详,只提到该基地拥有超越当前主流水平的超高压、超低温极端环境模拟与合成技术,并且疑似在探索某种基于深海特殊矿物和极端环境生物代谢产物的材料!
那份通报里就有这个被水波环绕的晶体徽记!虽然当时只是一瞥,但那独特的设计和蕴含的深海气息,沈重山绝不会认错!
一个极其震撼甚至带着惊悚意味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了沈重山的脑海,让他后背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慕容家族,他们那个隐藏在万米海沟边缘的“海渊之心”基地,难道早已在秘密寻找“尘星计划”所急需的关键材料?
这根本不是什么心血来潮的投资!这是早有预谋!是深不见底的布局!
她今天站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出“三十亿”,根本不是什么购买“门票”,而是摊牌!是带着接近成熟的解决方案,来摘取国家战略项目这颗最耀眼的果实!
巨大的震惊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沈重山,让他一时间竟无法言语。他看着慕容晓那张年轻美丽此刻却显得深不可测的脸,看着她唇角那抹仿佛洞悉一切,掌控一切的笑意,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直冲头顶。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只剩下那幽蓝色的全息星图还在无声地旋转、流淌,如同深不可测的宇宙本身,映照着慕容晓眼中那片同样深邃、难以捉摸的星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三十亿的启明(第2/2页)
沈重山内心的惊涛骇浪尚未平息,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强行压下翻涌的思绪,目光如探照灯般死死锁定慕容晓,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地底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慕容小姐,看来你们慕容家对‘尘星计划’并非临时起意?”
慕容晓唇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清澈的眼眸迎上沈重山锐利的审视,没有丝毫闪躲,反而带着一种棋逢对手般的坦然。
“沈部长明察秋毫,何承远院士的原材料正是我提供的,但这种材料有很大的缺陷,如何转变成真正的尘星是何院士研究的项目。”慕容晓语调轻松,仿佛在谈论一件理所当然的小事。
“尖端科技,尤其是能定义未来的领域,从来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何院士的理论构想惊才绝艳,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横亘在蓝图与现实之间最深的鸿沟。我不过是未雨绸缪,‘尘星’的星光尚未被世人看清之前,我会为它寻找可能铺就道路的‘基石’。”
“虽然距离何院士理论要求的完美‘尘星’载体还有差距,但至少证明那条看似绝路的方向,并非完全无路可走。何院士合成的初代样品,在维持特定量子纠缠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上,已经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潜力。”
“真有那么大的潜力?”一直如同雕塑般沉默的磐石基地少将陈锋,此刻猛地从座位上弹起,那双饱经硝烟洗礼的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慕容晓同志!你说的‘潜力’能不能支撑实战?能不能现在就塞进导弹导引头?能不能装到我的指挥舰上?”他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急切和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每一个问题都像炮弹般砸向慕容晓。
什么量子技术,什么原材料。他不懂,也不想懂!他只关心一件事:这玩意儿能不能让他的部队在十分钟内送敌人的航母下海喂鱼!
慕容晓面对陈锋扑面而来的铁血气势,神色依旧从容,甚至带着一丝欣赏。
“陈将军快人快语。”她微微颔首,“初代样品性能有限,距离大规模实战部署尚有距离。但……”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最终落在沈重山身上。
“它证明了何院士的理论并非空中楼阁!只要资金到位,设备升级,整合‘海渊之心’的原材料供应,再加上何院士团队对材料的合成技术,我有信心将这个‘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时间,从科技部预估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大幅压缩!”
“大幅压缩?”财政副部长韩维民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他的眼神剧烈闪烁。作为掌管钱袋子的老手,他太清楚“时间就是金钱”在这类项目上的恐怖含义。
如果慕容晓所言非虚,那么“尘星计划”从一个吞噬巨资的无底洞,瞬间变成一个虽然投入巨大,但产出时间点明确,且回报率可能高到无法想象的超级项目!
这彻底颠覆了他之前的风险评估模型!他看向慕容晓的眼神,已从最初的质疑和抗拒,变成了混杂着震惊、贪婪和极度谨慎的复杂情绪。
慕容晓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张三十亿的支票,更是一块可能撬动整个战略天平的砝码,同时也是慕容家族展现实力的宣告。
良久,沈重山抬起眼,目光再次看向慕容晓,认真说道:“三十亿启动资金,慕容家想要扛下。那后续‘尘星计划’所需的所有研发、材料合成、乃至最终产业化投入,慕容家也承诺持续支持吗?直到项目成功或……彻底失败?”
“是。”慕容晓回答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代价呢?”沈重山的追问紧随而至,带着洞穿一切的冷冽。
“慕容家从不做亏本买卖。这泼天的投入,你们要什么?技术的专利权?未来星链的独家运营权?还是……”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更深层次的国家战略介入?”
这个问题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瞬间剖开了温情脉脉的投资面纱,露出了其下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本质。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慕容晓身上。
慕容晓迎着沈重山极具压迫感的目光,脸上那抹玩味的笑意终于收敛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坦诚。她微微挺直了脊背,声音清晰而平静地回荡在会议室里。
“沈部长,慕容家所求,并非垄断,而是参与。是‘共赢’。”她伸出两根纤细的手指,“第一,技术共享。‘尘星计划’的核心量子通讯技术专利,以及由深海合成技术衍生的新型材料专利,慕容家需要共同持有。这是对我们前期投入和未来持续风险承担的必要保障。”
“第二。”她的目光扫过全息星图,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未来由‘尘星’量子通讯网络支撑的‘中国星链’系统,在确保国家绝对安全和主导权的前提下,其民用商业化运营部分,慕容家要求获得优先合作开发权和一定比例的收益分成。这张‘天网’将是未来太空经济的命脉,我们投入巨资铺设它的‘神经系统’,自然要分享它所连接的星辰大海带来的红利。”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落回沈重山脸上,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混合了自信与谦逊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