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节 河南人的智慧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1节河南人的智慧(第1/2页)
    “陈先生,采访你之前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纯椰冰雪糕使用的是无毒无害的价格昂贵材料,而你的同行使用的却是廉价的有毒有害添加剂,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陈响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上电视是苏姗托争取来的不易机会,于是思考回答道,“我认为他们不是有意,只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错。”
    林夏以为陈响会借机踩低同行、抬高自己,没想到是包庇,这不是她想要的新闻效果。
    “陈先生,你的产品品质良好,”林夏华话一转,“作为一名华裔商人,你的商业偶像是谁?有没有受到偶像的影响?”
    此言一出,陈响不急,把苏姗托给急坏了,因为不录像,直接跳起来,“夏夏,你这个问题不好,重新换一个。”
    “苏苏,这不是为难,”林夏看向朋友,“陈老板早晚会遇到类似这种刁难问题,与其让他被别人刁难,不如让我先刁难一下,让他提前练练手。”
    苏珊托微微一愣,感觉哪里不对劲?
    “苏小姐,”陈响认可记者的话,“林记者说得对,”
    “陈先生既然同意,请回答我的问题,你的商业偶像是谁?产品质量过关是不是受了偶像影响。”
    这个问题‘很坏’,如果回答偶像是黄奕住。
    做生意诚信、质优、不欺客,这是黄奕住成为超级商人的原因之三。
    但这会得罪印尼政府和汤米所在家族。
    殖民统治末期,印尼人实际已经参与治理国家,他们便是印尼第一期政府的皱型。
    他们对黄奕住的妒忌和打压,堪称丧心病狂。
    但如果回答偶像是本地知名商人,这有可能会得罪印尼华人。
    心思转得快,陈响胸有成竹道,“我的商业偶像是康百万,明清时期传承十二代的河南巨商,我的经商理念是康家的‘留有余’。”
    “‘留有余’既是经商智慧,也是处世哲学,”陈响回答流畅,侃侃而谈,“这是豫商与河南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智慧、文化结晶。”
    林夏眼睛眨眨,她不知道什么是‘留有余’,这下尴尬了。
    苏姗托也不知道,她不怕没面子,直接问出声,“‘留有余’是什么意思?”
    东方大国的文化精髓,河南人传承下的大商业智慧,但凡让老外学去一点,都是巨大损失,因此陈响不想说,不想让别人都知道。
    奈何苏姗托问,林夏也一副求知模样,考虑两人都是华人,不算外人,陈响介绍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这四句是总结,”陈响介绍,“有专业书籍解读,详细扩展这四句话。”
    陈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比如:建议徐多田赚到钱后给东方大国大学食堂捐大米,让学生免费吃米饭。
    给哈工大捐科研经费,也是同理。
    身体力行,表里如一,不虚伪,不做作。
    听完陈响介绍,苏珊托表情一脸懵,林夏也是,他们听不懂,也没听过。
    把两个女人表情看在眼里,陈响才想起965年印尼‘九三〇事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节河南人的智慧(第2/2页)
    这个事情之后,苏哈托政府推行强制同化政策,从1966年开始全面禁止华校,关闭所有中文学校,禁止公开使用华语,甚至华人姓名也被强制改为印尼名。
    这一时期,华文教育在印尼几乎消失,华人只能通过家庭或地下补习班学习中文。
    直到1998年苏哈托下台后,印尼政府逐步放宽对华文教育的限制。
    2001年正式解除华文禁令,允许民间开办华文课程。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参加华商宴会,包括碱仓老板,年纪大一些的人,说中文普遍结巴的原因。
    反而是年轻一代,比如林夏和苏姗托中文更流利一些。
    但也仅仅只是说会中文,不理解、不明白‘留有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林记者,”陈响提醒,“还有问题吗?”
    林夏把手里笔和笔记本往前一递,“把你刚才说的古言,写在纸上。”
    陈响接过笔纸,在纸上写下‘留有余’四句真言。
    林夏如获至宝,接着问第三个问题,“你对纯椰冰未来有什么规划?”
    “做大做强,”陈响说话漂亮,“为政府提供更多纳税,为大家提供更多工作。”
    林夏记下某人的回答。
    最后录像采访戴头巾的黛薇,象征性问两个普通问题,这样十几二十秒新闻内容就有了。
    “林记者,”分别时陈响象征性挽留一下,“吃过午饭再走。”
    “也好,”林夏一口答应下来,“那就吃过午饭再走。”
    陈响:“...”
    黛薇很有眼利劲,马上替老板分担压力,说话有力气道,“老板,午饭的事情交给我!”
    “好,”陈响一口答应,“辛苦你。”
    “不辛苦,”黛薇发自内心感到快乐,跑到冰柜前拿出一些汽水放在桌子上,“你们先喝饮料,我做饭又拿手又快。”
    林达帮忙,去村子里买鸡。
    助理做饭,陈响的工作自然是陪客人喝茶聊天,四人围在四方桌前。
    “陈老板,”摄像师朱奈迪伸出右手食指,用指肚从桌子上面抹过,“这不会是你的办公桌吧?”
    朱奈迪也是华人、男性,约三十岁。
    ‘朱’是祖姓,‘奈迪’是本土化名字。
    “是,”陈响知道桌子用得久,人体的油脂、食物的油渍,长年累月不断渗进桌子表面,形成了擦不掉的包浆,解释道,“这是前任作坊主留下的桌子,我看着有些历史,一直没舍得丢。”
    “原来是这样,”朱奈迪顺势聊天问,“陈老板来自哪里?”
    “泗水下面的一个小县城。”
    朱奈迪没有问更多,仰头喝饮料。
    印尼有360个种族,说着719种语言,这些人都往爪哇岛挤,类似‘吃了吗?’这里的人刚认识初期大都会问一句‘你来自哪里?’。
    并不是朱奈迪打算把陈响出卖给汤米。
    但陈响必须要说假话,这样可以让他有规避开风险。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网游之九转轮回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剑出大唐 垃圾异能不按说明使用它就是s级 我在欧洲当文豪 年代文首富的恶女娇妻重生了 高中毕业就出道 我的心动老板娘 恰春归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港圈大佬携子堵门哄,苏小姐誓死不回头 妖灵复苏,我打造天庭横推高武 白衣披甲 东京非自然法医 步步沦陷,这医生太难当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