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不影响大家干活,廖桂芳直接揪着李青河出了外面。
很快,外头立马传来了李青河鬼哭狼嚎的声音。
李青峰无奈叹口气。
大哥也真是......
为了做管理员,无凭无据就来他面前告发廖桂芳。
得亏他不是那种耳根子软的人,不然凭着他刚才一番话,只怕他心里指不定对廖桂芳生出诸多不满来。
外头夫妻两人打得火热,作坊里头众人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对于廖桂芳跟李青河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他俩经常吵架斗嘴,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李青峰既然来了,自然也不干看着,在廖桂芳的位置坐下,跟着做糍粑的妇人们一起捏起了糍粑。
廖桂芳的手机就放在桌下的隔板上。
确实跟李青河说的一样,李青峰才在这里坐了一会儿,就看到廖桂芳的手机上闪出了好几条信息。
李青峰不解,但也没有去碰廖桂芳的手机。
直至廖桂芳教育完李青河回来,他才问道:
“大嫂,虽然我不相信我哥说的那些话,但是,你这手机一直在这里震动也不是个事情。”
“如果真有什么紧急事件,可以打电话。”
“不然你手机一直震动,很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跟心情。”
廖桂芳闻言很是不好意思,赶紧拿起手机关机,然后满脸抱歉的看着青峰:
“青峰,我、我之前没多想,其实我也不怎么看手机的。”
“就是放任它在那里震动而已,我都是空闲了才看一下。”
“做工的时候我都不看的,我也怕手机上的手汗会弄到糍粑上。”
李青峰点头:“没事,以后多注意一些就行了。”
“咱们是做吃食的,如果不注意细节,很难长远。”
廖桂芳忙点头解释:“青峰,你可千万别听你大哥瞎说。”
“我真没跟人聊骚。”
“发信息的是县城房子业主群里的业主。”
“而且,也不是为了作坊的事,是因为浩奇。”
“我就是因为想多多关注群里业主们发出来的消息,所以才一直没把群消息屏蔽掉。”
“正巧眼看着就快要到暑假了,群里的家长们都在讨论说不能再让孩子们成天疯玩了,有些家长打算送自己的孩子去上暑假培训班。”
“我觉得挺有道理,也有这么一个想法,所以最近看手机的次数才频繁了一些。”
“真不是因为什么男人之类的,你可千万别信李青河的话。”
李青峰闻言扭头去看李青河。
李青河自然也听到了廖桂芳的话,本就红扑扑的脸顿时更红了。
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你早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跟你说有用吗?”廖桂芳本来还有些自责的,但一听到李青河这话,顿时又怒火中烧。
上前就揪着李青河的耳朵骂道:“我早就跟你说了,要给浩奇报名暑假班,让你平摊费用,结果你怎么说来着?”
“你说你没钱,不是吗?”
“哼,给孩子交学费你没钱,请那些女人婆喝奶茶吃夜宵,你倒是挺大方。”
廖桂芳越说越气,又拽着李青河出去了外头。
外头很快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等两人再度回来的时候,李青河明显老实了不少。
廖桂芳则是去洗了手,然后回到工位坐下忙活起来。
李青峰站在一旁问她:“大嫂,那你想好要给浩奇报什么班了吗?”
“咱们镇上都有什么班?”
一说到这个,廖桂芳就发愁:“就是还没考虑好呢,所以我才愁。”
“咱们镇上也没什么好的补习班,都是一些老师自己在家里腾出一个位置弄几张桌子就算是补习班了。”
“正经一点的几乎没有。”
“可不让孩子去补习,又怕往后跟不上其他孩子。”
“我听群里的家长们说,那城里的孩子可不仅仅是暑假会补课呢,就连平时周末都要去上课的。”
“再瞧瞧咱们村里的孩子,一到放假时间就是玩,到时候可怎么办哦。”
“本来咱们乡下的教育就跟不上城里的,人家城里的还铆足了劲去学习,到时候差距岂不是会越来越大?”
本来这事就廖桂芳一人忧心。
可她现在这么一说,作坊里不少人都跟着忧心了。
虽说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正在上小学初中的孩子,但作坊人多,好歹也是有那么几户人家的孩子正在经历小学初中这个叛逆阶段的。
特别是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在镇上的中学念书。
很多孩子的成绩都是马马虎虎,平时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懒得完成,更不必说其他课外的自主学习了。
虽说孩子的童年应该快快乐乐的。
可缺少管教的孩子们似乎太放纵了一点。
村里如今有些孩子才十二三岁就谈恋爱了。
还有些男孩子甚至出门几天不回家。
厌学的很多,叛逆的更是不少。
这些都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如果孩子只是平庸,普普通通的倒是没什么。
可问题是,这些孩子在巨大诱惑的冲击下,在缺乏分辨能力的前提下,往往会做出许多悔恨终身的事情。
平时在学校的时候倒也还好。
家长们忙于工作时,老师好歹能约束约束孩子们。
可一旦到了暑假时期,就真的是一个劫难了。
很多孩子出事都是在这个时间段。
下河游泳再也上不来的。
出门会友却失去所有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样的家庭最终的结局基本上也都是支离破碎。
众人想到这些,心中也是一阵纠结。
村里人本就见识少,很多家长从前更是听都没听说过‘补习班’三个字。
更别提送孩子去补习班了。
廖桂芳之所以知道,也是从新房子的业主群里知道的。
一开始她还觉得新奇,甚至不以为意。
但后面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无道理。
孩子去多看几本书,哪怕不能完全学以致用,也总好过虚度光阴。
她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现在浩奇才小学,跟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
“可往后上了初中高中,面对越来越多的学业肯定会力不从心。”
“如果不从小让他适应紧张的学习环境跟学习氛围,等到了初中高中,学业越来越多,他肯定难以承受。”
“你看咱们村,如今上大学的孩子确实有,但比例不大。”
“不少孩子都是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而且也不是家长不愿意让他们继续念书,是他们懒散惯了,玩惯了,没办法接受初中高中的紧张氛围,最终学业一落千丈,他们自己也无心继续读书。”
“不少孩子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