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六章《猛回头》洋人高人一等?(第1/2页)
1929年的津门,作为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已经建成多个火车站。
铁路网络主要包含津奉铁路、津浦铁路、津沪铁路。
从津门到奉天有直达火车,当然速度上不敢恭维,这时候的火车以蒸汽机车为主,时速约三十公里算很快了。
其中客运繁盛的便是‘老龙头火车站’也就是后世的津门火车站。
位于河北区海河岸边,原俄租界,1924年8月6日,苏联政府正式将其归还给北洋政府,之后更名为特别行政区第三区。
两人提着行李,叶凝真手提箱子,陈湛拎个黑包。
没带枪,老龙头火车站也在戒严状态,带枪进不去。
层层检查,逐一按陈湛照片一一对照,到二人的时候,叶凝真比陈湛还要紧张,但陈湛高眉骨、塌鼻梁的丑脸上毫无波动。
很快便放二人进去。
津奉铁路直达奉天火车站,中途要转道过保定、京城、阜阳等城市,连通华北,所以要两天一夜才能抵达奉天。
后世难以接受的速度,但如今已经是极快。
赶马车去奉天,十天也未必能到。
两人上了车厢,车厢内都是中英双语标注,很快找到位置,三等座。
这时候的火车,分为头等二等三等座,头等座是单独包厢,二人根本没资格买。
二等三等也需重金。
这时候没有后世老绿皮火车的拥挤嘈杂,人来人往,即便二三等座也不是普通人能坐得起,车上都是有些身份的人。
步伐很快,坐到座位上,陈湛四下观察,车还没发动,有巡警在扫视车厢,做最后的检查。
陈湛没露出异色,与巡警对视丝毫不惧,对方一看陈湛穿着以及又凶又丑的面貌,立刻移开目光。
车厢多为钢制结构,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顶等部分组成。
火车上配置,部分有西洋特色,座椅靠垫都是皮纸,塞了少量海绵,舒适度不错。
车头顶部烟囱冒出滚滚黑烟,火车‘匡次匡次’动了。
缓缓驶出车站,先前往京城车站,大约在下午能到,陈湛和叶凝真二人打扮很时髦,但因陈湛长得吓人,眉骨高突显凶相,也没人来交谈。
两人不说话,一人一本书,从右往左的看,起初陈湛还不习惯,很快适应。
看的都不是关于拳术武功的书籍,在火车上没必要引人注目。
陈湛手里是一本《猛回头》,由陈天华所著,旧书,1903年初刊于日本东京,国内还没有出版。
在叶凝真房里书架中找到,在这时候算是珍藏的禁书。
陈天华在书中以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悠久历史激励民族自尊心,
此书内容后世看来部分地方争议很大,特别是其极力歌颂了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组织,号召学习他们“为国死节”的精神。
毕竟后世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褒贬不一,或许初衷都是驱逐异族,但这架马车越来越大,行驶过程中出了岔子。
目的是好,但过程无法细究。
不过陈湛不在意这些,他知道无需担心重蹈覆辙,因中华自有猛人天降,带着万万众希冀走向光明,走向共和。
这个时代的人,若是见过百年后的华夏,都会觉得那是天堂,是真正的理想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六章《猛回头》洋人高人一等?(第2/2页)
只不过人都困囿于时代罢了,后世也少不了人抱怨社会不公。
若能来民国这绞肉机里感受一番,便明白很多了。
收回思绪,《猛回头》这本书中文字力量十足,其中一段更是看得陈湛热血沸腾。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华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屈辱中的屈辱,百年屈辱,难以磨灭的记忆。
陈天华认为,其实洋人也不过是个人,非有三头六臂,怎么就说不能敌他?
同时从历史出发,指出清初汉奸遭人唾弃,抗清英雄备受推崇,以告诫人们心存侥幸、投降敌人只会落得可悲下场。
思想很激进,但很符合陈湛的胃口!
这种思想后世来看不算什么,激进更甚者有的是。
但这个时代,八国入侵多年过去,不少人已接受了八国入侵后在中华建设施工,共同繁荣。
甚至许多人认为洋人带来了很多先进技术。
便理应高人一等!
奴才思维,不知道多少年养成,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剔除奴骨。
《猛回头》不长,很快看完,陈湛有些憋闷,世道太坏,他很想杀个清净。
但一人之力不足为道,他自问比不了星星之火可燎原的猛人。
一介武夫,只能做替天行道的杀生事!
叶凝真感受到陈湛逸散出的一丝杀气,转头看他,也看到那本书。
“这是禁书,你小心些。”叶凝真道。
其实禁书倒是还好,但配上陈湛的身份便麻烦很大了。
本为搜个禁书,查出个一级通缉犯,顶级大boss,对巡警来说可就太坏了。
陈湛合上书,手指一搓,书页上的‘猛回头’三个字被搓成粉末,簌簌落下。
但书页却完好无损。
精微之中的控制,对化劲宗师轻而易举。
收起书,看向叶凝真,她手上的倒不是禁书,却是陈湛无比熟悉的一本书,《呐喊》
嗯?迅哥儿啊!
陈湛露出笑容,这民国萧条的冷意,迅哥儿独占三分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剖中国社会的实验室,既看见历史的伤疤,也逼得直面自身的局限。
骂人太狠,以至于让一众人文学大家破防。
这时候的迅哥儿已成名多年,不少人将其作品奉为神作。
叶凝真手里这本是25年出版,全白话文,极大降低阅读难度,提升传播广度。
其中著名的两大名篇《狂人日记》和《孔乙己》都收录在其中。
见陈湛目光灼灼盯着她手中的书,叶凝真笑道:“要不给你先看?”
陈湛摇摇头,《呐喊》中的所有篇章他早就看过,甚至不少能“全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