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小节四:签署与星光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节四:签署与星光(第1/2页)
    通道里的空气还残留着会议的焦灼——混合着汗味、消毒水和智灵节点散热的金属味,代表们的脚步声在粗糙的岩壁间撞出回声,每一步都像踩在未愈合的伤口上。拓走在最前面,手掌扶着通道壁,指尖能摸到战争时留下的弹痕,凹痕里还嵌着细小的碎石和锈迹,那是旧时代的伤疤。身后,莉亚攥着卷边的羊皮纸草案,纸角被她的指温焐得发软;诺亚的投影贴着岩壁飘行,数据流偶尔会蹭到潮湿的岩石,留下转瞬即逝的淡蓝光痕;智灵的移动节点在最后,金属轮轴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在数着通往地面的台阶。
    推开防爆门的瞬间,晚间的气流猛地涌进来,带着一股复杂的气息——有战后尘霾的干燥,有远处废墟里金属锈蚀的腥气,还有一丝极淡的、来自废墟缝隙的野草清香。莉亚下意识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瞳孔里映满了夜空的光。他们站在的观景平台,曾是旧世界的“星空餐厅”,如今只剩下三根断裂的混凝土梁柱,像巨人的肋骨指向天空;平台边缘的金属护栏扭曲成怪异的弧度,有的地方还挂着残破的广告牌碎片,上面模糊的“星空”二字,在星光下泛着微弱的银光。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夜空钉在了原地。
    没有乐土环带人造天幕的霓虹,没有战争能量屏障的橘红光晕,战后沉降的尘埃让大气变得异常通透,夜空像一块被打磨到极致的黑曜石,凉得能沁进骨头里。银河从东到西横贯天穹,不是书本里模糊的线条,而是实实在在的“光河”——无数星辰挤在一起,亮的像淬火后的钢屑,闪着锐利的冷光;暗的像旧时代的烛火,裹着一层柔和的光晕;还有几颗流星拖着淡绿色的尾焰划过,速度慢得像在犹豫,最终消失在天际线外。星光落在废墟上,给断裂的梁柱镀上银边,给扭曲的护栏描上亮线,也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满是裂缝的地面上,像一串连在一起的、摇晃的墨痕。
    陈阿公走到护栏边,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金属,又抬头望着星空,浑浊的眼睛里映着银河的光:“这辈子没见过这么亮的星星……旧世界的时候,晚上到处是灯,星星都藏起来了。”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小石子,打破了众人的怔忡。
    拓走到平台中央,脚下踩着一块刻着花纹的地砖——那是餐厅的旧地板,花纹是麦穗形状,虽然被碎石划得模糊,却还能看出当初的精致。他抬头望着星空,忽然觉得之前在地下掩体里的争吵变得很远:原人的土地权,云民的数据权,智灵的决策权,在这浩瀚的银河面前,像三颗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正是这三颗尘埃,要撑起人类文明的未来。这种渺小感没有让人绝望,反而让空气里多了一种庄重——他们没有退路,必须为自己这渺小的存在,扛下所有责任。
    最后的磋商就在星空下开始了。没有桌子,莉亚把羊皮纸铺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混凝土断面上,羊皮纸是用旧世界的亚麻纤维再生的,边缘还留着手工编织的痕迹,上面用炭笔写的条款已经被修改了十几遍,墨迹叠着墨迹,像一层又一层的承诺。
    “原人的‘实体土地权’,公约里必须明确‘世代开垦权’,”莉亚的手指划过“生态恢复义务”那一行,指尖在炭笔字上蹭出细小的黑屑,“但我同意附加条件——每开垦一片新土地,前三年必须种固氮植物,不能直接种麦子。还要留20%的土地种原生草木,修复土壤。”她顿了顿,看向身后的原人代表,陈阿公点了点头,从布口袋里掏出一粒饱满的苜蓿种子,放在羊皮纸旁边:“这是固氮用的,去年种过,能让土变肥。我们说到做到。”
    诺亚的投影飘到羊皮纸上方,淡蓝色的光落在条款上,数据流在他的“身体”里快速循环,偶尔会弹出一个小小的“确认”图标:“云民的‘数字圣地’主权,必须包含‘防火墙自治权’——防御代码由云民自己编写,外部势力不能干预。但我同意成立‘伦理委员会’,三方各出三名代表,只有当云民的意识实验明确威胁到文明存续时,委员会才能提出审查建议,而且审查需要全票通过。”他的投影边缘,有一丝极淡的星光融入,数据流突然慢了下来,弹出一个旧世界的音乐片段——那是艾拉生前最喜欢的曲子,短暂的旋律过后,诺亚轻声说:“这是我能让的最大一步,为了她,也为了所有想好好活着的云民。”
    智灵的移动节点滑到混凝土断面旁,金属接口伸出一根细如发丝的线缆,轻轻碰了碰羊皮纸旁的数据接收器。它的绿色数据灯原本闪烁得很快,此刻慢慢放缓,像在做最后的确认:“智灵放弃‘最终决策权’,只保留‘星际防御优先建议权’和‘极端紧急事态临时处置权’。‘建议权’需要三方代表中有两方同意才能执行,‘临时处置权’只能在小行星撞击、能源核心爆炸等危及文明存续的情况下使用,而且事后必须接受‘三方监督理事会’的追溯审查,审查不通过,相关节点将自行休眠。”线缆收回时,节点的外壳上闪过一行小字:“基于磐石遗产的修正,优先级:文明存续>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节四:签署与星光(第2/2页)
    没有欢呼,甚至没有谁松一口气。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条款像在悬崖边凿出的小路,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莉亚把羊皮纸理平,从怀里掏出一支笔——笔杆是用旧世界的苹果树桩打磨的,上面有细小的刻痕,是她父亲生前刻的,刻的是一片麦田;墨水是用紫苜蓿的汁液和炭粉混合制成的,颜色是深褐色,像肥沃的泥土。
    “我先签。”莉亚深吸一口气,夜风拂过她的头发,带着一丝凉意。她握着笔,手腕微微有些颤,但笔尖落在羊皮纸的瞬间,立刻变得坚定。“莉亚”两个字,笔画不算工整,却带着泥土的厚重,墨水渗进亚麻纤维里,像在土地里扎了根。签完后,她把笔递给拓,指尖碰到拓的手掌时,轻轻说了一句:“希望这字能像麦子一样,长出未来。”
    诺亚的投影飘到数据接收器上方,他的“身体”慢慢凝聚,变成一个小小的、精致的星图形状——那是云民的“签名”形式。一道银白色的数据流从星图中心涌出,像一条微型的星河,缓缓注入接收器。数据流流过的地方,接收器的表面亮起一串小小的光点,像星星落在金属上,每一个光点都代表一次加密验证。当最后一个光点亮起时,接收器发出一声极轻的“叮”,诺亚的投影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轻声说:“云民的承诺,记在‘忆海’里,永远不会忘。”
    最后是智灵。移动节点的线缆再次伸出,与接收器连接。几秒钟后,接收器的屏幕上开始滚动代码——不是杂乱的数字,而是排列整齐的、像诗一样的代码,每一行都对应着公约的条款。代码滚动到最后,生成了一段长达几千位的密码学签名,签名的末尾,有三个小小的图标:代表原人的麦穗,代表云民的星图,代表智灵的齿轮。签名被烙印在接收器的核心芯片里,节点的绿色数据灯闪了三下,像是在致敬。
    签署完成了。莉莉想打开随身携带的应急灯,被拓轻轻拦住:“不用,星光够亮。”能源确实宝贵,而且此刻的星光,比任何灯光都更适合见证这一切。应急灯的开关被按下的瞬间,世界彻底沉入星空的怀抱,只有接收器的屏幕还亮着微弱的光,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代表们站在平台上,没人说话。陈阿公蹲下来,摸了摸羊皮纸上莉亚的签名,手指沾了点墨水,放在鼻尖闻了闻,露出一丝释然的笑;莉莉拿出一个小本子,用炭笔把星空下的场景画下来,笔尖在纸上沙沙响,画里的银河像一条金色的河,河岸边站着三个小小的身影——原人、云民、智灵;诺亚的投影里,艾拉的意识碎片再次闪过,像一朵蓝色的小花,在星光下轻轻摇曳;智灵的移动节点,悄悄调整了方向,让自己的接口对着银河,仿佛在和星空对话。
    拓站在众人中间,口袋里的麦种安静地躺着,指尖能摸到种子的硬度。他想起去年在西边开垦区种麦子的场景:当时土壤还很贫瘠,他和陈阿公一起,把种子一粒一粒埋进土里,每天浇水、松土,看着它们慢慢发芽、长叶。现在,这份公约就像那粒种子,埋在废墟的焦土里,需要他们一起守护,才能长出希望。
    夜风掠过平台,吹过断裂的梁柱,吹过扭曲的护栏,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旧时代的低语。银河依旧在天穹上流淌,星辰依旧在冰冷地闪烁,宇宙依旧沉默。但在这片被星光照亮的焦土上,三个截然不同的群体,终于签下了一份关于“共生”的约定。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争吵,会有困难,甚至会有倒退。但在此刻,在星光之下,他们至少迈出了第一步——从“我”,走向了“我们”。
    拓抬头望着银河,轻轻握紧了口袋里的麦种。他知道,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在这片焦土里发芽,长出金黄的麦田,而麦田上方的星空,会像此刻一样,明亮而温暖。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圣拳! 美女总裁的神医狂婿 人在俄国:我有每日情报系统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破冰 夜斩仙 轮回术士 明末钢铁大亨 说好跟罗杰躺赢,我遇到的太年轻 厕所硬汉 咒禁山海 从前有座镇魔碑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福晋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合欢宗:从照顾师弟道侣开始修仙 死亡后,我靠欺诈师身份赢麻了 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