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齐修两日的休沐一过,凌锦就只有自己在家中了。因为实在无聊,凌锦决定去京城的商铺中转转。
但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她身边的丫鬟婆子的一致反对。
“您身子刚好,就要出去,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要是憋闷,不如奴婢给您找些闲书来解闷…”“实在不行,我们再齐府中转转也可以。齐府那么大…”
她话还没有说完,身边的人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就把她这个念头给打消了。真是怪自己平日里对她们太好了,居然都敢顶嘴了。唉!谁让那是自己惯出来的呢。
自从齐夫人不再来给凌锦送那什么汤之后,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忽然就明亮了起来。连着心情都变好了。
只是整日待在家中实在无趣,等到齐修下朝回来,凌锦殷勤的在旁服侍。说是服侍,其实就是齐修走到哪里,她慢慢悠悠的闲逛到哪里罢了。
“嗯?”终于受不住凌锦的“骚扰”,齐修挑了挑眉头,发出了一个音节。疑惑的看着面前表现的有些反常的人。
凌锦本来就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见齐修这个样子,就更说不话出来了。自己本想与齐修一同去宫中看望一下小皇子,只是想着齐修刚下朝,肯定十分疲累,就有些犹豫。
但是在齐修的注视下,凌锦还是说出了口。齐修知晓凌锦这几日在家一定十分无聊,当即就答应了凌锦。
换下朝服,两人就进了宫中。来到承乾宫,水芝姑姑自然是高兴不已,得知二人还未用膳,连忙吩咐厨房做了凌锦爱吃的菜肴。
“齐修,我想着,阿弟他既然早已经过了百日,那我们就不必大费周章。寻个好由头,替他做一场宴会如何?”凌锦看着在水芝姑姑怀中乖巧不已的李凌壹,心中一片柔软。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至亲了。
齐修知道凌锦对这个弟弟十分看重,当下就赞同了凌锦的话:“那我们就请钦天监的人选个好日子,将宴会办了。顺便看看朝中大臣对小皇子的态度如何。”
虽然现在小皇子还未长大,但是他是皇室唯一的血脉。朝中的大臣如果因为小皇子年幼就不将他放在眼中,那这个官员的仕途就要让人考虑考虑了。
知道是替未来的储君挑选好日子,钦天监的人也十分上心。不出一天,就送来了消息说:“选好了日子。”
宴会当天,不知事的小皇子由凌锦抱着,见过了各位大臣。见到自己未来的君主还是个小奶娃,各个上了年岁的老臣,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一时间感慨万分。
小皇子可不管这么多,他只乖乖的待在凌锦的怀中。猛地见到这么多人也不露怯,反而十分好奇的这里瞧瞧那里看看。
凌锦不知道自家阿弟是胆子大还是反应慢,看着他那好奇的模样,只觉得有些好笑。众位大臣也赞:“小皇子如此年纪就不惧众人的眼光,实乃明君之风范。”
这马屁拍的也太早了好吗,阿弟可听不懂你们在说些什么。凌锦看着怀中那个有些疲惫的小人儿,有些心疼。一上午都在人群中转来转去,以往这个时候肯定早就睡着了。
“水芝姑姑,带阿弟回承乾宫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和齐修就够了。”凌锦知晓那些大臣表的衷心都是说给自己这个皇室听的,因此就让水芝将小皇子带下去了。读书楼 .hulou.
一阵觥筹交错之后,宴会终于结束了。即使是齐修,也不得不与朝中大臣喝了些酒,更别说苏奂仁等人了。作为小皇子的启蒙之人,苏奂仁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讨好。到最后喝的竟是走路都跌跌撞撞的了。
苏奂仁又只带了一个侍从,凌锦只好遣人将其送回府邸。齐修亦是脚步虚浮,被凌锦搀扶着回了承乾宫。
其实齐修的酒量哪里有这么小,但是他看凌锦忙不迭的来搀扶自己,也就半推半就的倚靠在凌锦身上了。
凌锦吩咐人煮了醒酒汤,看齐修这样,虽然醉的不厉害,但是明日醒来说不定会头痛。这时看着齐修,脸上一片陀红,竟然有些娇艳之色,凌锦一时看呆了。
待回过神来,发现齐修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凌锦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正巧这时,宫人将醒酒汤送了来,凌锦连忙要齐修喝了它。
只是让凌锦没有想到的是,齐修喝完醒酒汤竟然径直朝自己走过来。她正想问何事,齐修却俯下身子,吻了上来。
凌锦看着眼前忽然放大的脸,鼻尖充斥着淡淡的酒香,竟然不知如何是好。齐修则是有些庆幸,若不是自己喝了些酒,也不会借着酒劲做出如此举动。
虽然他与凌锦表明了心意,但是自从凌锦昏迷醒来之后,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直到那一天他看见凌锦经过大皇子的寝宫时,驻足停留了一段时间。他似乎明白了与凌锦之间那一丝丝的隔阂源自于什么。
今日借着酒劲,他想打消这个隔阂。两个人连生死都经过了,还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呢?
想到这里,他便加深了这个吻。凌锦也慢慢闭上眼睛,手攀上了齐修的脖颈。
许久之后,两人才分开。齐修望着凌锦的眼睛,轻声说道:“大皇子之事,你可怨我?”
凌锦听到大哥哥的名字,不由得顿了一下。看着齐修眼中的不安,她深吸了一口气:“不怨,若是你信我。那我只有一句话,不怨。”
“那个将刀挥向亲人的皇上已经不再是我的大哥哥了。”凌锦闭上眼睛,不愿意再回忆起那个场景。
齐修将凌锦紧紧的抱在怀中,轻声的安慰着。他不会再让人伤害到凌锦和她所在乎的人了。
小皇子的宴会刚过,朝中一片和谐的氛围。这个时候,苏奂仁趁机提出“开仓放粮”的措施。
“京城外还有些流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我们怎么能置之不理呢?”同意苏奂仁提议的大臣替苏奂仁说道。
“开仓放粮,此等大事需仔细商议才行。”又有反驳的大臣说道。
一时间,朝堂上充斥了各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