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那怎么行?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大扁担的铜烟锅指挥若定,缺指的手掌推开粮仓木板门。
    男人们扛着麻袋小跑,女人们举着竹扫帚归拢散落的谷粒。
    李冰刚把最后一袋谷子码上仓梁,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了瓦片上。
    粮仓里浮动着暖烘烘的谷香,二百三十七个鼓胀的麻袋堆成小山。
    杜亮亮瘫坐在稻草堆里,汗湿的汗衫贴出肋巴骨的轮廓:
    “哥,你闻闻这味儿,比城里香水还醉人。”
    小伙子抓起把新米捂在脸上,深深吸了口气:
    “等新米酒酿出来,头碗敬你改良的稻种!”
    雨脚渐密时,晒谷场上的积水里漂着零星的谷粒。
    不知谁家媳妇摸黑蹲在水洼边,借着粮仓窗棂透出的光,手指头在水里摸索着捡漏。
    王婶的食盒又转到了粮仓,这回换成了热腾腾的菜粥,切得细碎的萝卜干在粥面上浮成星子。
    夜雨下到后半夜,李冰提着马灯巡田。
    改良后的稻田里,雨水顺着新修的排碱沟潺潺流走,稻茬在灯影里站得笔直。
    泥鳅在沟渠里翻起水花,惊醒了守夜的土狗,犬吠声撞在湿漉漉的稻浪上,荡出老远。
    晨光再临,下坪村的炊烟里混着米香。
    杜家嫂子的石磨盘转得飞快,雪白的米浆顺着磨槽流进木桶。
    祠堂前的空地支起了三口大铁锅,新米熬的粥面上结着翡翠似的粥油,吴老蔫的算盘珠在粥香里拨响:
    “按人头分,每人先称二十斤!”
    李冰端着蓝边粗碗蹲在祠堂门槛上,米粥烫得他直吹气。
    碗里浮着的米油映着晨光,忽然被斜伸过来的竹筷搅散——李大扁担夹了块腌萝卜搁在他碗头:
    “多吃些,开春还要指着你育新秧。”
    晒谷场边的苦楝树上,杜亮亮正往枝杈拴红布条冲着树下喊:
    “哥,等明年咱村米卖到利民超市,我就给这树挂绸子!”
    风掠过金黄的谷堆,把年轻人的誓言卷上云端,惊飞了檐角偷食的麻雀。
    秋日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流淌在下坪村的每一个角落。
    李冰站在粮仓门口,望着晒谷场上忙碌的身影,耳边是杜亮亮那小子没心没肺的笑声。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缝间还残留着新米的清香。
    “哥,你看这个!”
    杜亮亮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手里捧着个土陶碗,碗里盛着刚酿的米酒,泛着琥珀色的光:
    “我爹偷偷启封的,第一碗给你尝尝。”
    李冰接过碗,酒香混着稻谷的甜味钻入鼻腔。
    他抿了一口,热辣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在胃里烧起一团火。
    “好酒。”他简短地评价道,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远处,李大扁担正和几个村干部站在祠堂前的石阶上说着什么,铜烟锅在阳光下闪着暗沉的光。
    李冰注意到老支书眉头紧锁,缺了指头的手掌不停地摩挲着烟锅,这是他有心事的标志。
    “亮亮,你先去帮忙收拾晒垫。”
    李冰把碗塞回杜亮亮手里,大步朝祠堂走去。
    还没走近,就听见会计吴老蔫尖细的嗓音:
    “...乡里这次是铁了心,说咱们村必须纳入示范点,不然明年水利拨款就...”
    李大扁担抬眼看见李冰,立刻收住了话头,脸上挤出笑容:
    “冰子来了?正好,来尝尝你王婶新做的米糕。”
    李冰没接递过来的米糕,直截了当地问:
    “出什么事了?”
    几个村干部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李大扁担叹了口气:
    “进屋说吧。”
    祠堂的偏厅里弥漫着陈年的香火味和新鲜米酒的香气。
    李大扁担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纸张上鲜红的公章刺得人眼睛疼。
    “乡里要搞“现代农业示范区“,咱们下坪村被划进去了。”
    李大扁担把文件摊在八仙桌上:
    “要求土地集中流转,统一规划种植。”
    李冰拿起文件,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跳动着“机械化作业”“高产杂交种”“规模化经营”等字眼。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
    “这不行。”
    李冰放下文件,声音低沉却坚定:
    “我们刚改良出的稻种最适合本地水土,亩产已经提高了三成。
    那些杂交种需要大量化肥农药,会毁了我们的地。”
    吴老蔫的算盘珠子啪地响了一声:
    “可乡里说了,参加示范区的村,每亩补贴八百块,还包销路。”
    “钱重要还是地重要?”
    李冰猛地站起来,凳子腿在地上刮出刺耳的声音:
    “那些化肥种出来的米能吃吗?我们祖祖辈辈...”
    “冰子!”李大扁担用烟锅敲了敲桌面,“坐下说话。”
    李冰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
    祠堂外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和这里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李大扁担往烟锅里塞着烟丝,缺指的手掌动作有些笨拙:
    “乡里催得紧,下周要开动员会。
    咱们村...得有个态度。”
    “什么态度?当然是拒绝!”
    李冰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好稻种,眼看着日子有起色,不能就这么...”
    “你当我不明白?”
    李大扁担突然提高了声音,烟锅在桌面上重重一磕:
    “可乡里的意思很明白,不配合的村,水利工程、道路硬化这些项目就别想了!”
    屋内陷入沉默。
    李冰盯着地上的一块青砖,砖缝里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株嫩绿的草芽。
    “给我三天时间。”
    李冰最终开口:
    “我去乡里一趟,找农技站的老师问问清楚。”
    李大扁担吐出一口浓烟,烟雾中他的表情模糊不清:
    “去吧,但别抱太大希望。
    这年头...风向变了。”
    走出祠堂,李冰才发现太阳已经西斜。
    晒谷场上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妇女在收拾最后的工具。
    王婶挎着食篮走过来:
    “冰子,吃点东西吧,忙了一天了。”
    李冰接过还温热的米糕,突然问道:
    “王婶,要是以后村里不种现在的稻子了,您觉得怎么样?”
    王婶愣了一下,皱纹里夹着谷壳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那怎么行?
    你改良的稻种煮出来的饭多香啊,我孙子一顿能吃两大碗呢!”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烹程万里 贵女跌落神坛,佛子跪地轻哄 乱练邪功,核光普照 华娱:从怪兽电影开始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非分之想 师妹杀穿修仙界,六个道侣当成宝 限制级幻想入侵中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八零小作精,换嫁大院就躺赢! 表姑娘回京后,未婚夫他追悔莫及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我在唐朝当神仙 娇雌万人迷,顶级雄性夜夜争欢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