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更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魏时只负责提供一个点子, 具体的事情还得由太子和肖知府商议。
    不得不说,作为一国之君, 太子的能力确实是让人叹服的。
    事情要比魏时想象的还要顺利,劳动量和粮食比例的商定,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人, 荒山荒地的划定, 负责监督的巡查御史……
    灾民们都按照原籍地进行了划分, 各有各的小头目, 有之前就当过里正的人, 也有被众人推选出来的。
    集体就是这样,总要有个打头的。
    负责移民就食的小集体, 打头的人自然是太子, 别人服不服气魏时不知道,反正他自个儿是挺服气的。
    这也让他对未来、对朝廷有了更多的信心,灾难总是能够给人带来教训,并使之深省。
    魏时这一路上就想了很多, 老天爷不下雨,那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就算是未来有人工降雨的技术, 可那也是有先决条件才能操作的。
    他这段时间也问过不少灾民, 所种植的作物大多都是粟,而柳州城、燕县这两处地方种植的都是水稻, 土生土长的水稻, 对水的需求和要求都是挺大的。
    倘若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 在曾经学过的历史书里,某个朝代好像是大面积推广过占城稻,之所以能被朝廷大面积推广,原因就在于其耐旱性、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尤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稻穗要比之前种植的水稻长。
    魏时还记得,占城稻就是从周围的小国家引进过来的,好像是越南,也可能不是。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如今的安南国就应该是将来的越南。
    魏时无法确定传说中的占城稻是不是就在这个地方,更没有办法确定在历史已经发生转折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占城稻这种作物。
    但既然想起来了,知道这种作物的特性,总还能过去找一找,也算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比起曾经写在历史书里的占城稻,魏时更怀念的还是玉米、红薯、马铃薯,还有……辣椒,这些从海外传过来的植物。
    前者产量是真的高,后者能带来的美味更是妙不可言。
    大靖朝是包容的,来自于境外的商人不少,还有黄头发、蓝眼睛的白种人,但那只是对于陆地而言的,深不可测的海洋对于大靖朝而言,还是陌生而渺远的,就算是有船只,那也不是可以用来远航的船只。
    想想那些高产的作物,味道奇妙的辣椒,魏时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努努力,当今他连见一面都难,更别说是影响到了,但太子就不一样了,既然都已经是熟人了,也就不妨碍他说些有的没的了。
    直截了当的说总是缺乏说服力的,对于高产作物的迫切,魏时相信太子应该比他更为心急。
    包容的中原,数千年以来,可是已经引进过不少植物了。
    “像是胡豆、胡葱、香菜、核桃、胡萝卜、胡麻、西瓜、无花果……这些不都是在胡人之地引进过来的,胡人生长的地方才那么大点儿,就能有这么多中原没有的食物,往南往北往东往西,地域不知道有多辽阔,哪怕人口不多,但也有可能生长着中原没有的植物,甚至是比粟和水稻更能够产粮食的植物。”
    “往南往北往西也就算了,东边可都是海,那地方是够大的了,可难道还能下海去找植物吗?”太子打趣道,魏大人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远不同于常人。
    去别的地方找找能够产更多粮食的庄稼,听起来确实不错,如果能找到,那可是能惠泽万民的好东西,若是找不到,也没浪费多少人力,差不多算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主意。
    “河跟河之间有对岸,海不过是比河大了些,应该也是有对岸的吧,在海的另一边,或许是处面积并不逊色大靖朝的地方,也或许是一个个的小岛,谁知道呢,没亲自去看过之前,根本就没办法判断海的那一边是什么。”魏时尽可能云淡风轻的道。
    作为也没去过海对岸的人,他说话的语气可不能太过笃定了,一切都是猜测,一切都是想象。
    太子的眉头已经皱起来了,作为一国之储君,哪怕大靖朝四海升平,但仍旧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忧患意识。
    未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海的另一边如果真的有一处面积不逊色于大靖朝的地方,也拥有像他们一样多的人口,甚至更多。
    那可就不仅仅是什么稀罕植物的事儿了,临近的几个小国家都不成气候,那海对面的国家呢。
    虽然不知道魏大人的猜测是否准确,但也确有其合理处,一条河能有对岸,海应该也是一样的。
    这事儿必须得要告知父皇,作为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国家,也该去看看海的那一边到底是什么,最好是处无主之地,幅员辽阔,土壤肥沃。
    太子仔细看向魏大人,这样的头脑待在兵部实在是可惜了,而且朝廷如果真的准备要出海的话,如果海的那头真的是一大片可以被征服的土地,那父皇之前针对兵部的计划就必须要改一改了。
    大靖朝的兵力强壮,四周又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得到的国家,关键是这些武将,上战场打仗或许可以,但是上朝堂,尤其是辖制一个部门,就太不合适了。
    父皇一直都不满兵部做事的效率,练兵、打仗是武将的事,但是具体的管理和安排,还是文臣更合适。
    依照父皇的推测,几十年内,边疆怕是都不会有大的战乱,趁着这个机会,也要把开国时立下的规矩改一改。
    不管是兵部,还是军队,都不能再是武将的一言堂,文臣不单单是要在其中分得一席之地,甚至在练兵和打仗之外的事情上都要占主导地位。
    文臣和武将的圈子都是排外的,父皇之所以把魏大人掉进兵部,一来确实是存了历练魏大人的想法,二来也是因为魏大人的身份,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如假包换的文人和文臣,但同时也是刘唐将军的女婿。
    刘家在武将当中的地位举重若轻,魏时去兵部当差肯定是不会被为难的,只要打开一个缺口,有一个文臣能够在兵部里头说得上话,挤进核心的圈子里头,后续就没那么困难了。
    这些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也,也就是一国之君能跟储君说一说。
    不过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如果真要出海的话,还是要用武将,也不知道父皇会不会把对兵部和军队的改革延后。
    魏时当然无法知道天家父子的心思,所占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魏时除了想赚些银子养家糊口之外,所求的不过是无愧于心,既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官服,也要对得起自个儿的良心。
    这并不能算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但跟大多数人比起来,也确实是淡泊了些,这大概也是他对太子的态度一直都很自然的原因之一吧,既然无所求,也就不会纠结太多。
    太子喜欢听魏大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魏时呢,也确实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他做不到的事情,太子可以做到,两个人相处起来感觉也确实舒服畅快。
    因此,在回京的路上,两个人不是骑马以错开一个马头的距离并行,就是坐在同一辆马车上,畅所欲言,从救灾抗旱谈到海外世界,从造船技术聊到工匠待遇……
    较之兢兢业业但是存在感不高的大皇子,魏时反倒更像是太子的兄弟。
    不过,魏时之所以敢同太子来往的这么亲近,一方面,确实是受到了太子人格魅力的影响,那更重要的还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的态度,两个皇位最强有力的竞争者,竟然都这么佛系。
    这说明太子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而且当今总共就六个皇子,除去一个太子之外,再加上两个不争的,这就已经占了一半了,剩下的三位皇子真的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二皇子出身太低,四皇子听说是个爱读书的,跟酷爱算学的三皇子不同,这位喜欢诗词,民间都有几首四皇子的诗词流传在外,人家那真真是富贵诗书堆养出来的灵气。
    六皇子年纪最小,跟太子差了整整十岁,等到加冠之年,还有十一年呢,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十一年后谁当皇帝还不一定呢。
    去掉这个,再去掉那个,也没哪个人跟太子争位了,这国之储君的位置还是挺稳当的。
    隐患不断的减小,魏时这个爱惜小命、珍惜时间的俗人,也就不再避着太子了。
    ※※※※※※※※※※※※※※※※※※※※
    二更√
    感谢在2019-11-17 18:34:40~2019-11-17 23:2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妞妞糖 11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八零:改嫁绝嗣京少,渣前夫哭红眼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白衣披甲 剑宗外门 开局被抢兽夫,我修仙征服全大陆 天剑手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神雕:重生尹志平,不当龙骑士 剑帝 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独立战争强力破解版 仙武天尊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地仙只想种田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起源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