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毕竟宁小鱼和方小毛的年龄也大了,两个孩子刚出来任职,总不能再侍卫这不尴不尬的职位上一直这么混着,还是得正经的谋一份差事,之后再张罗着娶亲了,这样才对得起这些年读的这么多书。
方雯雯对这两个孩子的感情也深刻,两个孩子落榜她受了多大的打击,裴宸也都看在眼里,安顿好了两个孩子,也算是对方雯雯有个交代了。
自己在文职上,上头不想让两个孩子进文职也是有考虑的,更何况现在沈陶的地位还不能完全撼动,想要将这个蛀虫彻底铲除不能急于一时,还得从长计议。
两个孩子必然是要走武将的路子了,只是日后征战沙场……
不过征战沙场也好,武将之间也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的勾心斗角。
有的时候,暗箭难防,嘴巴里吐出来的刀子远比真正的刀子更可怕。
裴宸正思考着,想要将宁小鱼和方小毛塞到徐严的部队里,谋个好去处,沈康走了进来,一坐下就要倒茶喝。
裴宸见沈康满头大汗的,问道:“这还没上朝呢你怎么就满身的汗?”
沈康平日里就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偏偏谋了个武职,但他这个武职乃是殿前侍卫,光荣着呢,但受苦的时候也是不少的,比如现在。
“那些个宗室里的王子皇孙在前面比摔跤呢,我不幸成了他们的陪练。”
裴宸笑了笑:“这可真是个受罪的活儿,难为你还能活着回来。”
沈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背靠着瘫了:“谁说不是呢?这还不是皇上的亲骨肉的,就这样能折腾人,我还真是期待皇上能生个亲儿子出来,到时候这群人还敢不敢这么嚣张。唉不过话又说回来,横竖他们现在都是爷,得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要让他们高兴了,咱们才有好日子过,可要让他们高兴,我就得辛苦了。一会儿又得倒宫门口去射箭去……对了,你……”
裴宸笑道:“一会儿我得找徐严大人去,不过,宫门射箭都有谁去?”
每到夏天的时候,南明王朝的皇帝们都喜欢带着手底下的大臣们到宫门口去射箭去,王子皇孙自然也得跟着去,侍卫什么的就更加少不了了。
不出意外,宁小鱼和方小毛也得跟着去。
沈康想了想:“徐严大人今天是来了,他是肯定会去的,我堂哥也回去,现在这几位武官儿正在大殿里商量着事情呢,没传唤文官。刚刚回来的时候,我看几个王子皇孙都回去,三王子,六王子还有十一王子。”
宗室里没有早夭早殇也没有被皇上厌弃的王子,也就这么三个了。
他们俩在门口聊了一会儿,大殿那边谈好了事儿,两人就跟着出去了。
皇上领着一班大臣,后面跟着几个王子,侍卫们走在最前面开道,裴宸是新贵,被皇上招到了身边跟着,沈康是二品侍卫,也跟在皇上身边。
皇上转头对裴宸笑了笑道:“朕知道你文采好,也知道沈康射箭射的好,你是第一次参加宫门射箭,回头我还得看看你的箭术如何。”
裴宸现在才刚起来,可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张狂,也不知道这周围都有多少耳朵在竖着听呢。
裴宸低着头道:“裴宸箭术拙劣,当是入不了皇上的眼睛的。”
“哈哈哈……想不到你倒是个谦虚的。回头在靶场上再看。沈括,你才从边关回来,朕今天也要看看你的箭术究竟如何了。”
皇上说着,便回头看向在徐严身边的沈括。
边塞的乱子暂时是平定了,知道了沈括身上有伤的事情,徐严又说了许多沈括在边关英勇的表现,让皇上非常感慨又感动。
当年的沈括,虽然是武将,到底一身温润如玉,而如今芝兰玉树不必说,就算穿着一身官服,也掩盖不住满身的锐气。
若是朝廷中年轻一辈都像沈括和裴宸一样,这天下怎能不太平?转念一想,这俩最优秀的都是自己的儿子,皇上又更开心了。
可惜啊,多了个叫沈陶和沈氏家族的蛀虫,儿子也不能认……皇上又难受了。
皇上想着想着,就叹了口气,心中郁结,大踏步的往前走了。
裴宸和沈康对视了一眼,都知道皇上这心情是不好了,不知是怎么回事儿,两人也不说话,连忙跟上去。
等出了宫门口,到了靶场上,将几十个靶子远远的立在草地上,不消说,皇上肯定是第一个。
沈康将缠着金线的弓给递了上去,沈括则是递箭。
皇上是第一个开弓的,众人都有些心惊胆战,左右伺候着的侍卫,和下面的大臣们,看着皇上那紧绷着的脸,心中都紧张的很。
靶场上,没有表现什么异样情绪的也就徐严和沈括了。
徐严在朝堂上浮浮沉沉这么些年,做武将刚开始被沈括这个小辈压着,后来皇上又觉得不妥,毕竟资历和能力摆在这儿,干脆让徐严做了文武军机大臣,上阵杀敌还是让沈括去。
徐严宦海沉浮,对于皇上射箭好不好这事儿根本就不在乎,而沈括却是因为,现在皇上宠信自己,更何况……他从来也不是那种谄媚邀宠的人。
“嗖”的一声,皇上一箭射了出去,正中把心,全场一片喝彩声。
左右伺候的太监和侍卫们都夸赞皇上的箭术好,大臣们也顺势说着恭维的话,皇上顿时哈哈一笑,心情好了不少,回头再看裴宸没有说话,顿时就有些不开心了。
“裴宸,朕这箭射得如何?”
裴宸苦笑了一下,唇角上勾勒出一丝笑意:“皇上的箭术自然是定好的,只是……皇上,您开局就这么厉害,让后面的人可怎么办啊?”
裴宸这表情,让人忍不住想到之前他说的那些话。
他就是个读书的,哪儿会什么射箭啊?
就算是学文,裴宸也没有走正经的科举的道路,而是经商厉害,再着平叛有功,得了户部的职位,这人的文学名声也没有多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