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诗蕾没有想到韩文强是铁了心了,竟然公开摊牌提出来和她离婚。
他还恬不知耻地对她说:“她是个企业老板,收入很高,与其我们两人在一起过苦日子,还不如分开得好,这样你也可以再找个好的,也跟着过好日子。”
当他说完这话后,李诗蕾上前扬手“啪”就给他一个大嘴巴,朝他吼叫道:“我没想到你这么无耻,你不管我了,那么女儿呢?啊?”
他信誓旦旦地说:“女儿始终是我心中的宝贝,我会永远关心她的,尽到父亲的一切责任,一直管到她上大学、就业、直至结婚生孩子。”
李诗蕾听后,气得她哭泣、撕打、甚至乱摔东西,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韩文强是铁心要和她离婚了。李诗蕾看到现在他这副无赖的嘴脸,想起年轻时他追逐她大献殷勤的样子,那时他找一切的机会在那里幽静闲暇的公园里向她诉说着情爱,那卿卿我我的日子曾经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啊!她忘不了公园里那一片樱花树林,他们多少次躲在那里贪欢,在那里她献出了自己的初吻,也给了他自己的处女之身体……
当他们走入婚姻殿堂,生下了女儿以后,她是如此努力地相夫教女,把他和女儿看做是自己的天空,自己的世界啊!现在她后悔极了。当时她被他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迷惑了,现在悔之晚矣!想到这里她都有寻死的念头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名,恶事传万里。韩文强要和李诗蕾离婚的消息如同轩然大波,很快在亲朋好友中传开了。李诗蕾的父母年龄都六十多岁了,听到了韩文强要和独生女儿离婚的坏消息后,也从郊区赶来了,他们老泪纵横地安慰她说:“孩子,千万别想不开呀!他喜新厌旧,离开他咱就不能活了吗?现在‘三条腿’的没有,‘两条腿’的遍地都是,咱国家就是不缺男人,只要人健健康康的什么都好说。”他们知道李诗蕾从小要强,生怕她想不开走了绝路,整天劝慰她。
李诗蕾怕年迈的父母为她担心,强忍着眼泪微笑着说:“爸,妈,你们都别担心,我也不是小孩子啦,这不算什么,若不能白头到老,还不如现在就分开,省得维持这种生不如死的虚伪婚姻。”
李诗蕾和韩文强两人的熟人、同事也都纷纷劝韩文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让他看在多年的夫妻情分上,不要和李诗蕾离婚。特别是当年李诗蕾刚入职后的众多的追求者之一刘永刚听说韩文强要抛弃李诗蕾,他就想找机会教训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刘永刚是泉城市莲湖区工会组织科科长,曙光公司坐落在莲湖区,公司的工会组织按区域划分由莲湖区工会分管,李诗蕾经常去莲湖区工会组织科报表,有时去缴纳公司全体工会会员的会费。
当刘永刚第一次遇到风姿绰约的李诗蕾后,就一见钟情。从此以后,他经常找机会和李诗蕾接触。但李诗蕾当时比较单纯,对于刘永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只把他当成一个大哥哥,再说刘永刚也不是她梦寐以求的那个类型的男人。他眉毛黑黑的,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眼睛后面是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有时很严厉,有时又很温柔。高挺的鼻子下面,还有一张两片厚嘴唇的嘴巴,他属于那种典型的书卷气公务员,李诗蕾站在他跟前总有一种压抑感。
当李诗蕾第一次到区工会组织科报表时,就在遇到了刘永刚,看到他从办公桌后面起身来到她面前,那挺拔的身姿,略微严肃的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
刘永刚问她,“你有什么事吗?”
李诗蕾微笑着说:“师傅,我来报一份公司工会会员表。”
“哦,你把表给我吧!”
李诗蕾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了递给他,他认真地看了看后,转身将报表放到了桌上的文件夹里,又给李诗蕾倒了一杯水,关切地说:“喝点水吧,天挺热的。”
李诗蕾接过了水杯,说实在的她还真渴了,那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烤的人们喘不过气来,不用说在大街上走路,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也让人热的烦躁,刘永刚这杯水无疑如同久渴饮甘泉,一时间让李诗蕾将所有烦恼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刘永刚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严肃,但他的性格属于那种精明强干,心眼儿也颇多的男人,他看眼前这个姑娘全身上下透着一股轻松亲适的气息,却掩不住她独特的清雅、气质。她有着一头乌黑而亮丽的长发,被扎成马尾辨披在背后。一双水灵灵的眼眸不动的闪动,像那清澈的湖水中的水波一般不停的流转,别样的生动而传神。她的睫毛又密又长,微微向上翘起,动感的睫毛轻盈自若的煽动着,蕴藏着无限的风情,令人心醉。
他心里泛起了一阵微澜,如果能和她加深一下印象该多好啊!他就十分留意她了。等她离开后,他立刻打开文件夹里的报表看了起来,根据报表上的单位公章知道她在曙光公司工会工作。他审查了署光公司准备的报表后,觉得从总体上都不错,只是有个别的栏目填写的不正确,需要修改,他就打电话让李诗蕾过来,告诉她需要修改的地方。
李诗蕾接到电话后,很快就赶了过来,两个人伏案交谈,他提出了需要修改的栏目,李诗蕾得知报表填的有误,脸上显现出了一丝歉意,她脸色红晕地向刘永刚连连道谢,表示回去立刻修改,等修改好了,立刻给他送过来。
刘永刚见李诗蕾脸上的红晕,知道她很要好,表格填错了,好像是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耐心地向她解释道:“这些都是小问题,只要修改好了送过来即可。”
第二天上午,李诗蕾将修改好的报表给他送来了,刘永刚看了看这份表格,满意地点了点头,还称赞了李诗蕾几句。从那以后,李诗蕾就和刘永刚混熟了,以后她来到工会组织科,总是亲热地喊他“刘哥”而不是“刘师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