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位记者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便是心里不由自主地一哆嗦:“哇靠,黑石峪城还真有他们的独特办法,要依法进行维权了。”
社长问这位记者:“你对你写的内容,是不是进行了事实真相的核实?”
这位记者答道:“黑石峪城内外,都在那样传言,并且还是由知情者发出来的声音,这还用核实。它本身就是一个事实。”
“那这样说,你仅仅是凭道听途说写出来的故事,如果你找不到可靠有力的反驳证据,我们报社将因为你写的这篇故事,走向破产倒闭。”社长这样对这位记者说道。
“没有那么严重吧!”这位记者说:“不就是一篇故事嘛,何况姜不老还有风流的事实!”
“你看看人家在诉状中的诉求吧!”社长很是生气地将黄花菜他们的起诉状,抛给了这位记者:“但我要你有回天之术,否则,我也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这……”这位记者狡辩说:“人家告的是你报社,干嘛要追究我的法律责任?”
“你都捅了这么大一个娄子,你还是这样一个态度!看来,你这当记者的职业道德,算是真没有了!”社长说:“那你就等‘死’吧!”
“社长,你还别这样说!”这位记者说:“到在诉讼的背后,究竟‘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我知道,你在新闻出版总署有门子。但你再有门子,能抗衡过法律?”社长说:“年轻人,还是醒醒,现实一点儿吧!”
“我就是冲这个这会现实而说的。”这位记者言道:“有人就有江山!”
“是。以前,你也做过多次不实报道,但都让你的门子给平定过去了。可是,现在这个案子不同于以往,我感觉谁都救不了你!”
“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位记者依然信誓旦旦:“这样,这个案子你安排我做其中代理人之一,我还就不信,他们黑石峪城能把我告到什么程度。”
“这倒可以。你惹的事儿,也就只能由你自己去擦你的。”社长问这位记者:“你看,还需不需要请一个律师。如果需要请,请谁,都由你做主。”
“请!当然要请了!还要请一个好律师呢!”这位记者说:“我知道平原市有个名律师,他是欧阳律师。我们就请他作为我们这起案件的代理人。”
“可以。”社长说:“这名律师就由你负责去请,但先要说明,按照人家原告提出的名誉损失诉讼赔偿标的,那是要花很多诉讼代理费用的。社里没有这么多钱支付。你得跟律师说好,暂时不能支付代理费用。”
“哇靠,你这不是往死里逼人呢嘛!”这位记者说:“人家告的报社,不是我个人,律师代理费报社不出,谁出?”
“事儿是你惹的。那就得由你负责!”社长说:“在接到原告诉讼状答辩副本以后,社里就召开了班子全体成员参加的紧急会议,这不是我社长一个人的意见,它是集体决议。”
“这都叫什么事儿?”这位记者悻悻而言:“如果报社有这样的决议,那我就不管代理这个案件了,也不管请律师,你们爱怎么办,就最难办了!”
“这恐怕由不了你!”社长说:“由你负责代理这起案件,也是报社班子集体商议决定。因为故事是你写的,你最了解情况。至于你请不请律师,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我现在就向你这位社长提出‘辞呈’,我不在你这家报社干了!”这位记者,都到在火烧眉毛的时刻了,他还在耍横和耍赖。
“你提出‘辞呈’可以,但在现在不可以。最早也得把这起案件办完了,你可以随时提出辞职请求。”社长怎么着,他都要牢牢抓住这位记者了,因为他知道这位记者在上面有人。
逼迫这位记者请求他的靠山,是在这起名誉侵权诉讼案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能救,也就算救了。如果不能救,报社也就跟着破产完蛋了。
社长不是不知道。这次惹的是黄花菜。黄花菜是谁,是敢把吹不正之风人拉下马的女流。她曾经整倒握权人的事情,社长的耳朵里不是没有。
社长后悔就后悔在他没能对报纸刊发的这篇“故事”给予把关。社长以为,有总编把关也就足矣,作为社长哪能事无巨细。
事发后,社长曾经找总编谈过话,可是总编说,上面一再有人对他进行打招呼。这位记者想写什么,想发什么都要给予照顾。一旦惹出了“报道”事端,由他们上面的人给兜着。
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才连续刊发了这片“故事”。谁知,这次惹恼人,竟是黄花菜这样一个天地不怕的“主儿”。
“什么都毋需多说。事情已经出了,那就要正确面对。”所以,才经报社班子研究决定,那就由这位记者负责评定这起案件。
如果他能评定好,一切事情都好说。如果他评定不好,那就将用法律武器,将他打倒。
面对报社班子的集体决定,这位记者是嘴硬事儿软,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迎战这起案件诉讼。
无奈,这位记者只能跑到他的靠山之处,去哭诉解决这起案件的胜诉之法。他上面的靠山告诉他:“你该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该怎么应诉就怎么应诉,至于案件审理的背后工作,由我们来做。”
有了上面靠山这样的“许诺”,这位记者对应诉这起案件,总算有了一些信心。他以为,权力有时也可以左右法律对某起案件的审理走向。这同样是一种社会现实。
为了一笔昂贵的律师诉讼代理费,上面的靠山也在告诉这位记者:“你无需花冤枉钱再去请律师,你只管自己前去法庭应诉就可以了。”
奶巴靠!有靠山就是好。只要是有靠山,谁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还是一种社会现实。这位记者还在沾沾自喜的侥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