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忽的一下子便软了几重,如果说没有见到其本人,心里便一直存着对他的浓浓恨意,可如今却价真货实的跪在自己的面前,情景又是这般的憔悴,憔悴到让人心伤的地步,如何还能再让她硬下心来呢?
玉秋歌眸底一闪即逝的沉痛,又岂能瞒得过一直察颜观色的皇帝?
长长的叹息一声说道:“说来算去,当初如果不是二弟这个不长进的东西惹得玉儿你愤然出走,哪里会有这许多的麻烦事情呢?
如今更是带着孩子漂泊在外,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的,岂不让为兄的心痛?”
玉秋歌摆手制止了皇帝接下来的长篇大论,“陛下,玉秋歌不才令陛下太后挂念,已深感不安,如何哪里还敢令王爷在此长跪?
快快请起吧!”
可如今的平顺王爷什么也不说,就知道如铁塔般的跪在地上,任凭你如何劝解便是不肯站起身来,看他再不似先前般机敏,整个人如同个半傻子似的,心里再是如同被谁人用刀捅了一把,倒退几步直接坐在床上,两只眼睛就有些发呆了。皇帝一看这情景,心里知道她虽然心里存着百般的怨气,却也没有真正做到太过绝情的份上,便想着这苦肉计想是可以凑效的了。
扯过一把椅子坐在……玉秋歌的对面,极其痛心地说道:“这个先前吧,尤其是花越和花枝的事情,都是我这个不长进的二弟的错处,主要原因在于他,次要原因嘛,当然也与你表哥我不极大的关系。”
“陛下是君,哪里有错处可言?
且不可再胡乱给自己加诸罪名了啊!”
这历朝历代的皇帝,从来都是做的对了的事情,万民诵扬,做的错了的也是对,即使是把白的说成黑的,即使是指鹿为马,那你都得认着,哪里能说自己有错呢?
“不,不,不,错了嘛,那就是错了,不能以谎言来遮盖的,在我们玉儿面前认错,你表哥我也不是头一次了,所以不丢人不丢人!
花越那件事情,虽然真相已经了然,为表示我们弟兄的诚意,你表哥我如今还是要在你面前叨唠几句的。
章国太子虽然对兄弟姐妹不怎么样,可是却是个大孝子,尤其是对待其母亲,真是有百倍的孝心。
一听说其母皇的死后依然不得安宁,急得跟个什么似的,可又不能鲁莽行事,所以就恳求平顺王爷,希望他能够成全于自己的这片孝心。
并且答应如果与启国开战,退兵三百里地,三日内不还手招驾,又许下了三座城池为诱饵。
当时太后有感于他的这片孝心,出于外交上的考虑,朕也动了私情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大祭祀也想亲眼目睹一番这个花越的妖术,以及章国的大祭祀是如何亲手收服这些妖患的,所以也表示了一力支持。
只是,原本以为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几天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因为我们都太爱你了太在意你的感受了,所以就想着不让你提早知道。
事情过去之后,一切安然,再给你一个交待,总归是可以的嘛!把你安排在深宫里,刻意嘱咐了如意与墨青,甚至还阻止夏炎进宫,还让你三皇兄不离左右的陪着你。
可还是事与愿为,你太聪明了,我们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直到后来,不曾想,却给你造成了那么多的意外,所以说朕与二弟都是有过错的。
后来这个花枝的事件,也是大有出处的,当章国太子又重新拿那三座没有兑现的城池来做条件时,我们就感觉到了这里边指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可因为你表哥我太贪心了,并且从我们反复打探来的线人的信息听来,说是虽然这花枝是章国太子最小的一母同胞的妹妹。
可又有传闻中,其实这花枝公主却是货真价实的皇后的私生子,是与侍卫私通后生下的,老国王一直深蒙于鼓中,可章国太子却早就听到了诸多传闻。
为的自己的太子之位可以永固,早就有除掉这个妹妹的私心。此番,明面上是来送花枝和亲的,明面上是要以三座城池为陪嫁,其实是不想付一分钱的嫁妆,并且还派下了暗卫决定随时除掉花枝,从而达到他真正迎娶逸儿的目的。
逸儿与朕虽不是同母所生,却也是皇家的血脉,太妃一直认为朕和平顺王爷断不会同意花枝公主与平顺王爷的婚事的,一味的以为朕不喜欢逸儿,会牺牲逸儿的幸福与前途的。
可她却大错特错了,皇室子嗣原本并不多,朕与二弟都极爱这个最小的妹妹,全然不想她日后会不幸福,更不会让她嫁给章国太子那样人品与样貌都极恶劣的男人的。
所以,唯今之际便是保全花枝公主,让她顺顺利利的嫁给二弟,当然所有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是在牺牲玉儿你表面利益的前提之下的。
可是玉儿你也不想想,女人,不相爱的女人,不论是不是政治上的牺牲品,如果不爱或是无爱的话,即使是娶过门儿来了,随便的扔进一个园子里任其自生自灭,与打入冷宫有何区别?
当然朕与二弟也知道这样对于花枝来说太残忍了些,可是,如果把逸儿嫁过去,这难道就公平了吗?
花枝公主自己的亲人都已经将她轻易的放弃了,我们这些敌国之人,又何必要怜香惜玉呢?
当时会儿,又能因为舅舅的事情,二弟与你一直是别别扭扭的,所以才造成了你的多端误会。
而你又因为一直忙于上官慧儿与舅舅的事情,也不屑于再与二弟多会面,这两厢之间也就生出了更多的误会。
一直看到你不幸之后,我们才感觉是伤你太深了,可悔之晚矣!”
听吧,听吧!
男人总会把诸多不可理喻的事情说成是合情全理的,自己看上了人家,千方百计的迎娶过门儿了,时间久了烦了厌了,却又拿出诸多理由来表示自己的忏悔与不满了,玉秋歌尤其鄙视这种恶劣的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