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瞧瞧这幸灾乐祸的样子,叶微意恨不得甩她一个巴掌。
朱氏正是怒火冲冲,没个好气吼道:“你弟妹泡坏了种子,你就来看笑话啊?赶紧回你家去弄虎娃,要不然我就要上你家讨剩下的供养稻子!”
刘翠花翻了个白眼:“我这是关心弟妹,妈你怎么还这态度呢!行行行,既然不欢迎我,那我就走,我可提前说好,这事跟我没关系,我跟大明也帮不上忙!”
说着,她扭着水桶腰,哼着小曲一摇一摆的走了。
叶微意顶着她得瑟的背影,问道:“妈,你确定你昨天晚上是将水稻种子从池塘里拎回来了吗?”
“确定啊!”柳馥梅眼眶泪汪汪,“我想着让稻种在外面透透气,堂屋关门闭户的,放在里面不通风!我……”
难怪刘翠花说,这事跟我没关系!
难不成是她半夜摸进来将稻种重新扔回池塘里?
你别说,这事刘翠花做的出来!不过眼下没证据,找她麻烦也是吵架!
“妈,回头咱家养两条凶狗,家里鸡这么多,养两条狗看家护院!”
朱氏急得眼睛里起了红血丝:“我说三妞,眼下还是看看这稻种到底要怎么办吧,你倒有闲工夫先考虑什么养狗,轻重都拎不清!”
无怪朱氏和柳馥梅慌神。
对于乡下人来说,田里没稻子就意味着一年都要饿肚子。就算叶微意跟她们解释这鸡只要长成了,足够她们一家吃香的喝辣的都没用。
几十年的老思想,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叶微意神色镇定的看着两人:“你们先别慌,钱我这里还有一点,妈,明天一早再去县里农机社问问有没有稻种。要是没有的话,我就回学校,阳岳市那么大,总能找到卖稻种的地方!我买好稻种就马上送回来,最多也就是后天的事情,你们别太担心!”
婆媳两个对视一眼,稍稍松口气!
是啊,碍于眼界,她们最远想到的就是县里的农机社,根本没想过还能在阳岳市想办法。
柳馥梅擦了擦眼泪:“你饿了吧,我去给你烧饭吃!”
结果一站起来,身体就猛地晃了几下。
朱氏冷哼一声:“你急得一天都没吃东西了,还是坐着,我这个婆婆伺候你!”
最后这顿饭是叶微意烧的,一家三口吃了饭,柳馥梅早早上床睡觉,第二天四点就怕起来,推着从叶报国家借来的自行车,踏着夜色往县城里去了。
叶微意这晚却辗转反侧,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柳馥梅太累了,最近她又是养鸡又是田里地里,对于她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来说,要是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会承受不住。
刘翠花今天说的话也有道理,到时候朱氏要在家看着鸡,田里只有柳馥梅一人,五亩田全靠着她,扯秧、插秧就算加上自己周末帮忙,也要七八天的功夫,她们本来就已经迟了十来天,这再耽误七八天,就是大半个月。
眼下是种两季稻,前面的迟了,到后面就都要迟。
等到暑假的双抢,家家户户都忙,到时候她跟柳馥梅两个人料理这五亩田也费劲!
得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万幸的是,第二天停雨了,太阳露脸了。
叶报国知道今天叶微意没功夫上山,一早也来了她家,还是那别扭样:“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你就说!”
十点多的时候,柳馥梅垂头丧气的回来,嘴边都起了燎泡:“县里也买不到种子,说已经卖完了,要是再调货,至少要五天时间,而且就咱们一家人,他们懒得费工夫!”
这时候农机社供销社这里面上班的都是大爷,叶微意可以想到柳馥梅在那些人手里吃了多少闲气。
刘翠花就像是闻到腥味的猫,此时也跟着出现,手里拎着个小袋子,笑得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弟妹,我刚才发现我家还剩下半斤没用完的稻种,虽然没多少,但也给你们救个急!”
她施舍一般的将稻种放下:“钱就不用给了,弟妹,你这做事情实在是太没章法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瞧瞧现在弄成这样,可怎么办哟!”
张家婶子听到信也过来,瞪了刘翠花一眼:“翠花,你就别说风凉话了,稻种可不是小事!”
刘翠花笑眯眯的,压根不生气!
她心里爽啊!
看着柳馥梅一家吃瘪的样子,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吃了仙丹一样茅塞顿开,开心的很。
柳馥梅这个没脑子的,居然晚上把稻种就放在屋檐下,这不摆明了给自己机会出一口恶气吗?
叶三妞,你不是很能吗?
我倒要看看,这一次你要怎么解决眼前这个难题。这下你就算有钱也没用,没有稻种啊,你能怎么办呢?
刘翠花已经幻想着叶微意一家饿得双腿发软,跪下来求她借点稻子的场面,心里暗爽的不行!
叶微意安抚柳馥梅和朱氏:“妈,奶奶,你们不用太担心,我这就回阳岳去,一定能想到办法的,你们在家等着我!”
刘翠花翻了个大白眼:“哟,三妞你又要去找沈同志啊,可惜沈同志是城里人,对这些肯定不懂的!”
叶微意懒得搭理她,拿起东西就准备走。
叶报国很自觉:“我送你!”
两人到了镇上,叶微意交代了叶报国几句,男孩应下之后,叶微意踏上了回阳岳的大巴。
市里的农机社一样的没种子,还劈头盖脸的骂了她一顿,问她早干嘛去了,这秧苗都三寸长,现在才来问种子。
既然如此,只有最后一条路!
她的重楼前世修的就是农学,有一次他写论文提到中国近代农耕技术的变化里,详细的提到了大概在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普及的抛秧。
传统的水稻插秧从下种到秧苗长到能插田,大概需要一个月,抛秧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极为节约人力,一个成年人要是掌握技巧,一天能抛至少一亩田以上,如此一来,就能赶上进度了。
这显然非常适合她家眼下的情况。
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抛秧需要塑料板,眼下弄不到,她需要借一点助力,所以她从种子出来,就直奔农科所。
她相信,只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农科所的这些专家能助他一臂之力。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她被农科所尽职尽责的门卫拦住,这是机密单位,她一个小姑娘根本进不去。
任凭她把嘴皮子说破,中年门卫也不为所动,反而不断驱赶:“走走走,你一个乡里姑娘懂什么,也不照照你自己那样!”
正急得起了一嘴泡,一个清凉无比的声音响起:“你在这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