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明闻弦音知雅意,沉吟道,“没东西吃了?”
李善长点了点头。
朱明一脸无语的说道,“有什么话就直说,玩这套干什么?”
“这不是更形象么。”
李善长抚了抚小腹,长吁短叹道,“现在大家都饿肚子,再过个一天,不用那些泾州府兵冲进来,咱们就得饿死,不攻自破,殿下你的头挂在墙上,老夫也得上去。”
朱明挥了挥手,“不怕,本王有基金之策。”
李善长沉声道,“没人会信的。”
“为何?”朱明眉头一挑,盯视着他道。
李善长耐心道,“老夫打个比方,要是有人给咱们送粮,老夫把脑袋摘下来给你当球踢。”
“殿下!”
就在此时,伴随着噔噔噔的脚步声,徐长卿激动语气在门外响彻而起,大叫道,“泾州百姓,送粮来啦!”
李善长:“......”
赵管事:“......”
徐长卿一脸欣喜走了进来,却看到屋内气氛十分僵硬,有些困惑的看了看三人,最终将目光放在李善长脸上。
这个人,脸怎么黑的跟锅底似的?
“出去看看!”朱明脸庞上露出一抹笑容说道,看样子昨日之事,不仅对泾州府兵产生畏惧余波,同样也给灾民们带来影响。
不然昨日还在踌躇不定的百姓们,今日也不会突然决定,给他送来粮食。
“国公......”
看着朱明跟着徐长卿转身离去的背影,赵管事瞅着李善长那张黑如锅底的脸庞,小心翼翼叫了一声。
李善长眼角直跳,“还真有人送粮?老夫不信,走,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这还看什么,十皇子或许蒙人,但灾民头子徐长卿,哪里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撒入此弥天大谎,赵管事急声道,“要不咱们跑吧?”
李善长脚步一顿,回头皱眉道,“跑,为什么要跑?”
“国共你想想看。”
赵管事耐心解释道,“万一真送来了,国公脑袋,岂不是要挂在门上?”
李善长:“......”
良久,李善长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道,“你也太小看你家国公了,老夫会给自己挖这个坑?老夫说了把脑袋摘下来,可没说把谁的脑袋摘下来啊,到时候殿下真叫起真来,你不就有用武之地了?”
说完,李善长神色变得淡然,大步转身离去。
赵管事神色一僵,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
有用武之地?!这啥意思?!
“国公,国公哎!”
赵管事回过神来,神色焦急的追了出去,大叫道,“此话什么意思啊?”
城外百姓,人影锦簇。
朱明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望着城内,只见城墙之下,一眼望不尽身影,以及注目而来的数万道目光。
每个泾州百姓,手中都提着一个布袋。
“殿下,此次一共来的人,至少有三万百姓!”
徐长卿站在他身旁,语气激动道,“按照每人最少拿出一斗米,这三万泾州百姓,便是三万都米,共三十六万斤,灾民们若是省吃俭用,一天两斤米来算,这些粮食可供两万灾民吃个九天,如果再省一些,吃个半个月都没问题。”
说到最后,连自己都有些不可置信。
十皇子殿下只是随口说几句话,便让泾州百姓心甘情愿的交出粮食,纵然里面有利益相交,但能让百姓信服,足以更显十皇子的能力!
更让徐长卿激动浑身发颤的是,眼前的每一个泾州百姓,都意味着至少一斗粮食。
不只是他,三千灾民们更是眼眸发亮。
贫贱夫妻百事哀,无粮灾民命如芥,没有粮食的灾民那已经不叫灾民了,已经快退化成野兽,而罗艺也算有点良心,知晓被逼急的灾民会对泾州图谋不利,才会隔三差五,联络豪绅救济一下,不至于他们被逼疯。
而现在,已经快到饿死边缘的灾民,看到粮食的那一刻,心头无限涌起想要抢夺的心思。
但却无一人动手。
所有人,都望向十皇子。
他们相信,十皇子决然不会置他们于不顾,否则也不会亲自守城,抵御泾州府兵!
朱明手掌抚着城墙,扫视了一眼城墙下的百姓们,语气不急不缓询问道,“都答应了?”
“草民有一句话,请殿下言!”
突然,一个身穿布衣的泾州百姓,抬头大声道,“敢问殿下,昨日所说,是否还作数?真的一斗米送来,次月两斗米取回?我们真能得到朝廷的补贴?”
“君子一言,尚有驷马难追之说,更何况是朝廷......”
朱明微微颔首,望着那名泾州百姓笑吟吟道,“本王把话撂在这,若是下个月你们拿不回去,本王把脑袋摘下来,给你们当球踢!”
李善长:“......”
赵管事:“......”
这话,听着这么耳熟呢?
李善长诧异看着他。
赵管事嘴角抽搐了几下,偏头看了看自家国公,又瞅了瞅一脸认真的十皇子,这两个人,不愧是同京城的狐狸,果然能玩到一块去,特么说的话都说得一模一样,半字不差!
百姓们听到这句话,顿时放下心来。
“殿下,我有一斗米!”
“我有两斗!”
“我有十斗!!!”
一时间,手掌如火炬高举,伴随着鼎沸人声,一个个装满斗米的布袋,被高高举起,映入城墙上朱明、宣国公的眼帘。
“徐长卿,记录在案。”
朱明轻声对身旁的灾民头子道,“这是朝廷大事,更是本王的大事,你亲自来做,别到时候账算不清楚。”
“诺!”
徐长卿连忙点头,心中不由的激动万分,能被十皇子这么付以重任,显然是十皇子将他看做自己人。
“此次记录一式两份,由本王落款玺印,百姓们在末端签字画押。”
朱明继续说着,声音比刚才更加洪亮,在三万百姓们的耳畔响彻道,“本王不会让在场任何人寒心,也不会让你们感到不安,届时你们一人手中一份,本王这里有一份,下个月取粮之时,不会有半点疏漏!”
听到这句话,百姓们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