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911.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你们想过没有,他们都已经到了打了败仗乞求结盟的地步,他们哪来的底气与我大明开战?”
“还有,我已经给足了安苏布勒面子,只要他脑子不抽筋,这会儿差不多就该来求见陛下,请求谅解乌璐苏布尔的无礼之罪了。”
这话一出口,满堂俱惊。
饶是刘伯温、杨思义这两个隐藏得极深的谋臣也不由得看向朱明。
刘伯温问道,“殿下给足了安苏布勒面子?”
“他还会来请罪?”
杨思义思索片刻,接着刘伯温问道,“这如何说起?”
“自己丢了面子还要请求对方原谅?”
两人皆是觉得不可思议,主要是没见过这种操作啊!
这时,魏征道,“殿下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他安苏布勒不要面子的?”
“他吐蕃不要面子的?”
李文忠点头,表示赞同魏征所言。
只听他道,“就算吐蕃此刻没有与我大明开战的底气,但此番受辱,安苏布勒怎能咽得下这口气?还来请罪?”
“你当吐蕃亲王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殿内唯独李善长没有开口说话,他此刻看着朱明,脑子飞转。
不多时,李善长就明白了。
于是,他长舒一口气,暗暗道,“这安苏布勒也真是可怜,丢了面子不说,还要自己来请罪,还要巴结朱明。”
“都是亲王啊,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他正想着,其他人也正议论着,殿外的侍监却忽的进来禀报,“启禀殿下,吐蕃亲王求见。”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狠狠一震!
李文忠和魏征难以置信的看着朱明。
你这嘴开过光吧?
说安苏布勒要来,这就来了?
刘伯温与杨思义则是惊诧的望着朱明,两人皆是暗暗思索朱明到底是用了什么奇谋妙计。
唯独李善长一个劲儿的缓缓摇头,表示对这种场面已经习惯。
朱元璋抬手,示意请安苏布勒进来。
“果然来了。”
朱元璋看着朱明,眼里流露出赞许之色。
朱明微微耸肩,不置可否。
不多时,安苏布勒进入殿内。
见礼后,只听他直接对着朱元璋道,“大明皇帝在上,臣安苏布勒管教下属不严,致使乌璐苏布尔在京城城门口闹出笑话,还望大明皇帝治罪。”
他这话一出口,殿内众人顿时就懵逼了。
李文忠和魏征怔怔的望着朱明,你这嘴怕是不止开过光这么简单吧?
这安苏布勒不会是你派来的吧?!
怎么越看这越感觉这货是你的人?
朱明话不多,可说的每一句话都成真了。
刘伯温和杨思义面面相觑,一直没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倒是朱元璋,此刻见安苏布勒请罪,心情顿时阴转大晴,忙道,“小事小事,亲王不必如此见外。”
安苏布勒心里苦啊,他这哪是见外,这分明是被逼无奈啊!
原来,经过城门口一事后,安苏布勒与使团便进了城,在城中的驿馆下榻。
可回到驿馆的安苏布勒也想越觉得不对劲,总感觉今日之事有点问题。
思索再三,他总算想明白了哪儿不对劲。
庆王,泾州王。
泾州在哪儿?
泾州背靠突厥,内连中原,可谓是大明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啊!
大明皇帝封朱明为庆王,侧重之心昭然若揭!
“难怪他这么有底气敢对乌璐苏布尔出手。”
“大明皇帝这般看中这个庆王,又派他来迎接使团,这是要把他往君王方面培养?”
“这个庆王不会是大明皇帝培养的接班人吧?”
安苏布勒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因为他知道大明有太子。
可此次进京城,他却连一点太子的消息都没打听到,唯一从驿馆内探听到的消息还是太子被禁足在东宫。
联系到刚才所想,安苏布勒顿时心凉了半截,“得罪了庆王,岂非得罪了大明朝廷?”
“那这......”
一思及此,他哪里还敢犹豫,急忙命人备马,急匆匆朝着皇宫赶去。
而当他进入甘露殿,见得朱明也在,当即毫不犹豫的向朱元璋请罪。
既然想认错,当着当事人面认错,岂非更有诚意?
于是,便有了众人看到的这一幕。
安苏布勒不是不要面子,而是当他想清楚庆王在大明的地位,他便知道,这个面子,不要也罢。
与其要面子,还不如稳稳当当的签订盟约。
他依然记得临行前松赞干布对他说的那句话,“此去大明,无论如何也要结下盟约!”
吐蕃,现在需要的是稳定与发展,可不是什么大战役啊!
大名担心吐蕃举兵来犯,吐蕃何尝不担心大明举兵来犯呢?
大明顾虑突厥,可吐蕃刚刚发展起来,他顾虑不知比大明多多少倍呢。
所以安苏布勒此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结盟。
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结盟!
至于面子,那都是小事。
见安苏布勒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明白过来,朱明不由微微点头,“看来还算是个明白人,总算没有辜负本王的一片苦心。”
他的苦心,估计只有他和安苏布勒能明白了。
其他人此刻皆是想破了脑袋也没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朱明见没自己什么事,当即躬身请退,谁知朱元璋却摆手道,“既然安苏布勒亲王进宫来了,那趁机会,商议一下盟约吧。”
“朱明,你也旁听。”
安苏布勒听得朱元璋这话,顿时长舒一口气,“幸亏近日来请罪了,这大明皇帝明显是要把庆王往自己的接班人方向培养啊。”
安苏布勒不由在心中暗暗庆幸,还好自己反应及时啊。
大明与吐蕃的盟约几乎没什么好商量的,主要是安苏布勒此番前来受的是松赞干布的严格指令,务必与大明结盟。
所以在谈条件这一块,只要大明没有威胁到吐蕃的领土主权,安苏布勒无有不答应。
最终两国决定就此休战,互通往来,准备议亲,开放边境榷场等等。
甘露殿散了后,朱元璋将朱明,李善长叫到御书房。
“朕让你去迎接他们,你怎么就动手了?”